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唐孽子 > 第437章 这算是当头一棒吗?

第437章 这算是当头一棒吗?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都没有被填湖造田,蓄水能力很强,长江的水患还不严重,倒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方伟非得说是鄂州兴修水利的功劳,也不能完全否认。

不过,凭借着直觉,他觉得这个鄂州和自己之前去过的几个州府,有所不同。

特别是那个王峰肥大脑的样子,让忍不住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个好官。

自己作为黜陟使,可不是仅仅来看看南洋水稻推广的怎么样了。

大唐的黜陟使制度,可以说是一种监察制度,是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察,决定对官员升迁或贬黜的依据。

最关键的李宽还有李世民“便于行事”的旨意在,这个权利可就大了。

“楚王殿下,这武昌鱼是我们鄂州最有名的,您尝尝合不合你胃?”

没有寒暄多久,丰盛的酒菜就已经摆在了黄鹤楼中。

更让意外的是,饮用的酒居然还是楚王府出品的“烧刀子”,看来这些也是下了些功夫啊。

“这武昌鱼质细,白多汁,鲜味更胜其他鱼类一筹,着实不凡。”

李宽倒也不客气,夹了一尝了尝。

“这武昌鱼凶猛,在江水里面也算是少有对手,所以它的质比一般的鱼要好。”

“今天做这道清蒸武昌鱼的厨子,是江夏最有名的酒楼里请过来的,这鱼鳞和内脏都处理的非常讲究。”

看到李宽似乎还挺满意这道菜,方伟和王峰纷纷在一旁附和着说话。

一时之间,黄鹤楼中倒是呈现出了一种宾主尽欢的模样。

不过,在黄鹤楼不远处的街道上,却是涌来一帮农户,赤着脚叫嚷着往黄鹤楼而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故意配合还是怎么样,这些农户居然来到了黄鹤楼前才被拦下。

“王爷,楼外来了一群农户。”

李宽出行,席君买自然是带着一帮楚王府的护卫分布在黄鹤楼各处。

这些农户刚刚出现,他就发现了不对劲。

“楚王殿下,这帮刁民最闹事,下官去处理即可。”

一旁的王峰听到席君买的话,脸色一变,赶紧起身。

不过,鄂州刺史方伟倒是面色镇定的坐在那里,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陛下任命本王为黜陟使,为的就是延问疾苦,观风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州。这些农户既然想见本王,那本王就去见一见。”

今天这事透露出一古怪。

自己今天才来到鄂州,按理说鄂州府大部分都不知道自己的到来。

偏偏这些农户居然能够准确的找到黄鹤楼面前来,还说要求见自己。

很明显,这里面应该有什么故事在里啊。

这鄂州府的各级官吏,看来不像是铁板一块的样子。

“王爷千钧之子,岂是这些田舍想见就能见的?就让下官去处理吧。”

王峰说话的时候,额上忍不住开始冒汗。

千算万算,他也没想到对方会动手的这么快。

这江夏城里,还有些东西自己没有来得及处理呢。

“放肆!王峰,这楚王殿下想见谁,莫不成还得听你的不成?”

一旁的鄂州刺史方伟起身冲王峰呵斥了一句。

“楚王殿下,下官绝无此意啊。”

王峰满怀怨恨的看了一眼方伟,然后赶紧给李宽解释了起来。

作为琅琊王氏的核心子弟,王峰在鄂州一直跟刺史方伟不大对付。

西晋末年永嘉之时,琅琊王氏自临沂衣冠南渡、举族迁居金陵,后来再分布到江南各地。

虽然和太原王氏比起来,唐朝时期的琅琊王氏已经大为不如,但是却仍然是江南道有数的世家。

像是方伟这样寒门出生的刺史,基本上拿他没有太大的办法。

“王爷,要不属下去了解一番,看看到底是什么况?”

今天的事透露出古怪,王玄策担心这些农户里面会不会有对李宽不利,所以提出由自己去了解况。

“不用,本王想看一看真实的鄂州到底是什么模样。”

李宽说完,径自往楼下而去。

这个年代的农户,敢这么聚众来到黄鹤楼外要求见一个亲王,可以说是冒着巨大的风险的。

甚至说是冒着生命危险也不为过。

李宽很好奇,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愿意冒这个风险。

“还我水田!”

“官商勾结,私吞良田!”

“还我粮食!”

当李宽在席君买等的拥护下出现在众面前的时候,就看到一副杂的游街场面。

“楚王殿下,这些农户似乎是关中迁移到鄂州种植南洋水稻的移民。”

方伟一眼就看出了这些的来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早就知道了的原因。

“怎么还有突厥?”

李宽看到群之中,还有一些长相明显跟唐不同的员混在里面。

方伟:“这些突厥应该是云中都督府内迁到鄂州的移民,也是来开荒种植水稻的。”

“各位,楚王殿下已经下来了,你们有什么冤,都可以说出来。”

王玄策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了农户们的面前,开始询问了起来。

“请楚王殿下为我们做主啊。”

王峰听了脸色一变,担心了起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