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溯流文艺时代 > 第三二八章 瑕疵(第二更)

第三二八章 瑕疵(第二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于东他们这次去燕京没有坐火车,因为要带很多东西,开车比较方便,就开车去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野菜自不用说,都不须去高邮,除了不在时节的,其他在金陵就能弄到,唯有野鸭要麻烦些。

姜杰特意去高邮买了几只野鸭回来,他们将鸭子放在一个纸箱中,又给箱子戳了个,开过一段就要下车检查一下野鸭的健康状况。

因为怕它们屙太多屎,所以没有给它们吃多少东西,不过到了燕京,后备箱还是一子鸭屎味。

汪曾棋住在蒲黄榆,燕京南边的一个地方,住的大多都是劳动民,少有权贵,也是因为汪曾棋,这地方才有些名气。

蒲黄榆其实不能单说是一个地方,它更像是一个地区的合称,东蒲桥、黄土坑、榆树村三个地方合在一起叫蒲黄榆,也有说三个地方界的地方才是。

汪曾棋住的地方比较高,所以他自称住在塔上,前年他出了一本随笔集,就叫《塔上随笔》,也是因此得名。

抱着礼物按图索骥,终于找到汪曾棋家门。

敲了两声,里面就传来脚步声。

这单元楼十分老旧,隔音也就谈不上有多好了,所以几在外面能听清里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开门的是个面容慈善的老太太,于东他们知道面前这位就是汪曾棋的夫施颂卿了,便一起问好:“施老师好。”

施颂卿是著名侨领施城灿的儿,曾经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就读,跟杨震宁还是同学。

“你们好,你们好。”见到于东他们,施颂卿非常高兴,“老子,来客了,哎呀,你们还带了这么多东西,不应该的,不应该的。”

于东笑道,“施老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只是一点心意。”

抱着礼物进去,汪曾棋起身跟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又坐回了沙发上去。

会客厅大概也就十几平方,到处都是书,汪曾棋所坐的沙发两边也都摆满了书。

施颂卿忙着去给搬来几只凳子,就放在会客厅中间,其他地方实在没法摆了。

于东正要跟汪曾棋问好,余桦跟毕飞雨两个已经上去递烟了。

老先生笑呵呵地把烟点上,又问于东,“你不抽烟嘛?”

于东笑着摇摇,“先生,我不抽。”

这时施颂卿也看到于东他们带了什么礼物,笑着跟汪曾棋说道,“他们几个有心,从你老家那里带了一些野菜,有茨菇,还有野鸭子。”

先听到茨菇,汪曾棋笑了笑,后听到野鸭子,他又皱起眉毛来,于东连忙解释,“这野鸭子是高邮当地饲养的。”

听到这话,汪曾棋才有重新笑起来,“现如今什么都有养了。”

于东看着汪曾棋,对老先生的健康还是有些担忧,之前在电话里面聊天,听声音觉得他应该身体还不错,不过见到却发现不太一样。

他就靠在沙发上,面色有些发沉,说话时肚子一起一伏很是明显。

毕飞雨笑着说道,“这鸭子虽说是养的,但是也跟寻常野鸭一样,白天放出去散着,到了晚上就飞回来。”

“倒跟养鸽子差不多。”汪曾棋看了眼装野鸭的盒子,“我们老家那里有个沙洲,沙洲上面就可以捡到野鸭蛋,想来养野鸭的一开始也是从沙洲上捡的野鸭蛋。”

于东点,“这沙洲您在《大淖纪事》里面写过,让印象很。”

“野鸭拔毛是个挺麻烦的事,野鸭皮,不能拿开水烫,一烫皮就掉了。我老家那边卖鸭子,也帮拔鸭毛,就这样拔,弄个麻袋,直接薅进去。他们不收工费,就拿鸭毛顶工费。杀鸽子呢,就用铜钱,往嘴里一套——憋死了。”

汪曾棋说话,就像他写文章一样,非常有生活。常见到的那些小事,在他笔下,或是在他嘴里,都变得另有意趣。

说起高邮,他聊得很多,有些于东他们在书里看过,有些则是第一次听说。

说到家乡,自然不得不说起水,汪曾棋曾在《我的家乡》里面写过: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格,也影响了我作品的风格。

这自然是有目共睹的,他就是一个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

聊着聊着,汪曾棋又给余桦跟毕飞雨各散了支烟,他自己也掏了一支点上。

“文游台四贤祠里,又一个孙莘老,他是黄山谷的老丈……”

点上烟,汪曾棋正要继续说黄庭坚老丈的事,敲门声响了起来。

考虑到老俩腿脚不太利索,于东主动请缨,“我来开吧?”

汪曾棋笑着说道,“去吧。”

于东三两步走到门,把门打开,外面站着两个

这位,身形矮胖,两鬓发白,看起来五六十岁的样子,除此之外给于东印象最的就是他脖子有些粗,看起来容光焕发。

站在他后面的是个四十岁出的中年,瘦肖一些,不过个子要高些。

见到是于东开门,前这位先是一愣,随后笑道:“汪先生在家么?”

于东笑着点,“在家。”

随即又让开身子,让他们进去。

一进去,胖一点的这就大喇喇地笑道:“老爷子,我又来了。”

对于他们的到来,汪曾棋也不意外,他冲着夫说道:“颂卿,你去里面将那棵兰拿出来。”

施颂卿便进去了,趁着这空当,胖一点的这才去仔细看旁边的于东他们,等看到余桦的时候,他惊讶道,“余桦,你怎么在这?”

余桦笑道:“何教授,我正想说你什么能看见我。”

其实余桦想的是,假如胖一点的男没认出他来,他就不主动作声了。

胖一点的男叫何振邦,之前余桦在鲁迅文学院进修的时候,何振邦负责鲁迅文学院的行政工作。

何振邦又看向于东跟毕飞雨,“这两位是?”

汪曾棋介绍道:“这两位是于东跟毕飞雨。”

随后他又给于东他们介绍,“这个是鲁迅文学院的何振邦,他旁边这位是闽省《文艺风尚晚报》的编辑梁磊。”

“老爷子,是《风尚文艺晚报》,不是《文艺风尚晚报》。”何振邦纠正道。

汪曾棋眯了眯眼睛,歪着回忆,何振邦见状,笑道:“老爷子,你不会题款给写错了吧?”

这时施颂卿正好拿着一卷画出来,于东他们有些意外,之前汪曾棋说要汪夫进去拿一棵兰,他们还以为是真兰,没想到竟是一幅画。

施颂卿把画展开给他们看,何振邦先去看了题款,随即拍着大腿,“还真写错了,老爷子,再画一幅。”

这话一出,现场气氛就有些尴尬。

其实要说题款写错了,好言好语求着家再画一幅,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这何振邦也太大咧咧了,好似让汪曾棋再画一幅是理所应当的一样,没有半点求的态度。

要是碰到一些圆滑的,面对何振邦的要求,大可以随手敷衍过去,不过汪曾棋什么话也不说,就是坐着生气。

不说话,于东他们也不好言语,不尴不尬地坐在旁边。

过了一会儿,施颂卿慢慢走近前去,小声说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