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微观黑科技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家都是工具人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家都是工具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外籍员离开后,石墨烯实验室才开始进行智慧药发放,整个过程在智慧产业规划部监督下进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所有的科学家中只留下了2个外籍员,分别来自得国和枫叶国。

而且年纪也比较大,陈涵还知道他们和麦克况差不多,都没有老婆,属于一吃饱全家不饿的类型。

这种没有家牵挂,所以觉得籍华国也不算难以抉择。

而其他离开的外籍况就复杂多了,陈涵还要求他们把家都邀请来华国,不说水土不服的问题,以前读书的工作的养老的家他们愿意吗?

陈涵的目的几乎摆明了,就是不想要这些继续留在石墨烯实验室。

那大家还留下来什么。

留下来的两个外籍士很快就感觉自己的决定无比正确,因为吃完智慧药的感觉太美妙了,就像是科学家发现了世间的真理!

以往无数模糊迷茫的事,全部浮现在脑海,随着思维想象随时可以调动。

更加重要的是刚刚吃药后的那种虚幻感,他们其实没有服用过违禁d品,但估计d品的感觉都没有现在的感觉好。

好在智慧产业规划部的工作员提前通知过大家,说这东西不会上瘾,没有强制成瘾,不然他们都要怀疑智慧药里是不是有海洛因的成分在。

所有石墨烯实验室的工作员此时工作能力都提升了不止一倍。

甚至有好几个,产生了新的灵感,困扰他们很久的难题,似乎都想通了。

其实科学研究所谓的灵感,很多都是来自自己过去的经历,或者看过的各种文献书籍,学习过的知识。

当这些知识都能随时调用的时候,就相当于一台老旧卡顿的安卓手机,换成了化为最新款旗舰机。

反应速度也变得更加快速。

很多很想马上进行实验,倒是不用纸笔记录自己刚才的想法,因为他们所有的想法,都在脑海里。

以后就算公司开会,都不用写下来了,这些画面都会记录在大脑储存记忆中,随时可以调用。

未来是否面临超忆患者面临的问题,这也无需担忧,他们是神经元细胞得到强化,这些信息处理能力,大脑完全可以处理过来。

所有对陈涵更加敬仰,这得有多天才,才能开发出这么逆天的药物。

简直就是直接让类开始新一进化!

所有服用智慧药的,已经算是新类了。

大概几个小时后,所有都消化了智慧药,陈涵才开始宣讲他昨天捕捞到的技术大纲。

具体技术细节自然不会当着大家的面全部公布。

每个技术都要分为不同的工作小组进行,并且每个小组也要有不同的成员,掌握不同的技术。

这样也能降低技术泄密的可能。

而且最关键的是石墨烯量产技术不能泄露,只要做到这一点,就算商业间谍拉拢无数个实验室工作员,拿到了完整的技术,在最后的材料上,也会遇到阻碍。

无数重保险,可以让石墨烯实验室的技术,保持领先状态。

“可折叠的柔屏幕、超大储存、超长待机.....现在根据你们各自研究的项目,重新分组,以前就在进行相关技术研究的,优先成为科研组组长,我们实验室今后都用小组模式。”

“完成石墨烯手机项目后,相信大家对石墨烯这种材料的认识也会更加刻,到时候可能在其他科研方向上产生新的想法,你们可以和曹宏流,专门成立独立科研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商业化,比如石墨烯地板、石墨烯抗压材料、石墨烯衣服等等,经费完全不用担心。”陈涵宣布道。

前世各种蹭石墨烯热度的产品,在陈涵的带领下,很可能一一实现,陈涵抱有非常大的期望。

所有闻言愣了愣,旋即欢呼起来。

刚才大家其实有些忐忑,因为很多技术大牛都走了。

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各自项目组的研究还能不能进行下去,要知道石墨烯本来就是不落国发明的,国外的研究更加,化为这才高薪请了这么多国外专家。

这里很多都是13年左右,从博士毕业加的公司,他们像学徒一样跟着这些外国专家身边流学习技术。

但终究因为底蕴不够的关系,还比不上一些外国专家。

现在陈涵却是重新替代了原本的外国专家,他们又回到了以前熟悉的模式,大佬发布实验任务,科研目标。

他们量化分析,然后在大佬的领导下进行研究。

本来这就是他们以为的模式了,直到后面才发现,陈涵远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强大的多,陈涵拿出的技术,虽然被划分成了很多个技术细节,众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

可是最后结合在一起,实验就这样成功了!

这根本就不是实验了,而是重复制造产品,仿佛所有研究早就经过了验证,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有这样的领导,研究新的课题根本没有太多难度。

所有才反应过来为什么陈涵这么有底气赶走外国专家,因为他只需要工具

就算把他们都抛弃,重新选择相关领域的专家,技术应该也可以实现。

这些收起了心中的骄傲,开始虚心听陈涵讲诉各种技术方向和数据。

陈涵一整天都待在石墨烯实验室,把每个小组的科研目标敲定,他算是这次石墨烯项目的项目总监。

其实很多东西要是多给陈涵一些时间,陈涵可以把每篇论文都写出来,其中还包括了技术细节。

但这就涉及到几百万字的技术资料了,陈涵昨晚才获得的资料,根本没时间和力把脑海里的技术写出来。

好在石墨烯实验室的,本身研究石墨烯材料好几年,自己的学术水平至少也是教授级别。

陈涵很多时候只需要说个大概方向,把关键数据透露,他们就能独立完成各自的细节。

省了很多功夫,等到陈涵把脑机翻译机器完成,就可以把大脑里的这些知识信息,读取成文字信息了。

在实验室的独立办公室内,陈涵一个一个的召见每个项目组的成员,分配具体的任务。

最后把所有项目组组长召集在一起,规定大家的实验时间,必须在一个月内把技术完善,研究出量产办法,到时候才能授权给手机企业去生产。

有些技术陈涵只知道如何做到,但怎么去量产,还是需要专家们具体设计一番。

当然这些具体实施都不是特别难,有时候需要更改一下工厂的配方添加,或者冶炼步骤等等。

“只给你们一个月时间,大家加快速度,遇到不懂的可以给我发邮件,我会最快速度回复大家。”陈涵说道。

总共六七个项目组组长纷纷表示明白,信心满满的准备带着自己的组员开始肝陈涵给的技术思路和数据。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