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四十四章 葬花楼

第四十四章 葬花楼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京城,内城的御街西面儿,有一座颇具秀丽色彩却绝对不显得胭脂气的三层小楼。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小楼的门挂着一块牌匾,名曰“葬花楼”,落款的是白恒望。

白恒望这个可不简单,他的职务是盐政大臣,从二品,和六部尚书、六大总督、九大禁军大将军平级。

盐政和漕运一样,都是大康朝的命脉,每年四分之一的赋税,就来自于盐政,由此可见这个职务的重要

白恒望本身就是二榜赐进士出身,又是景和帝的潜邸之臣,这才能坐稳了盐政大臣这么重要的位置。

可以让这么一位朝廷重臣给葬花楼写牌匾,由此也知道这位主的面儿有多大。

第一次听到葬花楼这个名字,柳铭淇首先脑子里出现的就是——难道还有穿越了?

这不科学啊!

本着王不见王的时空法则,不应该一个朝代有两个穿越,打得你死我活的呀。

少年却从来没想过,本身穿越就不是什么科学的事

当然了,在细细的了解了一番大康朝之后,柳铭淇就确定了这个“葬花楼”,并不是和林黛玉有关的故事。

京城有四大花楼,分别是春香楼、朱雀楼、飘飞阁和柔水阁,名气甚大,每天都宾客云来,一副繁华盛世的模样儿。

但是它们四个加在一起,也没有葬花楼的名气大。

原因在于家葬花楼根本不卖,只听曲儿开茶会,来往的都是名儒士绅,天生在格调上面就藐视四大花楼。

而且很奇葩的是,葬花楼里面没有很多姑娘,这里的只有一个,而且家还不是每天都开门,要看着心和来客,才决定开不开。

柳铭淇听着便觉得这位叫仇香的子很牛皮了。

放在现代,妥妥的就是一个饥饿营销啊。

传说中,仇香长得貌美如花,号称相貌京城前十——就这,还是为了照顾皇亲贵族的脸面,不然私底下早就有说起,仇香姑娘京城第一,天下无二。

可仇香最让着迷的,还是她的谈吐,她浩瀚的知识量,以及常所不能拥有的气度。

“能和仇姑娘说几句话,一起喝茶聊天,便已经是生至乐,乐不思归矣!”——这是京城一位著名诗的推崇之语,颇得大家的赞同。

对于这些民间的评论,江南是很有异议的,因为他们恰好也有几位清雅出彩、才貌双全的姑娘,颇得文墨士的追捧。

不过大家在拜访了仇大家之后,却也都觉得,仇大家当得上天下奇子之称。

传说中,太子殿下都去过葬花楼好几次,对仇香很是欣赏。

以上的报,柳铭淇是从堂兄怡王世子柳铭璟中得知的。

几个月前,柳铭璟便想要带着堂弟去葬花楼见识见识,没想到差阳错之下,到了今天才得以成行。

家花楼做生意,通常都是每天黄昏之时便开始。

葬花楼不一样,它开的时间不定,有时候下午,有时候晚上。

通常三天开一次,有时候遇到仇香姑娘去远游了,十天半个月没有都不奇怪。

而且葬花楼还有规矩,每次只款待三十位的宾客,要提前预约,除非是很有意思的,不然不允许临时队。

柳铭璟都是预约了快一个月,才得到今天的两个楼名额。

自从上一次柳铭淇帮忙柳铭璟承担了两千两黄金的赔偿之后,生豪爽的柳铭璟对这个堂弟就赞不绝,总想着找机会报答一下。

如今来到了葬花楼,便是他感谢的方式。

下了马车,看到葬花楼门停着的各种马车、轿子,柳铭璟叮嘱道:“铭淇,仇姑娘最不喜欢别自持身份的闹事,如果没有真才实学的,最好就听他们大家聊天说话,这也很有意思的。

你可不要强出,不然到时候惹得仇姑娘不开心,直接赶你出门,那就尴尬了。”

柳铭淇讶然道:“她胆子这么大,敢轻视我们宗室子弟?”

大康朝可是有法令的,但凡对宗室子弟不敬,那就是大罪过,各地衙门可以直接抓牢中的。

更别说这里还是帝京府!

柳铭璟耸耸肩,“维护仇姑娘的事多了去了,就拿上个月说吧,一次茶会上面,诚郡王二子河东候铭穆因为觉得受了冷落,找了个几掀了桌子。

都没等仇姑娘说话,在场的几个翰林院编修和检讨就跳出来斥责他了,几句话吓得铭穆狼狈不堪,鞠躬道歉之后才悻悻的溜走呢。”

柳铭淇心中更有些惊讶。

诚郡王的父亲便是景和帝的七叔,他们家做的生意可多了去了,在京城里扎根数十年,是十足的地蛇,在宗室里面也很有地位。

没想到他的儿子居然被压服,仇香的亲卫团可不简单啊。

嗯,这也是废话。

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这两个官职一站出来,那是要让权贵们都震一震的。

虽然翰林院编修是从七品、翰林院检讨是从八品,基本上已经到了不流的阶段了,但这些不流可跟寻常的不流不一样。

能进翰林院的,那都是三榜进士,也就是参加了殿试之后中榜的学子们之中,选出来的佼佼者,这个步骤叫做“选馆”。

他们天生便是科举制度下的最大得益者,进翰林院只是他们的第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大康朝在翰林院这个机构上面,仍旧沿袭了前朝的规矩,“非进士不翰林,非翰林不为丞相”。

历来的从二品以上官员,也就是六部尚书、六大总督、丞相、副丞相等等,基本上全都是翰林院出身的。

就拿被本朝来说吧,以上的从二品官员里面,仅仅只有工部尚书巫愚、刑部尚书窦儒两个,才是举出身,其余的包括禁军九卫大将军,全部都是进士出身,从翰林院出来的。

绣衣卫大将军高敬这么冷的间谍子,家也是三榜赐同进士出身,进过翰林院呢。

放在地方三的各位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学政这类的三品、从三品的官员,至少也是八成为翰林院的进士。

你想想看,这么多的国家重臣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你能因为现在家是从七品、从八品,就看不起家吗?

搞不好家以后就是一个总督、就是一个大学士了。

再则说起,这进了翰林院,和成为翰林院的有品级的官员,那又是两回事儿了。

进士们进翰林院之后都被称为“庶吉士”,庶吉士又有一个很让向往的外号——“储相”。

庶吉士们有一个三年的学习时间,三年之后翰林院便会举行一个考试,俗称“散馆”,意思是要让一些不合格的庶吉士们离开,去地方上任职。

这群离开的,出京至少就是正七品的知县开始任职,如果表现得好,未来逆袭回京,成为从二品、正二品甚至从一品的宰相,都不无可能。

但是前途更好的还是考试合格,留在翰林院的庶吉士们从此就叫做“留馆”,只有留馆的庶吉士们,才能被正式的授予品级,也就是翰林编修、翰林检讨等等。

这些只要运气不是太差,最少最少都是一个四品官员,已经属于官僚阶层的中高级别,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