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晚唐浮生 > 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

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都进来吧,大帅见你等辛苦,赏赐汤饼,都吃完再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亲兵出了院门,朝聚集在外面的士子们说道。

“灵武郡王真是仁德,体恤我等。”

“那可不?收复陷蕃失地,世之中保一方平安,此乃中兴之臣。”

“后汉时曹孟德也不过如此吧?”

也不知道哪个夯货,直接将邵树德比作曹孟德,场中顿时鸦雀无声。

再考虑到他们所在的地方:兴德宫。这是皇帝行宫,邵树德堂而皇之住在里边,该当何罪?

灵州圣的威风,可真是一点不加掩饰了。

说错话的士子钻群之中,尴尬地吃起汤饼。其他也觉得没意思,纷纷低吃喝。

天气这么冷,求见灵武郡王的又这么多,大伙都有点熬不住了。

兴德宫之内,邵树德正在接见一批官员。

“富平县是个好地方。”邵树德面现追忆之色,不知道回想起了什么美好的事

“富平乡皆感灵武郡王之德。若无当年力战拒贼,父老几无孑遗矣。”富平县尉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今年年初考中的进士,直接外放了畿县县尉,这第一步就走得很稳。

当然,他能考中进士,肯定离不了邵树德的帮忙,毕竟是到兴德宫行了卷的。

“美原县父老亦言,若无铁林军连败巢贼,定然遭那贼兵荼毒。有乡老数,欲捐资为大王立生祠。”美原县尉也说道。

不用怀疑,他也是去年行卷诸士子之一。

屋内还有四五,与他俩的况一模一样,都得了官,朝官、地方官都有,其中一位甚至还是实权县令:同官令。

国朝的科举考试,就是这么黑!

想要中进士,没有大佬提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不是说考中进士的水平不够,事实上都不差,都有才。但录取名额少,竞争激烈,不行卷,不走门路,能让你连续三十年考不上信不信?

灵州邵圣现在是关中最大的大佬,前后两任宰相为他扛活,他想让谁中进士,那谁就真的能中进士。

明年科考的时间定在三月下旬,照例是礼部侍郎担任主考官,但他一般做不了主,或者说只能做一小部分主。进士的名额,最终还是得被各位大佬瓜分。灵武郡王挥挥手,让十个八个中进士问题不大。

“生祠过了。”邵树德笑道:“尔等好好做。畿县官可不简单,今后抚养万民的本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积累的。方今天下,战事不休,兵祸连结,能有一个安宁之地让尔等大展拳脚,殊为不易,尔等自当珍惜。”

“谨遵灵武郡王教诲。”几齐声道。

唔,有那么点各地官员赶至行宫,向圣禀报政务的味道了。

邵树德随后又与他们聊了聊风土,便让他们离开了。

都是朝廷命官,但却不在岗位上好好待着,跑到兴德宫来表忠心,本来就不太合适。当然,邵树德作为藩臣,未得圣命,擅离藩镇,也是大大的违规。只不过这会没管罢了,也管不了。

一行离开后,邵树德拿起《周书》看了会,萧黛、裴贞一二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卷子都看了?”邵树德放下史书,问道。

萧、裴二目光碰撞了一下,意味难明。

“大王,文采都很不错。有几个策文写得还算可以,但大部分写得都太空泛了一些。”萧黛将几份自认写得不错的放在邵树德面前,一般的则放在旁边。

邵树德结果卷文,随意翻看了几眼。

这些士子,一般都缺乏实务经验,写的东西自然难邵树德的法眼。不过他主要看士子们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经验,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但有些东西,对他们这个年纪的来说,却已经定格。

裴贞一在一旁默默看着。

她很不喜欢萧氏,因为说到底她们是一类。从家世身份,到行为举止,到诸般才艺,甚至是魅惑男的本事,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难分轩轾。

不过裴贞一有心理优势,因为她替大王生了个儿子。在丁单薄的邵家,这比什么都重要。

萧氏小骚蹄子,夜被大王的雨露浇灌,还没怀上,就等着在后面吃灰吧。

“今年便挑十个吧。这事——”邵树德沉吟了会,道:“还是得让崔昭纬来办。”

萧氏、裴氏都不意外。

崔昭纬名声不好,有“相”之称。但也正因为如此,其可以说毫无节,什么事都肯办,也容易屈服于外界压力。

韦昭度、刘崇望、郑延昌以及其他一些有名望的权贵,怕是还要稍稍矜持一下。与他们打道,费时费力,还不如与相合作。

打定主意之后,邵树德让亲兵喊来了卢嗣业,让他拟一份私信件,然后用印,送至崔昭纬府中。

十个进士名额,不多,吃相很好,邵大帅还是讲究

当然了,也有不太讲究的地方,那就是这十个都要授官,且还不是低级朝官,而是比较抢手的地方官,比如畿县尉。

今年大概有奉先、奉天、武功、盩厔四县县尉空出来,没说的,先安排上。

云阳县县令要致仕了,也安排上。

剩下五,再安排在京兆府就比较扎眼了。华州、渭北、邠宁、泾原四镇诸县,每镇找一个合适的职位给他们,最后还有一个名额,邵树德打算分到凤翔镇,悄悄观察下折家的服从度。

以上这些都是关中藩镇,离长安并不远,还是很受新科进士的喜的。

手科举考试,培植党羽,邵大帅对京兆府的渗透与控制,可谓稳准狠。

没考上进士的才,邵树德也不打算放过。地盘越来越大,对官员的渴求是从来无止境的,既然天下诸镇都在上赶着给自己输送才,自然不用客气。

处理完了这些事,邵树德又见了这些士子一面,随便挑了几说了会话,随后便打发他们离去了。

两位美刚煮完一壶茶,王卞又来访了。

他是从华州匆匆赶来的,身上还落了一层雪花,可见马不停蹄。

“王使君辛苦了。”邵树德点了点,吩咐他坐下,上茶。

“大帅,今岁某在州内处理了多起积案。华州豪族欺压百姓之罪行,可谓罄竹难书。”王卞一本正经地说道:“某找来苦主,都做成了铁案,杀三百余,远流万。三县百姓拍手称快,还清理出来四千余顷地。”

卧槽!邵树德有些吃惊。王卞好大的手笔!

当初河源军、积石军结束戍期,从青唐归来。潼关镇国军也刚刚开始组建。邵树德不想让他们再把家安在灵州,免得以后需要打仗时无兵可用,于是看上了同、华二州。

但这两个地方烟相对稠密,土地资源紧缺,且多在大族豪强手中,于是打算在华州做个试点,看看能不能从大族手里抠出点地出来,以备不时之需——军士们安了家以后,对土地自然就会有需求,即便自己不耕种,一般也会想办法置办一些,给家或亲族耕种。

王卞领受了这个任务后,便积极行动。

地方上的大族,当然不可能和白莲花一样,事实上他们满屎,欺压百姓之举数不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