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有种 > 第342章 没办法了,只好去殖民啦!(狂求月票和订阅)

第342章 没办法了,只好去殖民啦!(狂求月票和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哥,臣弟把新式筒子船的样图给您带来了,这型战船将会以宣和五年出访高丽的那两条神舟为蓝本,龙骨和船体都要加固,船舷要提高,甲板上层的建筑统统取消,以方便布置火炮......”

赵枢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儿,他是直接从海军上海务造船厂乘坐海军车船,抵达金陵皇城北面的阅江门码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那是一处皇家和水师专用的码,就在阅江门外的长江边。阅江门后,就是一条直通皇城北门的甬道。这条甬道整个儿都是禁区,甬道两侧各有一扇可以通往金陵新城各处的大门,不过却终年紧闭。所以这条甬道的用处,就是供赵桓、赵枢这样的金陵朝廷的皇家成员进出。

如果有必要的话,赵桓完全可以不声不响的通过这条甬道前往阅江门码,然后乘船离开金陵府......再也不会发生开封府被金贼包围前那种想逃逃不了的被动局面了。

而赵枢今儿带来的图纸,就是用来制造可以载着赵桓逃亡海外的载重6000石(360吨)的筒子战船的!

根据赵枢的要求,这条战船将能在舷侧安装两根12斤大筒子和十六根6斤小筒子,总共十八根筒子。

另外,战船的前后甲板上还各安放了一28斤大火锅!

也就是说,这条360吨载重吨的战列舰上,总共有20门大炮!

此外,为了腾出空间安置大炮、补给和乘客,这条战船的水被取消,改成了全风帆驱动。

而为了让这条战船获得更多的动力,这条战船除了拥有两张硬帆之外,还会拥有被称为“尾送,楫,巾”的软帆。

在顺风的况下,这条战船将拥有极快的航速!

这航速、这火力、这坚固程度......在当今世界上,这条船就是无敌的存在!

赵枢将样图摊开在哥哥跟前,然后压低声音说:“皇兄,臣弟估计,这一型的船如果造好了......最快只要四天,就能让您从金陵城撤到博多!”

“什么撤到博多?”赵桓听了这话,心虚的左右看看,没有发现外臣,这才小声的对兄弟说,“五哥,你胡说什么?谁要撤到博多......对了,博多在哪儿?那里距离中原有多远?地方宽敞吗?能住多少?”

赵枢低声道:“大哥,博多在本国的九州大岛上,是九州岛上最大的城池,城内有汉1600户,高丽400户,倭1000户,总共约有3000户,都是商家。而九州岛的大小约等于江南东路,岛上共有九个州,倭称为令国,因此得名九州。在九州岛上除了博多之外,还另外十几处唐房,也就是汉聚居之处......常住在岛上的汉总户数约在五六千户。

另外,倭割给咱们的平户岛距离九州大岛只有一里的水域,这个小岛虽然不大,但是却气候宜,土地肥沃,还有两处天造地设的良港可用,非常不错......臣弟建议先发个几千罪徒充军平户岛,让他们在岛上修筑城池、码,以为长久之计。”

“岛上的倭有多少?”赵桓皱着眉,“他们能不能战?朕可听说倭刀很是锋利啊!咱们现在就这样谋划,是不是早了一些?倭会不会察觉到什么?”

赵枢笑道:“岛上的倭有多少臣弟也没细数过,估摸能有个几十万......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是农民、渔民,是不能打的。谁来统治他们都是顺民而已!

只有几千户称之为武士的倭有些武力,不过他们现在受制于一些平安京的腐朽公卿,都有志难伸啊!咱们如果能给他们官做,分他们土地,他们说不定还会为咱们所用。”

这个赵枢已经不是当年开封府城中那个养尊处优的王爷了,他不但经历了生剧变,目睹了国家兴亡,而且还亲身参与了南宋的“重开”——赵楷的北宋是“重开”的,赵桓的南宋同样是“重开”的。

而赵枢在南宋、北宋都呆过(他出使过洛阳,而且在洛阳还有王府,住过很长时间),对这两宋的路数都比较了解,有了这个经验再去看现在的本,就非常清楚了。

现在的本其实有点类似于宣和之难前的大宋,平安京的公卿相当于宣和之难前的文官,甚至还不如......高高在上,百无一用,还霸占了大量的土地。

本的武士,则相对于宣和之难前的西军兵户,有点战斗力,但是和公卿们并不是一条心,而且他们并没有打过真正的战争,实力是不会很强的。

另外,他们的数量也不是很多——武士数量涨是在武家政权出现后,公卿的财产被武士大量占据,使得武士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数才能膨胀。

现在本国的土地大部分还是公卿的,武士的子苦哈哈的,当然不会太多了。

至于本国的底层老百姓......这年全世界各国的底层,大部分都是顺民。大宋是这样,天竺是这样,大食是这样,罗马是这样,西欧的封建国家也不可能靠农或是城市小商贩上战场去和骑士军队较量吧?

所以本也不会例外,九州岛的农民、手工业者,也都是顺民。

“至于咱们谋划的是不是早了......”赵枢顿了顿,笑道,“皇兄,这等事,若不早做安排,事到临,还能走得了吗?假使三哥儿现在已经兵临城下,大哥仓储之间,能往何处去?大哥总不会想学耶律大石,领200骑远走吧?”

赵桓要跑,怎么都能拉走一二十万,甚至更多的追随者吧?而要把九州岛上的倭压制住,赵桓的马也不能少于这个数。

而那么多的要飘洋过海......去殖民,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毕竟不是游牧民族,赶着牛羊就溜了。而且出海也不是走原,茫茫大海,风波险恶,哪怕是上千艘大船组成的船队,在大海当中也渺小的几如片片浮萍。

所以历史上逃到广东沿海的南宋行朝根本不知道该去哪儿?

如果真的要跑路去殖民,那就必须提前几年甚至十年进行准备......必须建立一支可以牢固控制的海军,还得建造大量可以远洋的战船,还得提前开辟小型的海外殖民地。

有了这些小型殖民地,大批的难免冲过去才能有一个落脚点啊!

赵枢对兄长说:“皇兄,其实现在的这些安排都是两手的......咱们在九州的布置,明面上看对本朝廷并没有威胁。咱们大宋泱泱大国,富饶无比,怎么看得上本国的那些地盘?”

赵桓叹息道:“如果不是没办法了,朕才不会去那种蛮荒之地呢!”

“就是啊!”赵枢道,“如果不到那一步,咱们在本的布置,完全就是咱们在帮助倭,绝无一点恶意。”

他的语气忽地放沉:“若真到了那一步......咱们十万二十万一起涌过去,也不是他们可以抵挡的!”

“十万二十万?”赵桓皱着眉,“有那么多肯跟朕走?”

“当然有愿意跟随了!”赵枢很肯定地说,“三哥重武亲文,又夺士大夫之田,早就为东南士所恶......另外,现在金陵城内还有许多自开封、宋州跟随而来的义民,皇兄分给他们宅邸,又帮助他们谋生,还给他们办了许多学堂,教养他们的子弟。这分恩义,总是会有回报的。”

赵桓不仅继承了宋朝重文亲武的路数,而且还继续了厚待京城百姓的传统。给了那些从开封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