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溯流文艺时代 > 第三一六章 为我们的事业(求订阅)

第三一六章 为我们的事业(求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宝钢更诧异了。

他知道阮小虎这个孩子,这批学生里面只有阮小虎是最勤奋的。也不能说其他不勤奋,但是阮小虎这孩子跟别不一样。

别的学生平时除了帮着活之外,其他时间都会找剧组的工作员或者找他这个导演请教一些拍电视剧的事

而阮小虎呢,天天除了活就是活,有时候一个几个的活,比剧组的还要忙,也从来没见他来请教什么问题。

但是阮小虎是作家这又是什么况?

李玉也有些奇怪,“阮小虎是于东老师的嫡传弟子啊,于老师没跟你说么?而且当时吃饭的时候,我们剧组有好几个都听到了,他们也没跟你说么?”

赵宝钢看着李玉,“你当时也听到了,你不也没跟我说么?”

李玉愣了一下,对哦,她当时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隔了好几天也没想着跟赵宝钢说这事。

大概其他几个跟她一样,都以为赵宝钢是知道这事的。

赵宝钢看着远处正在帮道具师搬道具的阮小虎,若有所思,他其实不太明白嫡传弟子是什么意思,不过能在《收获》发表小说可不简单。

一个是不是作家,并没有什么硬标准,似乎只要是发表了点东西的,都可以称得上是作家。

但是在国内文学圈有一个说法,衡量一个算不算作家,要看他是否在《收获》上发表过作品。

当然,这个说法并不客观,因为《钟山》、《民文学》、《当代》那些杂志也同样是顶级文学刊物,不能说只有在他们《收获》上发表作品的才是作家,只在其他这几本杂志上发表作品的就不是作家。

但不管怎么说,能在《收获》发表作品,绝对能证明这个作家的实力。

沉吟了一会儿,赵宝钢问李玉,“能不能把杂志借给我看看?”

李玉刚开始看,有些不舍,不过还是把杂志递给了赵宝钢,随后可怜地说:“赵导,你看完一定要还给我哦,我还没完呢。”

赵宝钢被她的样子逗笑了,“放心,我还能昧你一本杂志?”

拿到杂志之后,赵宝钢没有立即去找阮小虎,而是先找个地方看起杂志来。

阮小虎的小说很容易找到,因为阮小虎用的是本名。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赵宝钢很快就看完了,看完之后他舍不得合上杂志,依旧盯着结尾处唏嘘不已。

这篇小说名为《噗通》,说的是皖南山区的故事。

某山之中有一个村庄,这村庄十分闭塞,只有两条路通往外面,一条需要翻过几座山,耗时耗力,另一条则是越过河道,虽然要省不少时间,却多了些风险。

河道很宽,水流又急,一般会游泳的都不容易游过去,山崖又很高,即便想要游过去,也很难下到水里。

再说了,大部分出去都是有事要办,通常都是带着一些物件,根本不想沾水。

所以们一般都会选择攀着一条连接两边的绳索过去。

只不过总是会出事,偶尔会有从绳索上掉下来,落水中,水好的,运气不错还能活下来,要是两样只占了一,或者脆一样都不占,基本上就没命了。

主角林伟曾跟朋友一起出去,但是中途的时候朋友落水,林伟第一时间跟着跳了下去想要救,只不过水流太急,根本没有把救上来,他连续游了两个小时,才在后面的一处浅滩把同伴的尸体给捞上岸。

从此以后,林伟就想修一座桥,可是修桥谈何容易,他找了很多,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都没有成。他上访过,但是有关部门却因为资金问题搁置了修桥的事,只是发了个通告,让村民们平时不要从绳索过,尽量还是绕一截路,从山路走。

只不过就连死了都没有让村民放弃走河道,怎么可能一条通告就能拦住他们。

无奈之下,他只能放弃修桥。只不过虽然放弃修桥,他却放不下河道的事,所以就在河道边盖了个房子,整住在里面。

大部分时间,他都会看着别过河,有时候没有办法,也会认真听着动静,一旦听到“噗通”的声音,他就会跑出去救

有时候能救下,有时候救不下,但即便救不下,他也会帮着收尸。

这么几次之后,村里的反而不愿意见他,因为很多时间见到他都不是什么好事。有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林阎王,也就说,见到他,也就意味着又死了

有些村民过河的时候,还会特意避着他。后来,他也知道别不愿意看他,就待在屋里,只是专注地听着是否有那声“噗通”。

故事的结尾,林伟准备再次出去上访修桥的事,却只留下一声“噗通”。

对于结尾,赵宝钢似乎早有预料,因为在最后林伟过河的时候,书里一直重复着一种暗示。光是一句“他已经很老了”就重复了七遍,在这样多次的重复下,似乎林伟的死亡早已经是定局。

这部小说让赵宝钢很受震撼,不是因为他没有看过更好的小说,而是因为这部小说竟然是阮小虎写出来的。

他之前对阮小虎的印象就是一个踏踏实实做事,不太说话的学生,却没想到,现如今阮小虎摇身一变,竟然成为一个这么有度的作家。

想了想,赵宝钢没有急着去找阮小虎,而是给于东打了个电话,问问况。

……

于东接到赵宝钢电话时,正跟程砚秋在民公园的茶馆里喝茶,就是那年他们一起来的茶馆,连坐的位置都一样。

接通电话后,于东笑道,“赵导,中午好啊,吃过饭了么。”

“吃过了,于老师还在蓉城?”

“是啊,准备在这好好玩几天。”

“蓉城是个好地方啊,是得好好玩玩。”赵宝钢笑着说了一句,随后话锋一转,“不过于老师您可不太够意思啊。”

于东有些摸不着脑,“赵导这话什么意思?”

“我就直接问您了啊,阮小虎是什么况,我可听说了,他是您嫡传弟子,而且他的小说我看了,水平很高。您说您把这么一位放在我剧组里,也不跟我说一声,我这要是怠慢了怎么办?”

于东笑了起来,“我当是什么事,阮小虎是我学生,其他一样也是我学生,没有什么区别,你对他可以跟别一样,不必有任何其他顾虑。”

“这么说,真是嫡传弟子?”赵宝钢问。

“嫡传弟子不准确,只能说是我一个比较特别的学生,孩子没给你添麻烦吧?”

“那哪能呐?”赵宝钢笑道,“我也是偶然才知道这事的,阮小虎在剧组表现很好,之前我还纳闷,这孩子怎么天天光知道活,不晓得跟剧组的请教问题,现在我算是知道了,他压根没想着要学这些东西。不过有一点我比较好奇,既然他不学这些,为什么要把他弄到剧组来?”

“是张主任要带他过去玩的,我之所以没反对,是因为他平常在学校总是窝在屋里,让他到剧组玩玩也好。赵导,给你添麻烦了。”

“瞧您这左一个麻烦,右一个麻烦的,我就是这么怕麻烦的么?再说了,我也没麻烦,不仅仅是阮小虎,这次金艺过来的学生们给剧组帮了不少忙,平时帮忙活就不说了,偶尔还能跑个龙套。”

于东笑道:“那就好,过几天我回上沪后还要去一趟剧组那边,到时候咱们见面好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