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溯流文艺时代 > 第二一二章 冷酷的张先,温柔的于东

第二一二章 冷酷的张先,温柔的于东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距离开学没几天,已经陆续有学生返校。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来的不仅仅有学生,还有记者。

于东路过传达室时,见到周大爷正在给一群记者搞“讲演”。

传达室里有个小黑板,通常就是写一些通告,方便路过的学生第一时间能看到。现在被周大爷拿来“讲课”用,周大爷识字不多,但也会有模有样地在黑板上写上“金艺宣传第一站”几个字。

“想要了解于东老师,那就不能不先了解咱们金陵艺术学院,咱们金艺……我犹记得1991年的秋天,于东老师刚刚从大学毕业,那一脸的青涩像是一颗夏天结在树上的苹果,当时我以为他是咱们学校的新生,便拦住了他,说,小伙子,哪个学院的……”

于东在外面听了一会儿,直感觉皮发麻。

周大爷的故事是越来越丰富了,而且遣词造句也更文艺(造作)了些。

只是苦了这些前来采访的记者们,不得不听周大爷说着金艺的历史,然后说些小故事,临了还要登记信息,才能预约下次采访。

不过他们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他们听了周大爷的故事后,也能回去编几则名趣事。

古往今来,名轶事也大多都是“相传”才出来的。

现在为了提高可信度,也会加上一句“据知士透露”。

其实后面这些子来采访的记者们,也不全盯着于东一个了,偶尔也有关注毕飞雨的。

去年到现在,毕飞雨接连在一流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加上正好跟于东都在金艺教书,关注他的媒体也逐渐变多。

于东知道,随着毕飞雨越来越出名,这种况也会越来越多,说不定等到那天,关注毕飞雨的媒体还会多过关注他的。

……

于东走后没几天,朱昌盛琢磨出一个问题,去找了一趟何启智。

“老何,《向西》这个书名会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啊。”

见朱昌盛说的忧心忡忡,何启智问道:“你怎么会这样说?这书名有什么问题么?”

“《光明报》五月底发的那篇题为陕军东征的文章你还记得么?”

何启智点,“记得,韩晓蕙写的吧。”

“没错,你看,现在陕军东征这个说法越来越知名,如果这个时候出来一个《向西》。要是作品没什么影响倒也算了,假如作品……”

何启智一下子听明白了,“你是怕有拿这个书名做文章,说于东故意针对陕籍作家。”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何启智皱着眉道:“这是不是有些杞忧天了,除了名字有些巧合之外,其他方面根本沾不上边。”

朱昌盛没说话,虽然何启智这么样说,但是他的表说明了一切,对这件事他也有些担心。

他们经手了《向东》,自然知道这个书名没有任何别的含义的,但是别未必也这样想。

办公室里沉寂了一会儿,何启智轻轻敲了敲桌子:“这事我们不用心了,如果这点争议都怕的话,那什么事不了了。唔……还是跟于东说一下吧,我来打电话给他,把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我们的态度都跟他说清楚,至于要不要改书名,由他自己决定。”

……

于东刚回宿舍就接到了何启智的电话,他还以为稿子是有什么问题,听何启智说完他才知道是为了书名。

说实话,他从来没想过书名跟“陕军东征”撞上。因为这类的书名实在太多了,真要这么说,自己的名字还跟“东征”撞上了。

“如果杂志社这边没意见的话,我不太想更改书名。”

“好,我知道了。”

何启智没有多问,他只要知道于东的态度就行。

以后即便引起了争议,于东自己也能够做到心里有数。

挂了何启智电话之后,于东就没再想书名的事

开学这段时间有的他忙的,虽然不用他迎接新生,却有很多工作需要他做。

张先还提议给戏创新生开一个新生见面会,戏创的老师和辅导员们一起给学生们讲一讲话。

这些学生之前基本都没有接触过戏剧创作,可能对戏剧创作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张先想用这种方式让新生们对本专业迅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也恰恰是这次的新生见面会,让于东对张先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认识。

原本,于东一直觉得张先是一个内敛的老好,属于温柔型的老师。

但是见面会一开始,作为系主任的他就给了新生们当

“你们知道你们学的是什么专业么?你们学的是看似感泛滥,实则最为无的专业。你们以后看电影看书再也不会哭了。你们会觉得亲是可笑的、处处都有漏愫。你们依赖父母,把父母当作树荫的子结束了。你们会觉得的甜蜜只是可以被你写进文章的煽片段……你们学的是怎么变残忍,变冷,你们要学会冷眼旁观别的痛苦,然后剖析这种痛哭,写下这种痛苦,让你们的读者变得痛苦……”

听了这段话,别说是新生了,于东跟毕飞雨两个都感觉有些压抑。

这简直是当一记狼牙

底下的学生们目瞪呆,他们感觉自己仿佛进到了一个不可知的、恐怖的世界,像是刚刚进到幼儿园小朋友,刚玩了没一会儿,就发现父母已经找不见了。

张先说完后,就到于东上台讲话。

看到学生们的可怜模样,于东有些不太忍心,便说得稍微委婉一些:“各位同学,你们张老师说的只是一方面,其实高级的文字,恰需要一种感同受。旁观别的痛苦,也依然可以做到不冷眼。剖析别的痛苦,也同样能够做到不漠视。你们将会进一种多层次的、极其丰富的、与从前有所不同的观察世界的视角中,在这个视角,冷酷只是一种选择。”

最后,于东做了总结:“放肆地去学习,谨慎地去玩耍,在学习戏剧创作的时候学会如何对抗冷酷,对抗自己。”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