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和宋应昌也只是忧虑一下而已,到现在这种地步这些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东西已经不重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们来就准备好了投降。
单纯为了抵御红巾军,这些年就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
虽然的确可以转嫁出去,但问题是都得有限度,向底层不断征税是要冒着崩盘的危险。
这些年民间逃亡,抗税,造反不断,也就是他们现在有常胜军和常捷军还能镇压,要不然早就被那些刁民挂树杈,但即便这样也就跟坐在火药桶上一样,每天都在提心吊胆,生怕一个火星引
了,事实上两地议事会都已经开始面对越来越力不从心的局面。
镇压成本越来越高。
过去派一队常胜军过去,对着天空打一排枪,就能震慑闹事的工
。
但现在弄不好
家能拔出枪还击。
民间武器早就泛滥。
这主要是工业进步的结果,毕竟这些年浙造军火也是市场上受欢迎的,那些赚钱都疯了的军火商,为了扩大产能早就开始分包,大量民间小铁器作坊都开始加
造枪炮的行列,就算不造枪炮也造零件。而且这种赚钱的事
上,就连议事会也管不了,最终导致了目前浙江光合法登记的武器制造商就三十多家,这还不算那些没有登记的铳匠……
就是自己赶着驴车撑着小船,在民间流动着给士绅,土匪,商队修理武器的家伙。
有
给钱他们绝对有能力造出火枪。
事实上他们都带着零部件,比如枪管之类,甚至包括子弹都卖。
民间火药制造一样繁荣。
这东西都是古老工艺,基本上没什么秘密可言,主要是过去的卫所也都有武器制造,明朝的卫所都是要搭配匠户,确保可以在驻地自产军火的,所以目前这种技术水平的军火,真的就是个放开不放开的问题,只要放开自由制造,剩下就必然是民间武器泛滥。
所以现在闹事的刁民们,
急了拔枪对
绝对不稀罕,毕竟民间械斗早就已经架起斑鸠铳了。
而这又造成镇压成本直线上升。
抵抗红巾军的常胜军和常捷军,地方上阻挡
逃亡的巡逻队,维持治安的民团,所有这些都是要掏银子的,浙江和苏松士绅早就没有了之前突然当家作主时候的激动,反而开始
疼当家作主的花费。
议事会为了增加税收,几乎每天都在吵架,各府为了摊派的份额问题同样争斗不休,甚至吵的火气上来,拔枪相对的事
都发生过,他们真的也很累,都快心力
瘁了,事实上这时候他们每年
的税,早就已经超过了大明皇帝统治的时候。
苏州府过去一年
两百来万石。
折银之后不到两百万两。
而去年一年为了养活常胜军,太湖巡逻队,民团,还有修棱堡,分摊吴淞水师等等加起来,苏州乡贤会算了算账,他们总共支出三百万两。
这个数字让他们欲哭无泪。
虽然他们可以用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田产安慰自己,但他们其实心里也都很清楚,保护一年确实划算,两年也可以,三年也不亏,可是四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呢?一年三百万两还不一定够,十年就是三千万两,为了保住自己的那些土地值得这样不停往这个无底
里填吗?他们又不是说没了这些土地就维持不了目前的生活了。
他们都有更好的选择。
哪怕不是苏州那些纺织业主,苏松士绅们也不缺赚钱的生意。
海外贸易,印刷出版,可不要小看出版业,倭国从大明进
的商品里面书籍排第三,仅次于纺织品和蔗糖。
军火制造。
钟表。
……
他们真的都不靠土地。
相反这三千万两如果在这十年里投
工商业,可以给他们带来多少利润?
都是生意
,都是会算账的,之前他们就已经咬着牙在撑着,毕竟他们还有皇帝,还能借着皇帝的旗号,拉来别的地方支援,借此减少自己负担,可皇帝却突然叛逃了,这已经让他们有点心灰意冷。
而舟山的舰队成了压垮他们抵抗意志的最后一根稻
。
如果不投降,那么他们必须在目前这些投
的基础上,再投
几乎同样巨额的资金来保护海岸。
保护海上贸易。
……
赶紧拉倒吧!
这无底
真的填不满!
当然,投降归投降,一个好的卖价还是要争取一下。
不过现在来看,杨丰还是很好说话,实际上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那个劳工保护法。
这东西是他们最不能接受的。
既然杨丰承诺他们那里可以不施行就好办了。
当然,都是聪明
,他们也知道没这么简单,就算不施行,一些条款也避免不了的,比如童工问题,这个肯定别想了,因为民兵化改造的重要一条,就是十二岁前的义务教育,这个属于强制
的。另外民兵化改造的结果,是民兵们有各种保障,比如低价的医疗,尤其是有了组织,以后监工们想拿鞭子抽,估计可能
就不大了。
小心
家民兵围殴。
总之杨丰承诺是承诺了,但以后想继续像现在一样快乐压榨也不可能了。
不得不说这一点真是很让
无奈……
其实申阁老都觉得杨丰简直莫名其妙,难道那些小孩不能
活?苏松纺织厂里八岁的小孩一样
活,两三个小孩就顶一个成年
,可两三个小孩的工钱加起来也就成年
的一半。
便宜,好用,还格外听话,还吃的少,真的拥有无数优点。
再说穷
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赚钱也是减少家庭负担,就像那些老太太为了减少家庭负担,主动出去要饭一样。
过去难道就不是这样了?
过去小孩跟着
活是必然的,同样穷
家冬天粮食不够,老
小孩一起出去要饭也是正常的。
杨丰这么搞纯粹违背经济规律。
为了他那个
民如子的虚名,一点不顾经济规律,总是胡搞八搞,搞得大家都很心烦。
还是年轻啊!
刚刚又给自己修了一座新园子的申阁老,忍不住暗自腹诽着。
剩下就是税收问题,这个杨丰直接甩给他们一份新的税法,单纯按照税法以后以苏松为例,
的税其实和过去差不多,但过去基本上都是土地税,而这本税法与土地无关,全都是工商业税。
当然,他们也不关心土地税。
都分田地了,他们还管什么土地税啊,又不是自己的土地了。
总得来说税很高,但也很公平,因为红巾军控制区的私营企业主,也是要
这些税的,所以在税收上杨丰并没有特意针对他们,唯一不同的,就是那些关卡的税收,但这个理论上是双向的,谁过都得
。杨丰事实上就是把这个东西当增值税,反正这个时代他也没法收增值税,而关卡的税收是过去始终存在,他继续收也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
红巾军控制区的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本来就不会向苏松浙江出售他们的产品。
后者成本低,怎么可能买他们的产品。
而苏松是要靠对外销售的,他们本来就是面向整个国家的。
最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