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花样,我们都不会被动。”
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
。
虽然长孙冲的这个提议谈不上有多么的高明,但是却是眼下比较适合的一个举动。
如果什么都等事
明朗之后再行动,那么可能就黄花菜都凉了。
“阿耶,那我可就安排
去运作了。这《大唐
报》据说招募了不少穷苦士子作为特约写手,我们要是出手的晚了,很可能
都被他们挑选光了呢。”
长孙冲看来也是做了不少功夫,在短短的一天内,将许多消息都给打听清楚了。
“大胆的去做吧。有什么疑问,可以跟为父商量!”
……
观狮山书院附近的一处院子,门
挂着“大唐
报”四个大字,真是如今将长安城搅动的风声水起的大唐
报所在地。
骆宾王这些天,基本上都在这带着。
反正他这个永平县主教谕的职位,平时也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
李宽对于小玉米的教育虽然重视,但却是很少
着她去学习,更多的是通过一些引导。
“王爷,这样写文章的话,那么原本半页纸可以说完的话,就得分成一页,甚至两页才能讲完了,我们报纸上可以刊登的内容就要变少很多了呢。”
骆宾王一脸纠结的听李宽拿着一份《大唐
报》,在那里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
“没有关系,等这纸张成本和印刷成本下去了,我们可以增加每次报纸的纸张数量。现在只是一大张纸张,以后可以是两大张,三大张,甚至更多。但是,这白话文,务必要推广下去。当然了,考虑到大家有一个接受过程,也不用一下就搞得特别白,这其中的门道,你可以参考一下《三国演义》和《笑傲江湖》。”
要搞报纸,要让更多的
看得懂报纸,白话文就是一个无法避开的东西。
就文言文那种内容,普通百姓哪怕是识字了,也别想看懂。
就像是后世的华夏
,基本上都是识字的,但是也别说其他的,单单一部《论语》拿出来,就有多少
看不懂呢?
这要是《大唐
报》上面都是这么文绉绉的内容,那么哪怕是刚开始大家图个新鲜买了,以后也会慢慢的销量下降。
这可不是李宽希望看到的。
“如果只是做到《三国演义》那种程度,倒也勉强可以接受。但是王爷你之前提到的要像
常说话一样的讲故事,这就很困难了,实在是太占用篇幅了。”
“给你一段时间过渡吧,过一两个月,除了一些朝廷的公文,其他的文章都要通俗易懂,要让只认识上千个常用字的作坊帮工也能看懂我们的报纸,不能搞得最后就观狮山书院的一帮
在那里友
购买。”
李宽对《大唐
报》的开局其实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销量没有突
一万份,放在后世,那是扑街的不能再扑街了。
别说一万份,要是哪家报纸的销量没有个十万份,都是要亏的一塌糊涂的。
当然,专业学术类的除外。
“这……王爷,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骆宾王看到李宽真的要把报纸搞成白话文,也是慌得不得了。
有几个读书
能够接受这种变化呢?
但是李宽可不管你读书
能不能接受,只要广大的百姓能够接受就可以了。
“本王已经考虑清楚了,你就按照这个来做吧。谁要是不能接受,就换
来写,我们这报纸,可是要走量的,曲高和寡的,有什么意思?”
……
文达明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这帮
变得吃香了。
接连几天,都有听说身边一些原本落魄的不得了的士子,都有
找上门来约稿。
“文兄,写这些稿子,真的能够挣到钱?”
如家客栈的餐厅当中,祝之善满怀期待的看着文达明。
同样作为一名江南道的落魄士子,祝之善的
子过得还不如文达明。
他连房子都是租不起了,只能住在如家客栈里
七八个
共用一个房间的大通铺中。
可就在今天上午,却是有
找他约稿,这让他激动万分。
因为昨天中午,拿到了稿费的文达明刚刚请之前要好的几名落魄士子吃了一顿在大家看来算是很丰盛的午餐。
所以祝之善对于约稿这件事
也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原本他还在羡慕呢,没想到第二天这种好事就同样落到了自己
上来。
“之善,这大唐
报是这样子,可是找你约稿的是长安晚报,似乎不是楚王府开设的,这稿酬怎么计算,我其实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有大唐
报这么一个对比放在那里,想来这长安晚报的掌柜应该不至于太过抠门。”
文达明也是有点意外,短短的几天,先是冒出来大唐
报,现在长安晚报也来了。
听说还有一个叫做曲江
报的也在招募写手。
这啥时候报纸就变得这么热门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这些穷苦士子的春天要来了?
老天有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