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星空之上 > 第一百三十四章 2阿秒

第一百三十四章 2阿秒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此刻的许正华仍旧十分虚弱。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他毕竟刚刚动了一场大手术。但伴随着这场手术,那长久以来总是萦绕着他不肯离开的,诸如一些胸闷、胸痛等感觉却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那是心脏已经不再健康的外在表现。

但现在,他已经成了“无心之”,一些机械造物代替他原本的心脏,开始为他全身器官供应血。而机械造物是不会生病的。

只要能及时更换部件,它可以一直尽职尽责的工作到天荒地老。

面对许正华的要求,周长青医生苦笑了一下。

“许教授,您不要为难我。您现在刚动完手术,需要多休息。”

许正华说道:“心脏都换完了,还有什么好怕的?这玩意儿总不会也来个心梗什么的吧?”

“呃,从理论上来说确实不会,但是……”

“没有但是。我现在状态很好。”

周长青满大汗,只能道:“我去向上级申请一下。”

许正华的话语引起了所有的重视。

几乎所有都认为,观测“不可观测宇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从逻辑上这件事就根本不成立。但他们同时知道,许正华不会说谎。

他说有了办法,那就一定有了办法。

而这件事,对于当前的类文明来说极为重要。

但许正华的身体状况,又不得不慎重考虑。于是,最终在决策者们亲自听取了众多医疗专家的意见之后,做出了决定。

要求许正华严格遵照医嘱,休息三天时间之后,再进行一次身体状况评估。如果确实恢复良好,那就可以开展有限度的工作。

面对一名决策者亲自出面的劝告,许正华只得静下心来,在沉思之中度过了三天时间。三天之后,终于得到了医疗团队许可的许正华,终于拿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东西。

几支笔,一叠纸,和一台可以直接连通应龙号超算的电脑。

他再一次投到了工作之中。

他思考这个问题已经思考了很久很久。而,或许是因为麻醉药剂和某些脑部活动的某些特殊反应,成为了迎来这个灵感,打僵局的关键钥匙。

但也只是一个钥匙而已。这意味着一个可能,而这个可能究竟能不能行,还需要他进一步的验证。

又过了三天时间,在许正华得到允许,可以自由的下地行走——当然,那个工心脏必须时时刻刻携带着,这让他前胸腹部高高鼓起,隔着衣服看就像是忽然间有了大肚子一样——的时候,他确认了自己的想法。

从理论上来说,这确实是可行的。只是不知道工程上,类世界有没有这个能力。

首先一点,观测“不可观测宇宙”仍旧不具备可能。想要确认不可观测宇宙的大小与半径,必须要通过其余的方式。而许正华通过那个灵感,通过计算,将量子纠缠效应与不可观测宇宙的半径联系在了一起。

他已经确认,量子纠缠效应之中,两颗处于纠缠态的粒子,其相互影响对方状态的速度是存在上限的。但他无法知道这个上限究竟是多少。

是光速的一万倍?一亿倍?还是一万亿倍?

他不知道。

但他可以确认一点,这个速度,与不可观测宇宙的大小有直接关系。简单来说,两者存在这样的关系:如果量子纠缠速度是无限的,那么不可观测宇宙的大小就是无限的。如果量子纠缠速度是光速的一万倍,那么一万这个数字再乘以某个系数,其最终结果便是不可观测宇宙的半径是可观测宇宙半径的倍数。

而,量子纠缠的速度是可以测量的。

们当然没有能力去测量量子纠缠的准确速度,就像们无法测量不可观测宇宙的大小一样。但们有能力去确定它的下限,也即,们可以知道,量子纠缠的速度一定在某个速度之上。

们所建造的设备观测度越高,便越可能提高这个下限。如此一来,们就可以知道不可观测宇宙半径至少是可观测宇宙半径的多少倍。

如果观测度足够高,而在这个观测度之下,仍旧得出了量子纠缠速度至少是光速的某个足够大的倍数,那么,们就有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仍旧无法确定不可观测宇宙的大小,但不可观测宇宙至少是可观测宇宙半径的一千万亿倍以上。如此一来,们就可以十分有把握的说,在统一宇宙模型之中,外部设计者在理论上也完全有能力设计出类的可观测宇宙,如此一来,多层嵌套宇宙模型便可以弃之不用了。因为统一宇宙模型比它更简洁,更完美,具备更高的可信度。

当然,最终的实验观测结果得出的结论,如果确定了量子纠缠的速度并不够快的话,便会彻底否定统一宇宙模型。而统一宇宙模型如果被否定了的话,多层嵌套宇宙模型便会被再一次证明正确

原因很简单,既然本宇宙之内不存在理论上具备设计、建造类可观测宇宙的可能,那么就只能是上一层宇宙了。

从这一方面来看,这也可以算作是一个排除法。排除了本宇宙,就只剩下了上一层宇宙。

但具体结果究竟如何,此刻还没有可以确定。一切都要看最终的实验观测结果。

许正华的思路再一次引起了轰动。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不可观测宇宙的大小,竟然还可以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来确定下限。更为关键的是,许正华竟然拿出了一整套逻辑严密的数学与物理证明,验证了这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通过了众多科研学者的评测。

那么接下来便是工程层面的事了。

想要提高此次试验的度,需要在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其一当然是尽可能提升计时器与观测设备的度,其二,便是尽可能提升两个实验地点之间的距离。

试验的思路则十分简单。设置两个维持相对静止,且距离足够远的实验地点a和b,在a点对处于纠缠态的量子进行观测导致其坍塌的同时,向b点发一束激光,而b点则同时记录己方观测到的处于纠缠态的量子的坍塌时间,以及观测到由a点发而来的激光的时间。

因为激光以光速前进,而双方之间的距离是已知的,时间也是已知的,通过简单的计算,便可以计算出量子纠缠速度至少是光速的多少倍。

如果想要再度提升度,那么再度加大双方之间的距离便可。

此刻,以类的技术,可测量的最短时间间隔,是2阿秒。小于2阿秒的时间,类的设备根本无法察觉。于是们便以2阿秒这个时间长度为基准,乘以另一个数字,十万亿亿——如果不可观测宇宙的半径是可观测宇宙半径的一千万亿倍以上,那么量子纠缠的速度就必须至少是光速的十万亿亿倍以上——结果是2000秒,光速前进2000秒,大约可以传输出6亿公里的距离。

于是,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至少要有6亿公里才能满足观测度。事实上,为了确保度,们最终将这个距离确定为了8亿公里。

这个距离,大约略少于木星和太阳的距离。

类此刻的远航能力,完全有能力远航出8亿公里的距离,甚至比这个距离更长都能做到。只不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们最终还是确定了8亿公里这个距离。

在前期紧张而快速的筹备工作之后,在许正华那颗被摘除出身体之外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