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三国之黄巾少帅 > 第157章 想法在改变

第157章 想法在改变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首领,那圉(yu)县开城投降了!”队伍从扶沟过来,下一站当然就是圉县,结果还没有开始打,斥候过来汇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军师,这要怎么处理?”黄忠迷茫的看向戏志才,这一路过来,第一次看到主动投降的县城,一时间反而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愿意加的随军,不愿意的让他们哪来回哪去……”戏志才想了想,“另外派接管圉县守军,小心对方诈降!”

一般主动开门,首先会想到的是诈降,实则敌军已经埋伏在里面,等待他们进去。

不过就现在大汉的况,诈降的可能并不大,基本是真的怕了。

之前扶沟县,不到一天就已经被攻

这个消息传出去,扣除郡治之外,其他几个县估计都得怕。

这地方县城,夯土的城墙,宽度可能在五六米,不过高度也不过三米上下。

长安城墙倒有六米,代价是宽度足足有二十米。

三合土都没有的时代,要修建更高的城墙很不容易。

蛋清和糯米的确算粘合剂,问题哪来那么多的蛋清和糯米汁?

这年糯米的种植面积有多少,都是个问题!

更别说这县令,大概也是花钱买上去的,这两年忙着捞钱回本,当然也有可能因为豪强的关系什么都没捞着。

嗯,估计真就恼羞成怒了,自己捞不到,圉县的豪强也别想好了!

顺利进城,顺利接管县衙,顺利收编官吏,一切就和戏志才猜想的一样。

“有一点你猜错了……”杜袭过去凑热闹回来,“县令不是买来的,是正经走孝廉上去的。可惜是个寒门子弟,上任后没少受气,这个你猜对了。”

受了几年气,这怨念一发出来了。

只能说心不行,问题能指望寒门和根出身的官员,能有多好的心

当他们成为了官员,见到一个过去从来没看到的世界,纸醉金迷的,谁能把持自己?

“大厦将倾,就算没有教主,也会有别。”戏志才也就感慨了句。

“只是按照一般况推断,怎么也应该是朝中的权臣,行霍光王莽之事。大汉四百载,王莽都没有真正征服心,那太平教的教主,就可以?”杜袭询问。

“当然可以!”戏志才回答,一点犹豫都没有,“毕竟教主,正是顺应民心而起事!”

“两年前不少的确有这个想法……”杜袭闻言调侃道,“两年后的现在,百姓已经不愿意再相信太平教了。”

大概是期待越高,失望越高。

原本以为可以拯救自己的黄巾贼,不仅被剿灭,如今还成为流寇迫害自己。

起事之后,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变好,可能还更糟糕了。

世家不会支持,百姓不会拥护,杜袭就很好奇,如今那黄巾少帅,在泰山郡到底是如何经营的。

如今的泰山郡,是否已经变成十室九空的间地狱。

消息太闭塞,同时各州郡似乎都很有默契,都决不提泰山郡的事

普通,已经没有任何渠道去获得那边的消息。

于是各种妖魔级别的传闻,都在传开。

杜袭对这种传闻,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过对戏志才的话,也有所保留。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到底还是要亲自过去泰山郡看看,才知道那边是没去看。

不过有一点他确定,那就是那黄巾少帅,的确藏了不少书。

抢劫那么多地方,不可能没有点收获。

“若非没有文臣武将,你觉得少帅会窝在泰山郡?现在说不定青州都已经给打下了。”戏志才感慨,“凉州叛,这是个好机会,教主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

杜袭闻言沉默,黄忠等的做为,便是最好的例子。

颍川和陈留几乎被打烂,朝廷都没有办法派遣官兵过来讨贼,只能有州郡自行解决。

戏志才也不说什么,他知道很多都不相信自己的话。

这个没关系,让他们过去泰山,到了地方,他们自然会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一切。

圉县投降倒是省了不少的事,当晚大军可以在府衙里面休息。

有热水,热饭,舒服的床铺……

黄忠等无所谓,在军中时间也久了,可俘虏的那些颍川学子们却很需要。

“以前也游学,没想到随军如此辛苦。”辛评坐在凉亭中,身边的弟弟辛毗,以及郭图和荀谌。

学院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群体,一起行军的时候看不出什么,私下休息的时候就明显。

“以前我等游学,虽是游学,实则有马车,有仆从,主要是盘缠带足,吃穿不愁。”郭图回道,“不像如今随军,除了祭酒,我等都只能步行。”

“寻常士子游学,其实大多不都是步行吗?”荀谌感慨,主要是自家兄长,前两年就有学过,主要是给郭嘉拾掇的结果。

三年前郭嘉说是要去洛阳看看,诓骗自家兄长一起过去。

荀彧其实也是被说动,本来还说让马车带两过去,却不想郭嘉又说步行才算游学。

最后两还真走到洛阳,前后大半年才回来,不过那一次之后,兄长也感慨受益匪浅。

说是一路餐风露宿,实际接近百姓,才知世道艰苦,也厌恶洛阳权贵的纸醉金迷。

“游学的目的是开拓见识,其实还是扩充脉。见到的都是当地名士和豪强,若是风尘仆仆,衣衫不整的,岂非失礼?”郭图反驳。

世家大族通过族学,还有后续的私学,学问其实已经掌握足够。

剩下的,就是缺乏名望,他们需要让更多知道自己。

所需要游学,通过拜访各地的名士,让他们帮忙宣传,甚至结一些世家大族,来获得名望。

各地孝廉的名额有限,若县令太守都不认识你,怎么提你孝廉?

在这个大背景下,催生的一个职业,便是‘名士’。

说是有名望之,不如说是中介更恰当。

因为大家都认识他,他也可以作为中间,把自己认定的‘才’推荐给大家。

推荐的才有真才实学,那名士也能获得更多的名望,算是互惠。

近代也有类似这玩意,改革开放那阵流行下海赚钱。

大家都想赚钱,可不知道做什么赚钱。

于是也催生叫做‘点子大师’的东西,给出点子来赚钱和赚名望。

“游学的事姑且不说……”辛毗觉得话题有些偏,“难道我们不该想着离开这里?”

“有办法的话,又哪会在这里抱怨?”辛评摇了摇,“要么朝廷发兵征讨,要么我们到泰山那边再想办法,否则也没必要费时间去想这个问题了……”

“贼选择的时机很犀利,朝廷首先在黄巾少帅那里吃过亏,而主力被困在凉州。元气大伤,物资耗尽。在秋收之前,只能依靠州郡兵来对付贼……”郭图分析。

“若是真是赵慈那样的,仅仅是荆州那边的州兵,便已经将其消灭。问题是泰山贼冒充赵慈残部,也不知道各地官员是否会被迷惑。”荀谌也在担心这个问题。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