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八章 新编骑兵

第二十八章 新编骑兵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二十八章 新编骑兵

凡事都有先来后到,而今真正的平民出身的武将,根本不会有多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连戚继光俞大猷,都是军户出身。更不要说别的了。诚然,卫所的世袭制度是。明代军事衰落的重要原因。

但是不得不承认,而今支撑大明边军的骨力量。依旧是卫所体系的军官。

即便周梦臣大刀阔斧的将卫所之中败坏之极的军官杀了一批。但是依然要安抚重用剩下的这些勉强能用的军官。

如果周梦臣真摆明车马。要用其他出身的将领,将这些给代替。

周梦臣很可能面临再一次的大同兵变。

政治毕竟不是战争,闹得热火朝天,敌我分明。明火执仗。反而落了下成。

见而今的状况,周梦臣自然是安慰了几句话。又代了大同书院一些事。让吴国赏作为祭酒,也就是校长,程大位副之,并在大同府内张贴告示。招纳学生。

只是况很不理想。

因为大同到底不是江南。

大同的识字率与江南的识字率,是天差地别。

大同书院也不是蒙学,即便不要求学生有多高的经史数学底子,但是最少,能够识文断字吧。不然这些什么也不懂,难不成上课的时候,先教文字。这效率也就太慢了。

只是大同本来贫瘠,当地百姓大多是军户,即便不是军户,也多没有什么积蓄。面对鞑子的夜威胁。他们更愿意让子弟们学习一门实用的学问。比如武艺。

周梦臣似乎才发现。似乎除却一些军官与代王一脉留下的宗室子弟之外,识字的本来就不多。

周梦臣不得已,又办了另外一科。

在文,武,数,医之外,设立预科。

预科这东西,在后世几乎没有了。那是后世完整的义务教育体系,将大学预科代替了。但是在国外,在民国的时候,还是大量存在的。就是上大学之前,先上一年的预科,增加一些基础的东西。

当然了,这是后话了。

周梦臣而今还没有察觉到,自己的教育计划,还有这样的漏

而今的周梦臣安排好书院的事。马芳就上前说道:“大,末将想请教一下,大刚刚说的是真的吗?”

周梦臣听了,说道:“理论上是真的。但是能不能做到,却是另外一件事了。怎么你想实现这个想法?”

马芳吸一气,说道:“正是。大,我军马队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于鞑子,不管怎么比都比不过鞑子的。所以我们的骑兵要承担更多的任务,控制战场,查明鞑子方位,等等作用。而今我只有万余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

“大的思路,让我看到击败鞑子骑兵的可能。”

周梦臣说道:“击败鞑子骑兵的可能?”他有一点不相信。在他看来,明军骑兵与鞑子骑兵在战场上的悬殊太大了。周梦臣从来没有想过让骑兵能够击败鞑子骑兵。更多是将骑兵放在一个辅助的地位上,其他的事由步卒来完成。

这并不是周梦臣不相信大明骑兵的战斗力。

实在是,实力悬殊太大了。

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在马芳看来,意义如此重大。

马芳说道:“大,又所不知,如果鞑子骑兵敢与我们一对一的对阵,我马芳敢打包票,能击败鞑子所有的骑队,包括号称怯薛的俺答直属马。但是在战场之上, 我跟随周老将军,从来没有一次能与鞑子公平对决。都是以少打多。”

“一旦陷缠斗之中,也就是大您说的,那种来回对冲的合,我军锐气衰落,想要取胜就要靠苦战的。”

“但是鞑子骑兵多,我们骑兵少。如此一来,我们被缠住的话,其余鞑子骑兵就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大不利于我军。”

“周老将军在的时候,一直想过想过如果大鞑子的办法。”

“特别嘱咐我。多读金史之中,关于忠孝军的章节。”

周梦臣说道:“忠孝军?”

如果周梦臣没有在大明朝,苦读过史书。这个时候,他都不知道忠孝军是什么军队。

忠孝军是金朝末年与蒙古对阵的一支王牌部队,蒙古骑兵甲天下不假,但是真正临阵厮杀,未必是忠孝军的对手。忠孝军最出色的战例,就是以四百骑八千蒙古骑兵。

要知道那时候都蒙古骑兵战斗力是相当可观的。

毕竟那个时候的蒙古本队,也不过二十多万而已。几乎都是锐。

可见忠孝军的能力。

马芳说道:“对。周老将军其实也想过仿造忠孝军训练一支骑兵,只是时代久远,很多东西都是失传了,而且忠孝军的三倍粮饷,他也弄不来。”

“而且忠孝军的战术,也太慢了。很容易被蒙古骑兵纠缠住。而大提出的办法,如果真正能完成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决胜之法。”

忠孝军选都是善于骑的将士,并且保证一二马,三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粮饷。最为坚韧不过了。不过忠孝军的战术,就是金军传统的战术,号称不打满一百合,何以称马军。刚刚说过,骑兵来回这一对冲,号称一合。而忠孝军敢打满一百合,这是对自己的体力,战斗意志的极度自信。很多蒙古都坚持不下来。

而今大同骑兵也做不到这一点。

要么打成混战,要么下面的将士,自己都打不下去了。

周梦臣说道:“哦。你说说,怎么一个决胜之法。”

马芳说道:“如果说之前的骑兵战术,就好像是打马吊,最后才知道谁胡了。而这个战法,就是掷骰子,一把就知道大小。密集队形,得双方没有躲避的空间。两马相撞,双方都未必能活得下来。是将一百合的危险浓缩到一合之中。”

“不胜即死,或者说胜了要死。”

周梦臣陡然一惊,说道:“如此残酷。”

马芳说道:“请大放心,夫战勇气也。鞑子南下,不过求财。有求胜之意,没有必死之心。然大同男儿,为了父老乡亲报仇雪恨,敢与鞑子赌死。战场之上,心怯一分,一身本事就去了九成。我个觉得,除却少数鞑子,根本没有鞑子敢与我们对阵。”

这就是战场上最大谬论,那就是越不怕死的,越能活下来。越怕死的,死的越快。更加令无解的是,即便是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每一个都很难做到。

正如马芳所言密不透风的骑兵阵列与鞑子对冲,就好像是两辆摩托车在同一条路上相撞一般。一旦撞上,双方摩托车手,都很难活下来。但是一方掉,对另外一方,就是追杀的局面。而且溃逃很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而且真正对冲的时候,明军是密集队形,而鞑子是松散的队形,双方的队形如此,对冲的结果,自然也是不问自知。

这就是马芳想到的在战术层面之上,最短时间击溃敌的办法。即便敌逃走之后,并不会伤元气,很有可能很快就能恢复秩序,但是这种很快也是以天为单位计算的。

除非他们从开始就没有想过战,存着避战的心思。

如此对马芳来说,也是很好的消息,这意味着大同骑兵可以以较少的马,将更多鞑子骑兵驱赶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