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溯流文艺时代 > 第二六一章 这是你的心路历程?

第二六一章 这是你的心路历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成名作家有优势,自然也有劣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致命身份》第一部分出来之后,就有开始唱衰于东了。

之前在《向西》战场上斗败了的部分评论家们,又将战场转移到了《致命身份》这边。

说于东过于贪心,什么题材都想一脚,之前搞科幻,现在又想搞推理。但是这推理小说明显不是于东所擅长的,写出来的这些东西更偏向于蹩脚的心理现实主义。

所谓的心理现实主义,在国内并不经常被提及。这个东西本来在文学史上就是个新鲜玩意,也就这些年在德国和美国被提出来。

心理现实主义顾名思义,也是现实主义,只不过这种类型的作品着重于心理探测、格刻画和环境写实,有时候还会融合一些象征、怪诞手法。

……

“曹主编,看来咱们即便不宣传,还是会很热闹。”

《萌芽》主编曹杨的办公室里,赵常天拿着一张报纸,报纸上有一篇评论《致命身份》的文章。

关于《致命身份》的宣传,曹杨跟赵常天之前是有分歧的。

曹杨认为,既然是拿到了于东的稿子,自然是要正儿八经地好好做宣传。做好宣传,既对《萌芽》有利,也对于东有个代。

但是赵常天却又不同看法,他并不是不同意宣传,只是认为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低调行事。

当时看过《致命身份》稿件后,赵常天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致命身份》作为一部推理小说而言,使用的手法过于文学化,后面随着节发展,那些文学化的表达能为那些惊悚的节带来更强的张力。

但是前面的两三万字点不足,对读者缺乏吸引力。

所以赵常天觉得,太早的宣传,效果不会很好。不如等到第二期第三期出来,节展开之后,杂志社这边再开始大力宣传,如此一来,就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连载是一场拉力战,不应该在乎一时一刻的得失。只有最终胜利,才是真的胜利。

赵常天这个说法说服了曹杨,最终杂志社这边决定先低调处理,等到后续再开始做宣传。

不过他们还是小看了于东的市场影响力,在没有任何宣传的况下,这一期的《萌芽》依旧卖了。

而且《致命身份》很快就成为了热门话题。

就连文学界的那些评论家们都过来凑热闹,要说上几句。

曹杨瞥了眼赵常天手里的报纸,笑呵呵地说道:“这个林白我记得,评论文章以辛辣著名。我就没见他说过哪位作家的好话,之前于东的《向西》出来时,他就是批评的主力军。那次他在燕师大那批学者手下吃了亏,这次见到《致命身份》第一期表现不佳,自然要跳出来报之前的一箭之仇。”

“这个我知道,但是有一点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致命身份》往心理现实主义上靠?”赵常天不解道。

“这不难理解,他自认为自己是个有有脸的文学批评家,现在却要来评价一部通俗小说,自然觉得丢了身份。但是将《致命身份》冠以心理现实主义的名就大不相同了,他既保持了自己文学批评家的所谓高贵身份,又将《致命身份》推到了坑里面去。”

赵常天点道,“确实如此,要是不看书只看他这个评论文章,大概觉得《致命身份》是个不懂推理的传统作家写的四不像作品。喜欢推理的读者和喜欢传统文学的读者都不会对这本书产生好印象。”

“这些东西不用在意,后面会好的。”曹杨充满信心地说道。

……

于东听到心理现实主义这个说法时,第一时间想到了乔伊斯,因为乔伊斯就是心理现实主义派的代表物。

没想到还挺巧,刚收到乔伊斯的信没多久,又听到了心理现实主义。

不过对于这样的评论,于东不怎么在意。这个林白的文章问题很大,要么是为了黑而黑,要么就是基本功不够扎实。

他的很多言论,都违背了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

就比如这次提到的心理现实主义,很明显,他对心理现实主义的理解是有错误的,他大概认为心理描写和格刻画多了就可以算成心理现实主义。

其实不然,心理现实主义的核心还是作者,心理现实主义注重灵魂的剥离和外在表达。

当然,林白也有可能不是不知道,他只是要提出一个普通不了解的文学理论出来说一说于东而已。

……

“这个心理现实主义是个什么东西?”

余桦看到这些评论后,也跑来找于东,询问什么是心理现实主义。

“你关注这个嘛?”于东笑着问他。

“我好奇啊。”

“不用好奇,这种名词都是其他搞出来的,对咱们作用不大。”

余桦摇叹道,“其实有时候也挺没意思,我自己写的东西我自己都不知道属于什么派别,倒要别过来提醒我它们是什么东西。”

“这就是分工不同,你一个作家就是写东西的,他们批评家就是分析你写的东西的。你写的东西是些什么东西,对你来说其实不重要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作家有时候不应该太过关注自己写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如果关注太多,很容易发现自己写的东西不是东西,后来就天天想着要写出一些是东西的东西。”

余桦原本要点根烟的,听完于东这话又将烟放了回去,撇嘴道:“你在这跟我说绕令呢。”

“你就说是不是这个意思吧。”于东笑道。

“是有点意思,不过还差点意思。”

“什么意思?”于东问。

“作家关注太多这些东西,不一定会天天想着写出一些是东西的东西,也有可能会天天想着写一些不是东西的东西。”余桦说。

于东笑着点,“说得没错,不过听起来这是你们之前搞先锋文学的心路历程?”

“你……”余桦拿手点了点于东,“跟你说不着,我找飞雨玩去。”

……

去燕师大前的一个礼拜,于东要先办件大事,他跟程砚秋要订婚了。

照岳父岳母的说法,订婚流程其实很简单,方的亲戚去男方家吃个饭就行了。

在此之前,于东要带程砚秋去买两套新衣服。

说起买衣服,于东才想起自己还真没送过程砚秋什么东西,也就是从美国给她带了几张cd回来。

所以于东就想给程砚秋多买点东西,不过去了商场之后,程砚秋非但没要更多东西,还反手给于东买了两套衣服。

从商场出来的时候,程砚秋还笑:“其实就应该给你买衣服,你看看咱们俩,我家里,宿舍里,两个衣柜的衣服都快塞不下了。你呢,不管什么季节,好像就那么两三套衣服。春秋黑外套,夏天白衬衫,冬天两件毛呢子大衣。衣柜里面,衣服都没有书多。”

“我怕麻烦。”于东笑道。

衣服多了确实麻烦,挂在那里时间久了还得重新洗,而且真的占地方。

他宿舍里的衣柜现在放的全是书,书越来越多,都快没地方放了。墙边弄了个小柜子,但是容量也一般,放不了多少书。

毕竟宿舍就那么点儿大地方,多放了一个柜子已经很不容易,要是再弄个大书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