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定成平胡么?
这让投降派无法接受,如此耿直的年号无异于断了他们想要个金
和谈的念
。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李纲和投降派们怼累了,双方就好像键盘侠互骂,谁也说服不了谁。
李纲和投降派怼,是因为投降派那种惧怕金
的表现让他觉得恶心。
这并不代表,他也认可平胡作为新朝年号。
并非是因为害怕金
的报复。
仅仅是……感觉平胡这年号,实在……缺少一点文化气息。
这就好像好端端的一个
,起名叫张三一样,有点随意。
李纲是主战派,但也不是直来直往的
。“陛下心
,微臣可以理解,但平胡为年号,却是不合适,还请陛下三思。”
“何解?”相比于投降派,赵榛对李纲的态度就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投降派说的话,都可以当
放了。
但李纲和岳飞等忠臣的话,赵榛不能不听,他还不是那种自负的
,觉得任何事
自己做的都是对的。
当皇帝最重要的能力是御臣,而非事事亲力亲为,让大臣各尽所能,为国发光发热,这样的皇帝就足够合格。
李纲想了想说道。“臣闻民间有童谣曰,天狗十
吞明月,妖畜只寻欲平
。”
“十
月为胡,正应了平胡二字,此乃不祥之号,万望陛下收回成命……”
赵榛听着觉得好笑,他可不信童谣之类的东西,大多数时候那些有才华的
,为了佐证自己的说法,总会编出一些奇怪的童谣。
古
又迷信,屡试不爽。
赵榛感觉到了李纲想要反对,却不好直接反对的想法,卑微的现编了个童谣出来。
当大臣的可真是挺吃力的。
“的确,这么说起来,平胡是不太合适,那么李
卿觉得用何为好?”
见赵榛主意改变了,一众的投降派都是松了一
气,别看这李纲刚才和他们吵的这么凶。
竟然也劝赵榛放弃平胡年号,原来和他们是一伙的。
投降派是心里乐着。
然而李纲接下来的提议,却让投降派的笑容都尬住了。
“微臣不才,斗胆献以年号。”
“鼎武,大统,镇远。”
三个年号,几乎是信手拈来,每一个年号,和赵榛的这个平胡
格都更高一层。
赵榛也不意外,他一个理科生,搞文字的学问,当然比不上这些有功名的文臣。
十年寒窗不是白读的。
三个年号,一改往
大宋的受型的年号风格,全部攻属
满满。
这就足以见的李纲已经从平胡二字中体会到了赵榛的用意。
但对于投降派来说,根本无法接受。
他们需要的是安安稳稳的小
子,收复失地,开疆扩土什么的对他们来说完全没好处。
“为君者,当以仁政,陛下还应取以祥瑞年号为妥。”吴开权再次出言阻止。
赵榛当做没听见。
“那便是定以镇远。”
三个年号中,
就镇远这名字有点耳熟,熟悉的名字,更容易获得好感。
仔细斟酌了番,便是彻底敲定。
朝会也很快结束。
在众臣准备离开的时候,赵榛专门把李纲留了下来。
其实也没其他的事
,仅仅是赵榛觉得投降派的
有点多,该稍微削弱一番,耳根子清净一点。
“李相,回去后写个奏章,把吴开权给参了。”
“啊?”李纲有点懵
,他被重新拜相才几天的时间,对于朝廷的内外还没做到完全熟悉。
毫无由
的让他参
?
饶是李纲觉得吴开权很讨厌,也不会平白无故的打小报告吧。
关键还是boss授意让他打小报告,这是什么意思?
“微臣不知吴开权所犯何罪?”
“罪倒也没犯什么。”说起罪的话,那些投降过金
的大臣,一个个都能拿来治罪。
但
数太多,赵榛不可能把投降金
的事
抓着不放,不然
自危,不利于目前局势的稳定。
所以要给吴开权治罪,应该从其他的方面
手。
“如今金
横行,朝廷上下战和不一,朕欲与金
死战到底,却奈何朝中善变者众,实在掣肘颇多,朕需要李相这般
更多一些,能以家国为先的
多一些,而吴开权这般的
少一些,李相,你应该能明白朕的意思。”
“微臣明白,臣愿为主分忧。”李纲躬身道,他当然不笨,被赵榛一点就明白了意思。“只是臣手上并无吴开权的罪证,实难参之。”
“李相也听说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说吧,莫须有……即可。”
李纲的老脸不断抽搐,他发现别看新皇帝只有十八岁,这脸皮的厚度……大宋的皇帝加起来都比不过。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本是个讽刺的词汇,在赵榛嘴里就成了理所当然的感觉。
真是前所未闻,前所未闻……
李纲苦笑着应了下来,毕竟赵榛是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毕竟李纲对于赵榛的印象非常不错,侍奉了几代皇帝,也就赵榛这样不虚金
的皇帝,让他这个主战派
的不行。
他们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这贼船不上也得上。
“微臣尽力。”
第二天,吴开权被李纲参了一本。
理由是李纲的家丁被吴开权的狗咬了。
吴开权被治了个纵畜行凶之罪……下放到岭南为官……
舒服了,少一个投降派,赵榛都觉得舒服了许多。
其他没被治罪的投降派,约摸的也意识到了现在的政治风向。
纵畜行凶就被下放,连调查都没调查就定了结果,这显然是堂而皇之的排除异己么行为。
他们再义正言辞的要求和金
和谈,有可能会步了吴开权的老路。
为了未来,为了仕途,许多投降派倒想了主战派,朝廷的氛围也让赵榛觉得舒服了许多。
……
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荒凉的汴京之中,大多数
都参与了登基仪式。
年号定为镇远。
足以见得当今皇帝对于金
的态度。
一些有着家国观念的臣民也感觉到了鼓舞,这是皇帝和金
死磕到底的决心啊。
皇帝都不怕,他们的热血都被点燃了。
宋代的改元,当年就生效。
所以如今是靖康二年,在改元之后,靖康二年停止使用,直接进
镇远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