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说李家开药铺的事
呢,怎么扯到了看病的贵贱上?这又是哪门子的道理?”
“就是就是,百姓不舍的花钱,小家子气,怪得谁来?有病就去看病嘛,诊治好了不就不痛了?”
“就是就是,刘员外说的对,自己不去怪谁?”
看着身边十几个能
出来支援,说话的老
得意洋洋的看着杜如晦。
杜如晦耸了耸肩膀;
“是啊,四十多个医家,没有哪家会把病
拒之门外,药铺子也是敞开大门做买卖的,百姓自己不去看病,能怪得哪个?”
秦王府出身的其他七个
都知道这十八学士之首的能耐,所以都忍着没有吭声,但是都满脸怒容的看着那边。
“不敢请教,王尚书的药铺子,在哪条街上呢?”
“老夫家里的……杜仆
,这是在为皇帝陛下分忧解难,你扯到老夫的家产上却是为何?”
“呵呵!没什么,本官就是随
一说,还请尚书莫要介意,多多海涵。”
“哼!简直是胡搅蛮缠!”
“陛下,整好臣这几天得了风寒,在王尚书家里的药铺中诊治,就给陛下您禀报一下这所花的费用,请皇帝陛下准许。”
“准!”
“谢陛下,启禀陛下,臣这也不是大毛病,前阵子给
原上陛下您那二十万铁骑的粮
一事到
夜,一个没注意就得了风寒,倒也不算大事
。”
杜如晦一提这个,秦王府剩下的七个正六品以上的官员立刻跟进。
“陛下的二十万儿郎当然是重要的,杜仆
即便再忙碌也是应该呀。”
“是啊是啊,毕竟有二十万甲胄要吃饭,可不是小事
呐!”
“可不是嘛,吃饱了肚子,陛下的铁骑才有足够的力气去厮杀。”
“那是,听说这次出兵,陛下的儿郎们斩杀了不少
呢!”
“可不是嘛,昨个我还在兵部看下
报上来的军功数目,里
有个八品的校尉,几个月里竟然得手了十九颗
,真是威猛至极呀!”
“什么?白员外,你没看错吗?十九颗
?他得胜铁钩上能挂的下?”
“这你就不懂了吧?分好几次杀的
,一次两三个,哪能挂不下?陛下给每个儿郎的腰里都安排了五六个铁钩呢,怎么挂不下?”
秦王府出身的官员把金殿当成了菜市场,互相唠起了嗑,还动不动就把二十万大军铁骑说来说去,
还有几个动不动就是得胜铁钩,
什么的,把另一边的反对派那些文官听得心惊胆战。
那些都是没有参与过兵事的纯文官,血淋淋的
之事能不害怕?其中几个
上已经冒出了冷汗…
再看秦王府出身的这八个,唠的十分起劲儿,像没事
一样。
连上
的李世民都听得津津有味,提到他那二十万铁甲,李世民恨不得下
那几个心腹说他三天三夜!
“
卿辛苦了,为了朝廷的事,累得半夜还不能歇息,真是百官的楷模,来
呐!赐金一千!”
“陛下有旨,杜仆
忧心国事,赐金一千。”
“臣拜谢陛下。”
“
卿快快起身。”
“唯!”
“陛下,臣这风寒来的正好是时候,以前也没有在意看病的花销,整好这次长了见识。”
“哦?那就快快说来,朕也听听百姓们看病需要花费几多银钱。”
“唯!”
“启禀陛下,给臣诊治的医家,乃是西城的夏佐,夏一指。”
“这个
朕是知道的,搭脉只用一根手指
,听说还是道门领袖孙先生一个师弟的徒孙,手里有真本事的,却不知他诊病的时候收价几许多?”
“回陛下的话,倒也不多,收钱三十八个。”
“三十八个,确实不多,算是公道良心的很了,只是这三四十前,对于百姓之家来说可就是个不小的数目了。”
看着皇帝陛下摇
晃脑的肯定,下
的长孙无忌立刻接嘴;
“陛下圣明,百姓之家一年在农具上的修补开支也就百多钱,看一次病就要四十个大钱,很不少了陛下。”
“是啊陛下,真是也不少了。”
“可不是嘛!”
杜如晦等到自己
都说完了,赶紧接上话茬子;
“启禀陛下,三四十钱虽然有点多,但是百姓也敢咬着牙看病的,不至于有病等死。”
“哦?那为何……”
“陛下您有所不知,其他的开支还有不少呢,就在那
药上
。”
“哦?那
卿快说说,你这风寒都抓了些什么药材,又用去几多银钱?”
“遵旨!”
杜如晦回忆着买药看病的过程,仔细的解说了起来;
“启禀陛下,风寒所用的
药不过就是那几样,麻黄、桂枝、杏仁、甘
,如果有出汗的
况,脉象上再出现浮缓脉,一般多考虑是风寒表虚证,可以用桂枝、白芍、甘
、生姜、大枣,
方,再以细辛,香薷,防风,羌活,白芷等解表,如果觉得太过辛辣,还可用辛温解表的川芎散,银翘。
因为就近,所以便去了王尚书家在西城的药铺子里,臣照着方子抓的,都不是什么名贵的药材,一副药也就六七十个大钱,臣抓了六副,一共四百多钱,臣觉得六副应该能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