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从电台主持走进娱乐圈 > 第三十三章 标签与农民

第三十三章 标签与农民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第二次的筛选中,极具特色的他被重点关注,有专乘飞机赶到清岛邀请他。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还是赵守时的老乡。他的名字叫孙万学。

一听说要去帝都比赛,家还不太愿意。

很简单,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就像花生、玉米、大豆,芹菜、萝卜、花椰菜等等都是这个时节成熟,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刻。

好说歹说,才给忽悠来。

孙万学也是赵守时比较看好的选手。

从见到这位大哥的第一面,他就想好了要如何打造他,让他成为话题中心。

走红是一种非常玄幻的事。多少脑袋想要红却不可得。有的却一夜之间红。

红的原因很多,有的因为颜值,有的因为才华,有的因为厚积薄发,有的因为幽默,有的因为雷,有的因为清纯,有的因为炫富。

走红的原因千奇百怪,我们无法从这群身上找到一个共同点。但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自身都是有特点的。

就像有的因为丑走红,那也是他丑的特别,丑的搞笑。

丑的特别与特别的丑完全不是一回事。

走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你要能让观众记住你。要不然就是昙花一现。

就像胖迪的‘吃货’属,可能是纯虚构的,那‘吃货’就是她的设。

可能是在原本基础上夸大一些,可能她原本就是如此的一个吃货。这种况下,这就不是设,而是标签。

不管是设还是标签,大家在听到胖迪的名字时,基本都会想起‘吃货’这个特点。

设风险大,容易崩。标签安全的多,但局限很大,也很难刻意去打造。

赵守时除了负责选手的故事策划外,还多走了一步,给有特点的学员量身定做独有的‘标签’。

就像农民孙万学,赵守时打算给他买件军大衣。对,就是大衣哥穿的那种。

孙万学不是朱志文,但他不一定不可以是【大衣哥】。

当然,现在是九月中旬,还不到穿大衣的时候。

赵守时也没打算让他现在登场,就像杜成义是第一个开场,孙万学将是盲选环节最后一个压轴。

杜成义的标签是他特殊的嗓音,赵守时将按照原时空的‘阿杜’去塑造他。

特殊的嗓音加容易记住的符号,说不定与孙万学相得益彰。

赵守时坐在孙万学身边,主动打招呼道:“孙大哥,后天真的要回去啊?”

“肯定得回去,现在正是收花生的时候。”孙万学直接点答应,然后脸色一变,直接质疑,“可答应给俺买火车票来。可别说话不算话啊。再说了,这事也不冤俺。

俺来之前,就说了最多只要三天五的就拍完像了,谁想你倒好,一杆子给俺支11月去了。那时候别说掰苞米了。麦(mei)子都好播种了。这么些营生,俺媳一个不来。”

就这么简单,因为家里还有三亩花生要收,孙万学拒绝留在帝都过衣食无忧的生活。

苦笑的赵守时连连摇:“火车票已经安排去买了。别说火车票,就算飞机票都可以给你。我不是心疼钱,就是怕你身体扛不住这么跑来跑去的。”

再说了,才三亩花生而已。现在全都机械化了。收割花生有机器,打花生果也有机器,也不用往家拉,直接在地卖了不就成了。

你可别以为我在这胡咧咧。我也是清岛的,我小时候跟爷爷住一起,他们也是一辈子的农户,对于地这点事,我多少知道一点。”

“哪有说的那么简单。”似乎触及到了自己的知识范围,孙万学有些兴奋,掰着手指给赵守时科普【好农民是怎样炼成的】:

“种地可不是说的这么简单。就说收花生,地太了,机器收割不净,花生果都留在地里面了,那就得用小机器翻土。地太湿了,机收割机也进不去,需要用手拔。

花生打果机打不净,稍微小点的都在花生墩上。还贵。一亩地一共几百斤产量,这掉点,那掉点,那能剩下绳木(什么)。还有你说的在地直接卖,更是外行了。

花生一斤好几块,在外面晒你是不是得连夜看着?要不然被偷点,可心疼呢。

在地卖更不行,花生刚下来的时候是最便宜的时候,我们得把它晒了,然后拉家去储存着,等待冬天或者第二年的春天,价格最高的时候才能卖。

要不然你以为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平房是什么的?那都是晒粮食、存粮食的啊。以为俺们庄户城里一样,闲着没事晒光浴啊。”

吖的,赵守时冷汗都下来了。他现在不想晒光浴,只想晒咸鱼,那条叫赵守时的咸鱼就挺好的。

虽然对这种费时间节省金钱的做法不太赞成,但他也明白,或许这才是纯粹的农民最真实的想法。

“那要不雇几个吧。节目组都有补贴给大家。再不济,只要有导师转身,我们就会发放一万块钱的奖金。”

刚才的孙万学还挺高兴的。在帝都的生活让他觉得非常不适应,难得遇到有听他说种地的事,可算是过了把嘴瘾。

现在却突然有些不高兴,摇的跟拨鼓一样,直接拒绝道:“那不行。咱庄户家这么点活就花钱雇,自己却跑出去耍,那脸还要不要了。村里会说闲话的。”

赵守时张了张,却欲言又止,原本他想说的是,帝都到清岛这一来一回至少一千多。雇收花生都用不了这么多。

赵守时笑道:“行。那你注意安全。等忙完家里活赶紧回来。”

没有再劝阻,虽然他可以有不少借,而且衡量起来,都比孙万学的方法更经济实惠也方便。

但他尊重孙万学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习惯。

这样挺好的,他首先是一个农民,其次才是好声音的选手之一。

这也是赵守时准备以大衣哥的标签打造他的原因。因为真实。

未来的发展与际会如何,赵守时也不敢肯定,或许孙万学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变化,但那都是他的选择。

赵守时尊重也接受,且不去影响,不引导他的变化。

看了看时间已经不早,赵守时正准备离开,就听见耳麦里面响起声音,“赵守时,你快来备战室。杜成义况不大对。”

声音是范可的,是通过内部信号呼叫他的。

心中咯噔一声,感觉事有点大。但不想给其他带来恐慌的绪,赵守时不动声色的鼓励了大家几句,就向备战室走去。

~~~~~~~

推开备战室的门,就看见沙发前正围着,许是听到推门声,众全都往后转,看向赵守时。

范可满脸无奈与焦急,杜成义的两名工友有些慌张。杜成义更简单,满脸通红,就跟煮熟的大虾一样,很明显,他慌得一笔。

赵守时快步走上前来,问道:“怎么回事?这是被煮了?”

“······”

赵守时的包袱完全没有响,范可抬手一指正对面。

这是一面墙。墙上挂着一台60寸的电视机,电视机里面正在直播好声音舞台的现状。

观众席位已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