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四十章 胜读十年书

第一百四十章 胜读十年书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一百四十章 胜读十年书

虽然没有说什么具体的事,但是这一封书信,其实将夏言的声望与政治遗产都传给了徐阶。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徐阶来说,有利有弊。

好处自然不用说了。而今的徐阶虽然不能称为籍籍无名,但是在各位大臣之中,也没有多显眼。有这一封书信在,徐阶只要敢出示给别,天下对徐阶的评价立刻不同。

当然也有坏处。历史上徐阶与夏言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太亲密。他并没有太多为夏言报仇的驱动。但是而今却不一样,这一封书信,可以钉死了徐阶是夏言政治接班的身份,夏言一些恩怨,徐阶也必须接过来。

与严嵩之间的矛盾更加不能缓和,也无法缓和。历史上徐阶给严嵩伏低做小很长时间的。但是这个时间上,恐怕徐阶不管怎么做。严嵩都不会信了。

其实夏言自己知道要死的时候,就在想这一件事了,只是夏言想的很明白,他嫡系有一个算一个,不是如曾铣一般跟他一起死,要么就是远窜边远之地,或许命无碍,但是政治生命已经终结了。

他们都用不着这一封书信了。

夏言未必对徐阶,有多少期望。只是看出来徐阶需要这东西。而能为严嵩添麻烦,夏言就有一百二十个愿意,反正这东西不给出去,将来也没有用处,他也用不上了。

周梦臣待夏言写完之后,放在一侧晾。夏言说道:“你来这里,要的不就是这个吗?”

周梦臣被夏言冷不丁的一问,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有些尴尬。

夏言继续说道:“不是我不给你,你现在根本用不着这个。你将这封书信给徐阶,记住一定要在一个公开的场合。到时候徐阶必须承你的,而且严嵩必会先除徐阶而后快。徐阶下场如何,我不知道,但是你就会有几年的时间。将来的事,太过遥远,我就看不到了。”

周梦臣说道:“多谢夏公。”

夏言轻轻将手中笔放在砚台之上,说道:“我还有一封书信要写,你猜猜我要写给谁?”

周梦臣说道:“晚辈不知道。”

夏言说道:“你也是想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我考考你,你知道怎么样的,才能成为一代宗师。”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学问高,品行高洁。”

夏言叹息一声,说道:“未必,这年有学问,品行无可挑剔的不少,但是天下大兴的是心学?你知道气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学吗?”

周梦臣说道:“知道。晚辈与张有过接触。”

他与御史张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但是他对张印象很,因为张是第一个对科学表示有兴趣的士大夫。

夏言说道:“你是王廷相的弟子,我觉得你的学问与王廷相的学问有暗合之处。没有想到,王廷相的弟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此一来,就说明我的判断不错。你最适合是气学。你知道罗钦顺吗?”

周梦臣说道:“不知道。”

夏言说道:“罗钦顺与王廷相,都是气学大家,特别是王阳明创立心学之后,与罗钦顺有过好几次辩驳,一直书信来往,两谁也不能说服谁,但是即便是王阳明重生于今,他也不敢说自己的学问在罗钦顺之上。”

“但是为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广传天下,而气学也唯有我等这些老夫子,或者对些故纸堆有兴趣的才知道?”

周梦臣说道:“晚辈请夏公指点。”

夏言没有直接回答,说道:“一个学问要传播,一是有传承。”

“不管是气学与心学,都是有传承的。不要看王阳明建立心学,其实王阳明的心学承前宋陆九渊真德秀,魏了翁,白沙陈献章之绪,方有王阳明之心学。并不是王阳明凭空传出一门学问,真要是这样?即便学问是对,也未必有愿意认。”

周梦臣觉得夏言的话,或有所指。周梦臣细细品读,那就是他尽量将学问向理学上面靠,但是很多读书都不认可,或许,就是在传承上有问题。

夏言继续说道:“这一点上,气学一点也不差。”

“气学之始,从西铭先生开始,这西铭先生四句,横绝古今,可惜后继无,到了南宋时期,有黄震,文天祥承其绪,宪宗之后,大明理学僵化,有志之士,无不在找寻出路。故而各种私学大兴,最大两脉,就是气学与心学,只是王阳明一出,心学大盛,立即压倒了心学。成为天下显学。”

“你觉得王阳明是凭借学问胜过气学的吗?”

夏言自问自答,说道:“是也不是。说是,王阳明的学问是有一套的,自成一体,也颇有境界,然其不能服罗钦顺。即便稍胜半筹,也不足以全胜气学。在我看来,心学之胜,在于其如禅宗,门太低了。似乎懂几句,四句决,就立成心学之高徒。贩夫走卒都可其门墙。而气学却不一样了。这是心学之所以压倒气学之关键。”

“说不是,那就说到王阳明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夏言微微一愣,似乎想起了王阳明的种种,说道:“阳明公即便不做学问,也是天下第一等。观其平宁王之,吾而今依然叹为观止,实在不知道其如何为之,纵然而今我放在阳明公那个位置上,也不可能做到旋灭宁王。”

“阳明公之功业。我这一辈子都不能超过,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阳明公能在首辅的位置上,又当是何等作为,只是可惜了。”

“而今心学信徒到底是心学门徒,还是阳明公的门徒,还真不好说。如果是阳明公门徒,吾亦愿为之。”

“你明白吗?”

周梦臣恍惚之间,有些明白了。说道:“我明白了。”

大明正德与嘉靖之,如果士大夫阶层有什么全民偶像的话,那么这个就是王阳明。夏言这样的,都觉得自己一生功业,不如王阳明。其他士大夫又做何感想。

王阳明的个魅力,与王阳明心学的学术影响力,是难以分开的。

后世所了解王阳明,是从他的学术成就开始,但是当时却不是这样想的。在当时看来,王阳明学术成就,仅仅是王阳明的一个侧面而已。

夏言说道:“这就是我让你出外的另外一个原因,京师不是建功立业之处,立功,立德,立言,三者看似为三,其实是一,不立功者,何以言德,没有德行之,可以立言?”

“你如果想荣华富贵,在京师自无不可。虽然严嵩为患,有我给你指一条路,足以让你在京师稳如泰山,只是你要听吗?”

周梦臣猛地行礼,说道:“不用了。我知道我的路该怎么走了。”

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周梦臣其实有些不明白。但是此刻才明白。周梦臣其实在京师,已经感到很多束缚与限制之处,他的种种改革,即便是有嘉靖的支持,也是困难重重的。

而且很难复制与扩散。

军器监改造已经成功,但是京师其他工坊,一点动静也没有,总不能周梦臣自己一个个动手去改吗?这效率太低了,他虽然已经培养出一些工业才,但是这些才似乎只有在军器监才有用武之地。

他即便再开发出更好,更厉害的科技又怎么样?

如果仅仅束之高阁,科学与其他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