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有种 > 第452章 李纲明白了,不能让赵楷过江!(求订阅,求月票)

第452章 李纲明白了,不能让赵楷过江!(求订阅,求月票)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李纲明白了,金陵城是不会投降的......因为金陵城中上到吴国王妃朱琏、吴国右相张邦昌,下到居家过子的升斗小民,全都把赵楷当成了天下之主。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赵楷是天下之主,当然也是金陵之主。金陵城有必要向自己的主投降吗?

而且赵楷虽然带着“百万之兵”南来,但他从来都没有下达免去赵桓王位并且讨伐的大诏。他是迎接庄宗梓宫,以及避居金陵的庄宗后妃及诸皇子、公主北归的名义而来的。

大宋的祖陵本来就不在金陵,所以庄宗皇帝的梓宫现在依旧没有土为安。而在大宋祖陵所在的河南路洛阳府永安县,用来安葬庄宗皇帝的大墓也已经建好了,就等庄宗的梓宫抵达了。

至于庄宗的后妃,本来就应该由庄宗皇帝的皇位继承者赵楷照顾。

而那些皇子、公主,也不是赵桓的臣子,而是赵楷的臣子......

另外,还有许多跟随赵桓南来的赵宋宗子和大宋功臣、勋臣之后。他们是大宋的宗子和大宋的功勋之后,不是吴国的宗子和功勋之后啊!

至于那些居住在金陵府的汴梁子们和宋州、徐州的普通百姓,本来就没有落籍金陵。赵桓为了拉拢这些“义民”,效仿东晋的侨州郡县制,在金陵府城内设立了南汴州、南宋州和南徐州三个侨州,用来管辖由开封府、宋州、徐州迁来的百姓及其后裔(居住在江都的三州也归这三个侨州管辖)。

这三个侨州的士子是不参加金陵府(原应天府)的解试,而是参加三个侨州的解试——三个侨州保留了原本开封府、应天府(宋州)和徐州的全部举子名额,所以士子们很容易通过解试。相比之下,金陵府的解试可就是魔鬼难度了,那可是做题家之乡啊!

所以在过去的许多年中,侨居金陵的汴梁子们和宋州、徐州百姓是很感激赵桓的......但是再怎么感激,他们也不是吴啊!

当赵桓变成吴国王的时候,他们就不再是赵桓的臣民,而是赵楷的臣民了!

臣民迎接皇帝......怎么能算投降呢?

所以忠于官家的金陵城是不会投降的,只会敞开大门欢迎大宋皇帝的到来。

当然了,前提是赵楷能够带着几十万大军浩浩的开到金陵城下!

想到这里,李纲跺了跺脚,眼含热泪道:“唉!老拙又误国家矣......若赵文正尚在,必不至于如此!”

唉,真可怜,一不小心又误国了!

朱琏笑道:“元枢不必自责,东南一隅怎可抗天兵百万?况且官家乃仁厚之主,大王九子都能推恩为王,富贵荣华享之不尽......衮衮诸公,也都有官可做,何苦大动戈,让百姓受苦?而且即便大动戈,凭大王的本领,怎是官家的对手?若是兵败而亡,那可就不仅仅是百姓受苦了。”

赵楷的“平吴之策”的确是满意,除了赵桓......所以只要赵楷展现出压倒的优势,东南七路必然会望风归顺。

李纲咬了咬牙,“娘娘,不能让天策将军的兵马过江!”

朱琏苦笑道:“元枢这是何苦?”

李纲道:“老拙授大王厚恩,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这话一出,跟着李纲一块儿进宫的两都眉大皱。

张所道:“长江由金陵往西直到江南西路这段有千里之长,而江面最窄处不过一里有余。只要在北岸架上火炮就能完全封锁,只要锁住江面,北军就不难架设浮桥了。昔朝廷平灭南唐之役时便在采石矶架了浮桥......”

张邦昌也道:“现在金陵这边只钟山上的五万兵可以野战,可是五万能守多少里江岸?如今的局势,放北军到金陵城下决战其实是唯一的办法......只要大王能有气吞万里之壮,还是可以取胜的。”

他说的“气吞万里之壮”,指得是刘裕。刘裕北伐南燕时五斗米教的卢循、徐道覆从岭南起兵,一路杀到建康城下,驻兵秦淮河。刘裕得知消息后千里回援,只用少量兵力就大败卢循、徐道覆。

而现在赵桓所面临的局面,比当年卢循、徐道覆兵临秦淮河时更加危急,赵桓必须有刘裕的本事,才有获胜的可能。

朱琏也饱读史书,当然知道这个典故,当下苦笑道:“大王不是刘寄,官家才是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大王是卢循啊!元枢,你应该当大王的徐道覆!”

她的意思是赵桓应该向卢循学习......赶紧跑去岭南吧!

李纲咬咬牙,“娘娘,请允许老夫最后一搏,率兵去秦淮河至采石矶一线布防......以待大王亲领水军回援!”

什么?坤宁殿中的都一愣,你个李纲疯了吧?还要大王亲领水军来援?上一个亲自带兵援你的好像成了先帝,你现在还想再坑出一个先王吗?

朱琏只是摇,“钟山上的五万你带去布防......若事不可为,也不要勉强,快些去江都保护大王南巡吧。”

李纲叹了气,行礼道:“娘娘的话,老臣记住了......也请娘娘在老臣离开后暂时紧闭城门,不要让一介偏将取了金陵。”

......

“官家,昨天晚上有大吴军从金陵城内开出,现在正沿着江岸向西徐徐展开布防!”

吴军在长江沿岸展开布防的消息,是在洪武九年七月初七传到赵楷的行在——位于长江北岸,老山北面的惠济寺中的。

刚刚用完早饭的赵楷,正站在地图台边,和几个将领一起在看地图上刚刚标示出来的诸军营地。他的行营参军长黄无病就脚步匆匆的进来向他报告了。

“终于来了......”赵楷闻言笑道,“朕还以为吴国王已经逃去广东了,没想到还有一战的勇力!”

一旁的郭天提醒道:“官家,咱们手里毕竟没有水师,也无多少船只......而和州这边的长江还是很宽的,若吴军在江边布防了,咱们要过江就不容易了。”

她昨天刚刚陪赵楷去看过“江景”......这长江的水面,的确不是北方的那些河道可比啊!

赵楷笑了笑,“无妨......”然后他就把难题推给了虞允文,“彬父,你觉得咱们应该在哪里渡江?这事儿你一定知道!”

这事儿虞允文不可能不知道啊,就凭他是虞允文!

虞允文现在是翰林学士了......官升得飞快,眼看就要出将相了!所以他的立场也变了,早就不为吴国当探子了,而且派他来当探子的父亲虞祺也在不久前致仕退隐了。

不过虞允文的心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虚的,被赵楷怎么一问,更是心惊跳——我怎么就一定知道了?难道官家知道什么了?

虽然心虚,但是虞允文也不敢把这事儿往外推......要不然就有贻误军机的嫌疑了。

“官家,”虞允文道,“臣建议在二百里外的铜陵架设浮桥......铜陵的江面很窄,只有一里多一点,咱们只要在江北架设二十五斤火锅炮,就能用开花弹轰击江南的目标了。如果用架设在北岸的十斤长筒炮发链子弹和杠子弹,也足以封锁江面。”

铜陵一带的长江江面很窄,最窄处只有三百多步(五百多米),用25斤炮发的开花弹就能炸到对岸了。

对了,开花弹已经被研发出来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