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末中兴大帝 > 第二百三十七章 郁闷

第二百三十七章 郁闷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怒气冲冲回到府邸,豪格告诉管家,不准任何打扰,接着径直去了卧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四年之前,父皇皇太极突然病逝,没有留下遗嘱,皇位的争夺瞬间在朝中展开,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正黄旗、镶黄旗骁将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鳌拜、谭泰等,相继对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表示了支持,满八旗之中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以及豪格自己掌控的正蓝旗,都是支持他豪格的,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豪格,风光无限,眼看着就要成为大清国的皇帝了。

可惜的是,皇太极并未立长子豪格为皇位继承,这是豪格最大的短板,也给了早就觊觎皇位的多尔衮最大的机会。

多尔衮的力量不弱于豪格,正白旗与镶白旗是满八旗之中最为骁勇的,立下的战功也是最多的,多尔衮在满权贵之中的影响力巨大,何况多尔衮曾经得到努尔哈赤的青睐,其当年甚至有资格与皇太极竞争汗位。

豪格与多尔衮的皇位之争,很快公开化,双方互不相让,隐隐有了兵戎相见的势,谁都知道,满八旗一旦分裂,大清国必定会彻底坠渊之中去,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多年的辛苦拼搏,势必化为灰烬,大清国不仅会失去与大明王朝抗衡的资本,还可能在蒙古部落以及大明王朝的夹击之下彻底灭亡。

为了大清国的未来,满权贵以及正黄旗的诸多骁将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他们提出,必须要立皇太极的儿子为皇位基础,否则就是兵戎相见,如此况之下,满权贵集团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册立皇太极的八子福临继承皇位,成为大清国的皇帝,此刻的福临仅仅六岁。

经过各方的妥协,济尔哈朗成为第一摄政王,多尔衮成为第二摄政王。

当初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豪格,被满权贵抛弃了。

福临继承了皇位,成为大清国的皇帝,正黄旗与镶黄旗不可能继续无条件支持豪格,他们更不可能让大清国彻底分裂,代善年级大了,轻易不会过问朝政,既然大清国有了皇帝,代善也不可能继续力挺豪格了,济尔哈朗就更不用说了。

多尔衮虽然没有能够成为皇帝,但成为了大清国的摄政王。

豪格作战勇猛,立下了很多的战功,但其缺陷也非常明显,脾气躁,冲动,智谋不足,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没有多少脑,算得上是莽汉,这样的,若是成为了大清国的皇帝,对于满权贵来说,并非是好事,对于大清国来说,更不是福音。

接下来局势的发展,出乎了所有的预料,镶白旗旗主、豫亲王多铎毫不犹豫的支持多尔衮,武英郡王阿济格也无条件支持多尔衮,这三个亲兄弟联合起来,成为朝中其他无法抗衡的力量,第一摄政王济尔哈朗急流勇退,将权力拱手给了多尔衮,年岁已大的代善,压根不管这件事,正黄旗与镶黄旗的骁将,眼睛里面看着的是新登基的皇帝福临,他们听从皇太后的劝告,对多尔衮采取了避让的态度。

很短时间之内,多尔衮就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决定朝中的一切事宜了。

这个时候,豪格已经没有资格与多尔衮叫板。

掌握了朝中权力的多尔衮,没有忘记过往的事,将矛对准了豪格。

三年前,豪格喝醉酒了,在府邸里面骂了多尔衮,这本不是多大的事,但多尔衮揪住了不放,上奏朝廷,朝廷商议之后,决定削去豪格的爵位,豪格肃亲王的爵位不存在了,好在满权贵之中还是有支持与同豪格之,他们保留了豪格正蓝旗旗主的位置。

严格说起来,满八旗旗主之位,比亲王的位置重要,因为旗主直接掌握了军队。

多尔衮也不敢做的过分,豪格只是骂了他,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被剥夺旗主之位,要知道旗主之位轻易不会调整,除非是犯下了谋逆的罪行。

因为豪格依旧是正蓝旗旗主,所以外界称呼的时候,依旧尊称为亲王殿下。

此次关作战,豪格抓住了机会,率领麾下的正蓝旗军士参与其中,憋了很长时间的豪格,拼命也会抓住难得的机会,立下大功,为自己正名,正蓝旗的诸多将士,同样憋了一劲,他们不仅仅要立下战功,还要通过此次作战,获取到更多的钱财。

一片石之战,主要参战的是正白旗与镶白旗军士,豪格与正蓝旗军士被摆在了一边,成为了预备队,八旗军关,进京城之后,追击李自成会和大顺军的战斗,多铎与阿济格承担了,豪格再次做壁上观。

吴桥之战,八旗军惨败,蒙八旗固山额真觉罗哈纳阵亡,汉八旗固山额真石廷柱阵亡,如此的惨败,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应该要承担责任,可惜的是,尽管不少满权贵与蒙古权贵前往武英殿,准备大闹一番,却被多尔衮与多铎联手镇住了。

那一次在武英殿,豪格看见了多尔衮恨不得吃的眼神,他无所谓,难不成多尔衮吃了败仗,还能够惩戒他这个正蓝旗的旗主吗。

豪格还是想的太简单,多尔衮略施计谋,就让他这个正蓝旗的旗主坠渊。

的朝会,多尔衮在武英殿当众宣布,豪格、叶臣率领正红旗五千将士,前往景州等地驻扎,监控山东以及南直隶等地明军的动向,豪格麾下的正蓝旗将士,暂由武英郡王阿济格指挥,前往山西征伐大顺军,多铎则是率领正白旗和镶白旗的主力,前往河南及陕西等地征伐,伺机彻底剿灭李自成及大顺军。

近七万汉军,也分为了三部分,其中吴三桂麾下近四万军士一分为二,吴三桂亲率其中两万跟随豪格前往景州等地驻扎,其余两万跟随阿济格前往山西征伐,孔友德、尚可喜与耿仲明三率领麾下的大军,跟随多尔衮前往河南与陕西等地征伐。

多铎与阿济格都是前去征伐,前去立功,他豪格就是驻守,多尔衮还专门提出了要求,没有朝廷的旨意,豪格不准发起对山东的进攻,免得八旗军陷两线作战的境地。

多尔衮此举,可谓是釜底抽薪,正蓝旗的将士憋了一劲,作战肯定勇猛,作战获胜之后,也能够得到大量财富,加之觊觎正蓝旗的阿济格,肯定会想方设法拉拢心,给予正蓝旗将士足够多的钱财,反过来,豪格率领的是正红旗军士,驻守景州,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家还不一定完全听从他豪格的指挥。

多尔衮的这一手,几乎将豪格完全架空了。

外面响起了脚步声,打断了豪格的思绪,怒的豪格,猛地拉开门,却看见了跟随在管家身后的叶臣。

叶臣身份同样尊贵,本就是皇太极时期十六臣之一,列为议政大臣之一,因为代善年级大了,代为襄理正红旗的诸多事宜。

叶臣作战勇猛,为正直,在满权贵之中也有着不错的威望,包括多尔衮和多铎等,都不愿意轻易得罪叶臣。

面对叶臣,豪格就是有再大的怒火,也要忍耐,他本就彻底得罪了多尔衮,如果这个时候得罪议政大臣叶臣,那就是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况且叶臣是此番驻守景州的副帅。

“原来是叶兄来了,快请进屋说话。”

豪格的脸上,勉强挤出来笑容,这个笑容比哭还要难看。

叶臣倒是没有特别关注豪格的表,他抱拳开了。

“主帅大,摄政王大专门吩咐过了,大军三之内就要开拔,我刚刚去都督府,联系了粮的事宜,都督府叫苦,说是粮本就不足,只能给大军拨付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