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匹夫 > 第14章 佃户

第14章 佃户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清晨,鸟儿在院中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几缕光线透过宽大的窗户房间,明亮一片。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房间里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无论是桌椅还是书架,都是王泰父亲用过的老物。

现在,书房被打扫净,焕然一新,重新恢复了它应有的生机。

从现在开始,这间房屋,就是王泰的书房了,书房外面还挂了个牌子,非常土气地美其名曰“槐香轩”。

叫“槐香轩”,也是因为书房前几棵巨大的槐树,虽然也有一颗桑葚树,但总不能叫“槐桑轩”或“桑香轩”,怎么都觉得有些不伦不类。

书桌后的椅子上,王泰仔细看着眼前的帐簿和策籍,忠伯和王二恭恭敬敬,侍立在一旁。

合上册子,王泰不由得微微叹了气。虽然王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想要开创一番事业,甚至只是做些事,实在是难上加难。

纹银四千多两,粮食一万多石,家丁二三十,佃户200余,大体上只是个中产地主而已。

相比清兵步骑十余万,农民军动辄数十上百万,自己简直是九牛一毛,自顾不暇。万一和对方来个短兵相接,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公子,老主留下的家业,足可以保证咱们王家衣食无忧、安身立命。公子还是收敛些,居安思危,不要四处树敌。须知小不忍则大谋,慎思,慎思!”

忠伯显然读过书,说话也是文绉绉的。

王泰笑了笑,想起明末历史上国家和百姓的种种惨状,心不由得一沉。

天地不仁,世之秋,要想保全自己,须得有足够的实力。一旦外敌来侵,他们杀起你来,可不会跟你讲仁义道德。

“公子,咱们王家自万历年间从泾阳王家村搬到这咸阳县,一晃已有五十年。家祖和老主辛苦打下的基业,可是不容易,你可要思熟虑啊!”

王二也冒出一句文绉绉的话来,看来平里没少受忠伯的教悔。

“居安思危,思熟虑……”

王泰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这爷父俩,果然是一脉相承看来王二读书写字,或多或少受了一些忠伯的影响。

不过,王忠、王二,这两个名字,似乎有些阶级差异的意思。

“公子,可不能再得罪了!”

王忠摇着花白的脑袋,郑重说道。

短短一月功夫,“咸阳四公子”得罪了三个,还有秦王府。再不收收,恐怕真要出事。

“忠伯,得不得罪,不是我能决定的!”

王泰苦笑道,也是无奈。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做的事都是正确的,他问心无愧。

难道说,非要他看着白三刀光天化糟蹋未成年少,任凭郑雄把那些小孩推进火坑,还有王二被秦王府的致死或致残……

他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即便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良心上也过不去。

如果不是明末,他倒可以安安稳稳做他的大少爷,眠花宿柳,好好撩妹。可是如今这世道,物竞天择,达尔文主义才是王道。

他忽然想起后世的一句名言来: 我自己就是豪门。

他没有办法忍受良心上的不安,只能奋起一搏,有没有明天,拼过了再说。

王家是从泾阳搬迁过来?

他听王二提过。他这一支,祖上因为经商搬迁到咸阳县。听说泾阳王家是大户,有还在朝中做官。

王泰摇了摇,然并卵。朝中做官又能怎样,老爹是朝廷官员又如何,都是过眼烟云,还不是凡夫俗子。

再说了,他也记不起崇祯朝有那位姓王的高官,可以翻云覆雨,左右朝政。

“忠伯,按这账簿和借据上所示,咱们这些佃户,欠租欠银,应该有四千多两银子了吧。”

王家佃户三百余家,平均下来,每户欠王家十几两银子,而且,从借据上的期看,最早的已经有三四年了。

看来王家对佃户们不错,几年功夫,只欠十几两银子,已经是不错了。

“谁说不是。公子,要不我再去催催?”

从王二犹豫的话语,王泰也知道,估计去了也没有什么效果。

崇祯年间,最穷的就是百姓,他们要是有钱,也不会拖欠到现在。

“王二,带上借据和账簿,咱们到佃户家里去看看。”

王泰迈步走了出去,王二赶紧紧紧跟上。

相对于王家庄足球场般大小、朱门高墙的巍峨,王家庄外的村民们则是要低矮败的多了。

泥泞不堪、污浊难闻的街道,垃圾堆此起彼伏,随处可见的黄白之物,清一色的土墙瓦房,断壁残垣,墙皮斑驳,很多户家只有厢房,并无院子,满眼一色的土灰,败不堪,可见民生的凋敝。

刚一进坑洼污秽的主街道,看着死老鼠和垃圾粪便到处都是,王泰不由得捂起了鼻子。

“公子,跟你说过,不要到这地方来,这哪是住的地方!”

王二也是嫌恶地捂住鼻。在他看来,王泰就不应该来,这叫自降身份。

“回在这多建两个茅房,这么多的脏东西,不仅仅是卫生的问题,有可能会引起病灾,这可是要命的大事。”

“你怎么还带了兵器?”

王泰看到王二手上的长枪,微微皱了皱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公子,万一谁不服气,聚众闹事,小也好保护公子。”

王二紧紧跟着王泰,苦劝道:“公子,建茅房又要花钱,又和怎么没有关系,还是能省则省吧。”

“王二,不要小心眼,花不了几个钱。到时候一旦闹起来瘟疫,咱们自己都要遭殃。”

王泰正色说道,王二也是吃了一惊,不由自主捂住了鼻子。

“公子,你这一说,我倒是想起了了。外面的说,陕北米脂那边已经出现了瘟疫,死了不少!”

这一下,不用王泰提醒,他也变得格外小心起来。

街道上,来来往往的村民个个衣衫烂,就像乞丐一样。百姓们看到王泰,都是纷纷站到路边,点哈腰,有些满脸赔笑,让他先行。

谁让这村子里大多数,都是王家的佃户。

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传来,许多的村民都向一个方向而去,看来村子里是出了什么糟心的事

“走,过去瞧瞧。”

王泰大踏步向前而去,他也想看看,这个时代,老百姓到底是怎么个活法。

王二摇了摇,没有办法,只有紧紧跟上。

走得进了,一户家门挤满了村民,正在向屋里张望。屋里又哭声传出,似乎就是王泰刚刚听到。

“王公子来了!”

“见过王公子!”

“王公子里面请!”

看到王泰过来,村民们赶紧让开了道路,哈腰,把房门让了开来。

“张四娃,怎么了,三婶在哭什么?”

王二向一名二十四五岁、满脸赔笑的壮年轻汉子问道,很不客气。

“公子,二哥,我哥在床上躺了半年,还是没有撑过去。这不,我嫂子正在难受呢。”

王泰摇了摇,轻声道:“我就是听说了这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