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汉阙 > 第406章 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第406章 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有地震。今关东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也。”

“《易传》曰:臣事虽正,专必震,其震,于水则波,于木则摇,于屋则瓦落!”

末尾又言:“《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视万世之君。自元凤时开西域,用兵匈以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春秋》所记灾异尽备!”

只差学着当初的贤良文学呐喊一句“霍光下台,大政奉还”了。

杨恽放下手中的文章,他甚至能猜出来这一篇是哪几个写的,毕竟自董仲舒后,《易》、《春秋》、《尚书·洪范》一起构成了“天之道”的三大支柱,阳灾异学家们师法各异,但殊途同归。

孙会宗有些担忧:“此文是在明指大将军专权导致灾异啊。”

“不错,这些齐鲁之儒,真是丝毫不吸取前辈教训,说不准秋后,西域都护府又要接受一大批儒生了。”杨恽摇,大将军这两年对儒生们并未进行打压,但这明里暗里的讽喻若是被捅上去,恐怕反而会刺激了霍氏。

也能够理解,青州刺史部在这场地震中受害最,家乡遭灾,儒生们自然是义愤填膺,非得讨个说法。

但在孙会宗提出,杨恽当年与任弘曾反驳过灾异之说,如今是否要写文章批驳时,杨恽却打了个哈欠:

“急什么,且再看看!”

……

与杨恽所料不差,这世上果然有铁之,地震消息传来的第四天,一个名为“严延年”的侍御史,在第三天时援引这篇文章,公然上疏弹劾大司马大将军,认为他应该为旱、蝗和关东的地震负责!

严延年固执不畏强权是出了名的,霍光刚废刘贺时,此就上疏弹劾过大将军,说他“擅废立主,无臣礼,不道”,霍光也没处置此,只让他坐了冷板凳。

严延年再度开炮:“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灾异重仍,月无光,山崩河决,五星失行,是肱之不良也,今司徒、司空已责,唯司马未咎。”

严延年也知道这次不同上回,奏疏递上去后恐怕会被当做“妖言惑众”处理,于是他前脚才递了奏疏,后脚就逃出了城,等御史大夫派上门拿时,严延年已不见了踪影。

虽然廷尉下令从民间收缴散播谣言的文章简牍,逮捕那些积极宣扬此事的“清流”之士们,邸狱里关了几十。但舆已起,连长安九市也在议论纷纷,觉得这些年来灾害过多,或许真是大将军迟迟不归政于天子的缘故。

这是霍光执政十八年来,从未遇到过的重大危机,比废帝时更加棘手。他心心念念在执政期间解决匈问题,绝不可能自谴告老,但也为舆所扰,这几甚至开始落发,那白是越搔越短。

从尚书台到两府,再到九卿百官,都十分为难,不知如何处置此事,大将军本居简出,而外的舆越发汹涌,这是压抑了数年的绪,虽然霍光又下令罢免了太常苏昌,但根本无法平息众怒。

就在此时,在地震消息传来的第四天,一份诏书,却被中黄门弘恭捧着,从温室殿送到了尚书台。

代任丞相的建平侯杜延年接过诏书,展开一观后绪复杂,却又松了气,便对因地震耽搁用兵计划烦恼不已,面露执政危机的霍光作揖道:

“大将军,天子……下罪己诏了!”

……

ps:第二章在傍晚。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