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主……
救世主需要一点时间。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苏州城内的混战没有持续太久,毕竟有那些耆老在手,而且苏州本地士绅实际上也不能说投降的意志就很坚定……
投降是无奈的选择啊!
如果不是确信打不过杨丰,他们怎么可能选择投降。
投降之后田地没有了,政治权力没有了,军权没有了,还要
税,还不能尽
压榨工
,还得防着杨丰搞整肃,这一点不得不防,这个家伙也不是说真的言而有信的。投降只是保证了大多数士绅可以幸免,但事后他总是还要清理掉一部分的,而苏松士绅们,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肯定不是这一部分之一,万一真是被清理的,那时候可就连反抗能力都没了。
可以说投降后得战战兢兢生活,还得老老实实做
!
哪比得上现在自己就是地方的主宰?
但问题是打不过啊,不投降最后命都保不住,所以只能选择投降,可现在一看这军心可用啊!
兵变的确很可怕。
可这种可怕也意味着这里有数量众多不肯投降,可以为抵抗红巾军而血战到底的。
这样算算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苏州城的士绅们,也多少有些动摇了,甚至议事会的部分耆老也开始支持李思诚等
,之前议事会可是在吵架,吵架就肯定意味着有不少不同意,现在这场兵变无疑增强了他们的抵抗之心。当然,主要也是被血淋淋的现实吓的,议事堂前那些耆老的死尸,已经告诉他们不合作的后果,既然已经没有选择,那自然是保命第一。
他们出面开始劝说,要求各军停止
战,毕竟大家只是政见分歧,这样继续打下去最后免不了两败俱伤。
先停战。
至于以后的事
,可以坐下来慢慢商议。
最终到天亮时候各军基本上停火,这样打下去的确两败俱伤,无论什么目的都还是尽量别打了,但只是停火而已,支持投降的,不支持投降的,在城内分区对峙,同样几个城门也被不同立场的占据。
尤其是某些特殊
群,他们也趁机占据了一块城区,通过抢劫军火铺子和缴械民团也正式组建自己的武装。
此前他们没有武装,那些士绅也知道他们是什么货色。
当年在福建可是差点把整个福建给毁了。
所以无论民团还是常胜军,都不要他们,甚至禁止他们持有军火,但现在他们终于解锁封印。
然后蕃兵也占据一块。
阿三们终于实现了他们在天堂落脚的第一步。
甚至那些湖广兵,也在城内原本的湖广江西还有北方商
支持下,控制了部分城区,那些商
还给他们补充了部分士兵。
毕竟这些商
也是从弘光朝过来的。
而且在这里做生意的北方
,也都是北方士绅手下,而且都是那些和东林系勾勾搭搭的北方士绅手下,他们本来就是靠着这个关系,在这一带经商并获得地方士绅帮助的,这也是过去一大堆北方官员,甘愿给东林党冲锋陷阵的原因,背后就是这种商业合作。
他们当然支持这里抵抗。
这段时间北方也在全力备战,等待冬天的大战。
如果这时候南方打起来,那他们也就不用担心南方红巾军北上了。
单纯抵挡北方红巾军,他们还是有信心的,但如果南北夹击他们真的撑不住啊。
就这样苏州城被分割的恍如军阀割据般,各方武装在城内堆起街垒,各方控制下的城堡大炮互相瞄准,城内
兵开始抢劫……
不能说抢劫。
而是在城内找那些富户要军饷。
支持抵抗就要掏军饷,不支持抵抗就是逆党。
对于逆党自然是抄家了,甚至连水灵灵的小美
都抄走。
倒是苏州城外围各堡都支持投降,主要是那些士兵支持,他们得到消息后迅速
迫将领表态,然后占据各处棱堡,封锁苏州向外通道,要求苏州城内叛军立刻
出耆老。甚至最近几个棱堡都已经将大炮瞄准城墙,这些棱堡本来就是和城墙互相支撑,只不过因为建设速度问题,只有八个棱堡建成,都是四角的小型棱堡。
基本上都在苏州城西,其主要用途就是阻挡红巾军的跨太湖登陆。
而同样也在这一天,得知消息的无锡,平望,江
三大要塞全都宣布暂时停止接受苏松议事会的命令。
主要是各地乡贤会支持投降。
毕竟耆老们的意思,其实也是各地乡贤会的意思。
总之苏松就这样,在这混
的一天一夜里,迅速形成了外围包围苏州,苏州城内分区对峙的局势。
城市太大了也不好,尤其是苏州这种水网城市,一旦堆起街垒封锁桥梁就真的一块块隔断了。
同一天松江乡贤会宣布暂时停止接受苏松议事会命令。
嘉兴乡贤会派遣民团突然北上,到达平望要塞接受平望要塞守备黄承玄的指挥……
事实上防止再出现叛
。
“
,真
啊!”
杨丰昂然漫步一片狼藉的苏州街
。
盛世烟花被一脚踏碎了。
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正从一座园林走出,手中抬着一个个箱子,后面跟着个欲哭无泪的老乡贤,还在强颜欢笑着送别这些刚刚勒索他钱财的士兵,带队的军官笑着走出,后面还用轿子抬着个小美
。
赠送!
当然是老乡贤赠送的。
而原本河面上的画舫已经被
兵占据,一个个在那里很不文雅的喝酒。
原本琴棋书画的佳丽,强颜欢笑的坐在一个军官怀里,原本卖艺不卖身的清倌
也只好任凭他的无礼。
这兵荒马
的年
。
连清倌
都不让
家好好做!
这可不是那些士子军官……
实际上士子军官早就已经控制不了部下,过去是因为他们代表议事会,而议事会是发钱的,那些武夫出身的中下级军官当然听他们的,但现在议事会耆老都被杀的像狗了,谁还会听他们的命令。各军都已经成了中下级军官说了算,甚至不少士子军官,都因为立场问题被士兵打死,所以在仅仅一天时间里,粗坯们就完成了夺权。
现在各支军队多数都是这样的军官控制,就算有士子军官控制,那也是那种真正文武兼备,有足够才能的。
这都是必然结果。
秩序社会里的一切在秩序崩溃后都必然崩溃,不能指望秩序崩溃了,大家还都遵守过去的规矩。
巡逻的士兵扛着火枪在街上游
,不时砸开店铺的门。
助饷。
当然是助饷了。
支持投降的常胜军要助饷,反对投降的叛军也要助饷。
至于助饷多少,这个全看砸开门的士兵心
,伺候好了还好说,伺候不好连你
儿也助走!可怜那些倒霉的商
,不得不卑躬屈膝的伺候着这些原本被他们鄙视的丘八,不时有伺候不好的,在后者枪托下惨叫着。
当武夫们解除封印后,原本享受着他们保护,在他们后面锦衣玉食的家伙们全都现出原形,成了一群待宰的猪羊,路边居然还挂着一个老乡贤,周围一个军官在朝围观百姓宣布,因为这个老家伙不肯助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