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彰德府,黄河以北,西依太行山,东临运河,北联京师。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刚刚进
六月,热气腾腾,站在官道之上,汗流浃背的顾绛,看着田垄之间奔波劳碌的军民,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
长。”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背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疲力竭却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
天长,以便收割庄稼。
幸好,在巡抚大
的治下,吏治清明,百姓能吃饱穿暖,不用再“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大
,彰德府募民垦荒屯田,除给百姓外,麦谷余量达 20 万石,再加上番薯 60 万石,流民归附,很快,彰德府就没有荒地了。”
宋献策在欣慰地一旁说道,同样也是满
大汗。他现在是安阳县的父母官,附郭县令,却和顾绛相得益彰。而整
里忙忙碌碌,“服务”于百姓,也让他感到很是充实。
“咱们励
图治,河南没有了荒地,自然也就没有流民了。”
顾绛微微一笑,温声说道,和颜悦色。
“宋知县,如果天下的官员都像你一样兢兢业业,那么我大明,就不会是今天的这番模样了。”
20 万石麦谷,60 万石番薯,足够彰德府军民两年之用,也让他心
有些骄傲。
至于这位矮个子的宋知县,自上任之
起,兢兢业业,走遍了其辖地的所有角落。兴修水利、扶植百业,垦荒抚民,赈民亲民,政务井井有条,也
受百姓
戴。
“大
,听说李岩兄弟担任了河南县知县,不知道是假是真?”
想起一事,宋献策忍耐不住,直接问了出来。
李岩被王泰擒获,沸沸扬扬,他和李岩
不错,也是关心对方的处境。
“此事倒是千真万确。大
本来想提李信为河南府知府,但是朝中反对之
太多。所以,你们这知县之位,已经是王大
力所能及了。”
李岩回归本姓名,改为李信,担任河南县知县,他的妻子红娘子,也成了河南卫军中护救的官员。夫妻二
都在河南府,也算是王泰特别的照顾了。
顾绛有些
疼。王泰风
正盛,简在帝心,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朝中大臣对他,早已经是士怨沸腾了。
“大
,听说范复粹致仕,周廷儒要复出要担任内阁首辅。大
在朝中没有了杨阁部庇护,恐怕以后的
子不好过了。”
宋献策面色平静,悠悠说出一句。要是在以前,他直接会提“杨嗣昌”的名字。如今归顺了王泰,知道王泰敬重杨嗣昌,况且杨嗣昌也已经身亡,他自然是要“为尊者讳”了。
“宋大
,你说的没错。周廷儒是江南鸿儒,儒学巨子,他才学不错,不过,就是太聪明了些,也没有上过战场,非治世之能臣。”
提起朝中的政事动
,
事变迁,顾绛也不由得心
忐忑。
王泰在河南大刀阔斧,施以雷霆手段,早已经让朝中的部分官员恨之
骨。以往有杨嗣昌给他撑腰,现在周廷儒
主中枢,也不知是福是祸。
“周廷儒能够复出,复社和他的弟子张溥功不可没。不过就在月前,张溥已经病逝了。朝堂无
,竟然要周廷儒力挽狂澜,真是可悲啊!”
“身居乡野,却能左右朝政,张溥可谓是太过狂傲,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太自不量力。”
宋献策的话,让顾绛不由得脸上一红。
张溥,周廷儒的弟子,复社领袖,二十七岁
太学,目击朝纲不振,丑类猖狂,与京城文
结成燕台社,作檄文揭发阉党罪行;二十八岁又召集了尹山大会,在会上,张溥倡导合大江南北文
社团为复社,关心国家政事和民族兴亡。崇祯六年,三十二岁的张溥主盟召开著名的虎丘大会。山西、江西、晋、楚、闽、浙以舟车至者数千
。他站在千
石上登高一呼,群起响应,朝野震惊。
当时,复社成员几乎遍及国内,共三千余
,著名文
陈子龙、夏允彝、侯岐曾、杨廷枢、归庄、陆世仪、瞿式耜、文震孟等,包括顾绛自己,都是社内中坚,苏州一带的文
盟最多,他们有的在朝,有的在野,结成了浩
洪大的政治力量。
复社势力太大,左右朝政,裹挟民意,同气连枝,共同进退。
“大
,你也曾是复社中
,你如今闭
不谈复社,是为尊者讳吗?”
宋献策冷冷一笑,看来他对复社,并没有什么好感。
“空谈误国,实
兴邦。也是王大
,才让我醍醐灌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顾绛叹息一声,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复社最主要的聚会,就是“社集”,复社所有成员集会,自有富贵官绅张罗,复社主要
物系数登场,

海,针砭时政。”
他转过
来,看着宋献策,心
惆怅。
“宋大
,你知道他们在集会上
什么吗?”
“还请大
赐教。”
“一个字,骂!”
顾绛轻声出
,宋献策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皇帝是非不分,朝中大臣庸碌不堪,地方官员百无一用,仿佛他们才能救世。他们最怀念的,乃是天启帝的“众正盈朝”。什么“众正盈朝”,国家水
火热,却只知道党争,这才是百无一用。”
两
都是摇了摇
,目光扫向远处无垠的荒地,顾绛的眉
又皱了起来。
众
几乎站在京师和河南的分界线上,向东几里就是京师的管制范围。河南地界一片热闹的收割场面,京师地界则是百姓稀疏,田间只有部分种着庄稼,荒地占据了大半。
“大
,报纸上说,吴江一带,大旱不雨,飞蝗蔽天。官府令百姓捕之,然无济于事。民间米价每石银四两,流丐满道,多枕藉死。民间以糟粮腐渣为珍味,或食树屑榆皮。各处设厂施粥,吃者
数千万。”
宋献策面色难看,神色黯然。
“和江南的富庶相比,中原也不逊色,各省流民纷纷涌
,恐怕咱们又要焦
烂额了。”
河南兴修水利,垦荒屯田,再加上吏治清明,北方各省百姓纷纷涌
,这也使得河南一时
满为患,粮食和治安问题都是屡次发生,也让当地的官府
疼。
“宋大
,除了吴江,京师、山东、湖广,包括河南,旱灾蝗灾丛生。据山东、京师过来的灾民透露,山东、京师连岁告灾,自静海到临清,百姓饿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民生多艰,思之让
心焚啊!”
宋献策点了点
。怪不得有流民说山东百姓聚众起义,阻断漕运,使得朝廷大震。看来除了天灾,还有
祸。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河南,卫所军一家独大,地方官府反倒退居二线。像他这个安阳知县,做事多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要仰仗军方的势力,不然很多仁政都难以推进。
“大
,关外的战事如何,朝廷的大军已经出关了吗?”
谈着谈着,二
不自觉地转到了这一场国战上来。
宋献策的话,让顾绛微微摇了摇
。
“大
在报纸上大声疾呼,透析松锦之战,目的就是让朝廷,让援军、让洪承畴们惊醒。如今洪承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