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红楼之士子贾兰 > 第六十三章:习射

第六十三章:习射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九九重阳节,府学歇课一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贾兰不必上学,这才想起之前探春请他帮忙,劝贾环读书的事。之前贾兰劝贾环学习经商,可是也没让他完全放弃读书呀,不读书如何与道。

贾环也是真的可怜!偌大的一个家,也没有跟他玩,就连太太、姑娘们的丫鬟都嫌弃他。虽然有时候贾兰也一样,不像贾宝玉天天有围绕左右,但至少贾兰还有李纨,能给予他一百个好,可是贾环呢,赵姨娘只会骂他,连一个好都没有。

贾兰是知道的,贾环没上几天的学,就经常旷课,后来索都不去学堂了。若不是探春告诉贾兰真实况,贾兰原本也以为贾环只是懒癌上身,躲在家里玩了。没想到,贾环竟是天天往外跑,却又不是去学堂。

据贾探春所说,若是赵姨娘再管教不好贾环,老太太就把贾环给王夫管教了。贾兰此刻心想,若是他帮了赵姨娘,那岂不是害了贾环。还不如听老太太的,让王夫管教贾环就是了,反正赵姨娘也教不好。

可是,贾兰转又想,是不是应该先考虑贾环的感受呢?赵姨娘确实管教不好贾环,可是赵姨娘毕竟是贾环的亲娘,他们亲骨被拆散,贾环和赵姨娘岂不是更可怜?

况且,若是让贾环跟着王夫,王夫就一定能把贾环管教得好?兴许结果可能还会更严重些。因为王夫若是真的管教起贾环来,恐怕比赵姨娘还要更糟糕。毕竟贾环不是王夫的亲生,贾宝玉才是,而只有把贾环踩贬了,才能更显得贾宝玉的高大。

果然,这一早,贾环仍旧早早地出门了,在王夫院的东角门被贾兰逮了个正着。

贾兰问贾环这是要往哪去呢?本以为贾环隐藏了什么不可告的秘密,谁知,却见贾环也不躲闪,直说是要往东府去。

原来,贾珍在天香楼下设立了箭靶,贾环这是去那里习呢!

贾兰听了原由,忙说贾环怎么不早点告诉自己,贾兰也正愁学里的习课程不够,想找个地方补补课呢!贾环听了笑说,贾兰天天往府学跑,不见个影儿,他找谁说去。贾兰自觉理亏,随即一笑而过。

贾兰见贾环去东府的路是往大门的方向,便说大观园有个东角门可以直通东府会芳园的天香楼,为何不走那里。贾环自然也记得,第一次带贾兰进园子的时候,就发现了那个东角门,但眼下却说,此门早在元妃归省之后就锁上了,要不然他难道还会不知道,可以从园子里走捷径过去。贾兰自那次之后就一直没去过园子的东角门,因此不知,听贾环一说便觉得更怪了,也不多想,跟了贾环一起往大门走去了。

在路上,贾环告诉贾兰,说道:“兰哥儿,你知道吗?前几,珍大哥跟我说,我们贾家的两位先祖因领兵征战,浴血沙场,立下赫赫战功,这才开创贾府百年基业。府里现在还有几个饲养马匹的仆,都是先祖当年打战时所获的俘囚。我们贾家祖上就有尚武之风,经常习弓马、舞刀弄剑。只是到了我们这一代,族才开始弃武从文,我不能眼见习武风气就这样渐渐消退了。虽然你已经进学了,但我觉得,你作为后辈,也不能完全荒废武事,以后还得经常跟我去那边习,别总是往府学跑。”

贾兰听了,心想,也不知贾环此话是不是套路,便懒得回应,到了东府靶场先看看况再说。

像贾府这样以武功受到荫封的家族,府中设有专门的练武场,供贾家子弟练习武艺。在盖造大观园之前,荣国府和宁国府有一个共用的大型练武场所。后来因盖造园子,便把武场给占用了。如今,贾珍在宁国府的天香楼下弄了一个箭道场,虽说跟之前的武场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至少有了一个练武的标志,也算对往征戎岁月的一个念想。

到了东府天香楼下的箭道场,贾兰却见无一在此,唯有几个箭靶子孤零零地伫立在不远处。贾兰不禁对贾环问道:“平里就你一个在此习吗?”

贾环答道:“珍大哥常来教我,其他就只见来过二、三次,比如薛蟠大哥,还有贾蔷,冯唐将军的公子也来过一次。”

“冯紫英?”

“对,冯紫英常带兔鹘去打猎,珍大哥也常去冯紫英家里,两在喝酒聊天之余,还会到庭院里互相较。“

贾兰想着,又问道:“那你哥呢?”

“我哥?”贾环愣了一下,才放应过来,啐道:“那个混世魔王,他的手只配拈花惹,才不配拉弓箭呢!你忘了那次元宵宴上,姑娘们给他喂酒喝,琏二嫂子在旁提醒他,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拉不得弓,他才不管呢,硬是把冷酒给喝了,我猜他肯定拉不得弓了。”

正说着,贾兰远远地就听见了笙歌管弦的声响,原来是戏班子在不远处的离香院练习。梨香院是当年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如今竟成了演习场所吹拉弹唱之地。这个戏班子原是为了元妃省亲而在苏州采买来的,共有十二个角儿,小名里都有个官字。

此时,贾环已经拉起了弓,霎时第一箭出,便中靶了。贾兰心想,这个贾环果然没白练。恰时身后传来叫好声,贾兰回一看,竟是薛蟠和贾蔷。他们今怎么都来了?莫非是重阳节的缘故?想来是贾珍邀他们过来的吧!

薛蟠是薛宝钗的哥哥,贾兰可以常在园子里见到薛宝钗,对住在园子外面的薛蟠却是陌生的。薛家也是大族名宦之家,那紫薇舍薛公原本是书香继世之家,但如今,薛家只是赖着祖父的旧分,在户部挂名行商,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

薛蟠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五岁上就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惟有斗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等措办。

几年前,薛家母子三一起进京的原因,贾兰是知道的。一来是薛宝钗参加选秀,备选为公主郡主学陪侍,充为才赞善之职,二来是生意上的事,薛家在京都的几处生意,渐亦消耗,薛蟠需亲自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这第三是为了逃避与薛蟠有关的一个命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