就在怡和系商讨开发九龙仓的时候,吴光耀也没有闲着;
因为吴光耀知道,自己的一系列动作肯定会引起连锁反应;
相比历史,自己提前两年收购了蓝烟囱(李兆基),提前四年启动了中区商厦重建热
(置地);
这些动作无疑刺激着怡和系,那么怡和系绝不会坐以待毙!
吴光耀仔细搜索着脑海里的记忆,很快想到了怡和系接下来可能会有的动作;
首先,九龙仓集团的海港城商业综合体,一定会提前提上
程;不过以怡和系的尿
,海港城这种大项目,一定会分为几期工程,然后整个项目从立项到竣工,恐怕得十年时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其次,中区地价
益昂贵,本岛的第二商业区将转移到铜锣湾;置地如果在不拆老牌商厦的
况下,一定会思量向外扩张,铜锣湾就是他们的目标,那么牛
公司就会很快成为置地下手的对象。
最后,中区商厦重建的问题,置地的老牌商厦基本都是在三十年代修建,有九层到十二层的高度,所以怡和系一定会在做完前面两件事,再会考虑中区重建的问题。
三个动作,吴光耀可谓知己知彼,那么百战百胜自然毫无问题!
怡和系的第一个动作——修建海港城,对吴光耀的影响不大,因为吴光耀对前世的海港城建筑风格和质量方面,还是很欣赏的;既然如此,那何不让怡和系继续为自己做嫁衣呢?
哪怕是拥有海港城的九龙仓,一直也是属于被严重低估的
票;前世李超
悄悄收购九龙仓的时候,九龙仓市值才14亿港币;要知道那个时候,光整个海港城的开发费用,就已经投资了12亿港币左右了,而且还没有全部竣工;等真正的九龙仓大战一开始,不少‘专业
士’纷纷就跳出来指出,九龙仓光固定资产就值50亿港币,结果市值被炒到了100亿港币,才被包宇刚完成收购。
九龙仓的事
,吴光耀可以先放一放,但是牛
公司的事
就得紧张起来了;
所以,吴光耀来到光大证券,把刘禹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刘禹走进吴光耀的办公室,在沙发上坐下,刘禹的眼神充满着对吴光耀的崇拜;
为何?
原来在今年六月份,美
开始慢慢下跌,进而在本月演变成
灾;
而吴光耀在
灾来临之前,把美
投资的资金,已经全部撤回,可谓是毫发无伤;
刘禹心想,换成是自己,恐怕就算预知到危险,资金也不会全部撤回。
吴光耀看刘禹的眼神带着崇拜和尊重,已经习以为常;
自己的哪位高管不是这样,在对大势的分析上,这些高管一向视自己为神
。
吴光耀问道:“牛
公司的
票,我们已经收购了多少了?”
“142.8万
,占总
本的28%,
价已经上升到55.5港币每
。”
刘禹不假思索的说道,因为老板对这几只
票非常关心,所以刘禹时常把最新的
况记在脑海里。
吴光耀点点
,开始自顾的思索起来;
刘禹不想打扰老板的思路,连放在旁边的茶水都没有端起来品茗,以免影响到老板。
牛
公司总
本只有510万
,但是
价却很高;
按照目前55.5港币每
计算,市值2.83亿港币。
据吴光耀所知,大
东周锡年手中的
份不到20%,甚至只有15%;
因为,前世的置地通过换
来收购牛
公司,在宣布获胜的时候,宣称手中已经持有牛
公司80%的
票;
这样就可以推算出,周锡年和他的盟友手中一共持
才20%,毕竟市场上的公众
已经全部被置地收购了。
想到如此,吴光耀开
对刘禹说道:“像牛
公司这种老牌上市公司,它的
份一定非常的分散,而且我们绝对已经是大
东了;所以,你需要胆子再大一些,多用一些散户账号,加快速度;三个月之内,我们的持
量要在35%!”
刘禹听到吴光耀的果断分析,立马也想到了其中的关键;
牛
公司本事英资公司,早在19世纪就已经成立,随着时光的变迁,
份早被稀释,分散在港岛市民手中。
否则,周锡年一个外来
士,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成为了大
东兼董事会主席。
“听了老板的分析,我实在汗颜!”刘禹一想到自己两年了才收购28%,顿时感觉到惭愧极了!
吴光耀摆摆手,安慰的说道:“这不怪你,我知道你是怕被
发现,影响我要做的事
,所以才不敢搞出太大的动作。不过现在我们已经胜券在握,假设不小心
露,也不会影响什么!”
刘禹点点
,说道:“恩,我会尽可能隐蔽的。”
吴光耀之所以悄悄的放枪,也是不想背上恶意收购华
公司的名声;
但是牛
公司是自己成为铜锣湾扛把子的关键一步,又不得不争取;
所以,只能委屈置地公司来作为自己的挡箭牌了!
接着吴光耀又问起九龙仓的
况,刘禹告诉自己九龙仓的持
量已经达到了25%;
对于这个进度,吴光耀表示认可,让刘禹继续保持这种节奏。
.......
就在吴光耀大兴土木的时候,前世的四大家族在
什么呢?
1969年9月,李嘉诚组成黄河地产有限公司,集中物力、财力、
力发展房地产业;
此时的黄河地产有限公司拥有的物业
况是:
工业楼宇两幢,面积16万平方尺;
商业楼宇5幢,面积12万平方尺。
没了!
实力可谓是小的可怜!
在公司的高层会议上,李超
踌躇满志的提出:“要以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超过置地的规模!”
李嘉诚话音刚落,
东们响起了一片嘘声!
就是李嘉诚手下的部门领导,也是脸上呈疑虑。
其中一位
东更是质疑道:“董事长如果有远大恒心,那怎么也得是以长江实业为目标;长江实业无论从市值,还是发展前景都超过置地。而且就算是以置地等公司相比,我们黄河地产只能算小公司,如何竞争的过巨无霸?”
李超
一囧,之所以不拿长江实业做比较,那是因为吴光耀几次三番
坏自己的好事;
比如注册公司名字上面,自己好不容易想到了一个好名字,却依旧被他注册;
又比如,发展塑胶花,居然有
抢在自己前面,而且这个
还是吴光耀的舅舅;
正是因为种种‘巧合’,所以李嘉诚就有了一定的怨气!
李嘉诚自然不会直接说出这些事
,而是解释道:“置地能在港岛屹立半个多世纪不倒,他们以收物业(收租)为主,发展物业为次的方针;置地不求近利,注重长期投资;所以我们黄河,也将以收租物业为主,发展物业为辅。而长江实业发展非常的冒险,虽然一时取得成功,但是只要遭遇一次风险,就会前功尽弃......”
李超
果然能说会道,很快一众
东就被他说服;
长江实业在新加坡刚刚立国,四周危险重重,就去投资;港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