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末中兴大帝 > 第九十一章 漕运

第九十一章 漕运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徐州,朱慈烺有两条线路选择,一是从徐州直接进凤阳,经过滁州直达南京,二是从徐州进淮安,经过扬州和镇江,进南京。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朱慈烺毫不犹豫的选择进淮安,尽管这条路线略微的远了一些。

在朱慈烺看来,淮安的地位远远强于凤阳,虽然凤阳被誉为大明王朝的中都,明太祖朱元璋是凤阳,所以在朝廷看来,凤阳的地位很重要,强于淮安,凤阳设立了总督,驻扎有军队,其防御的力量不弱于南京,可淮安是大明漕运的集结地,漕运总督府设立在淮安,由淮安巡抚兼任漕运总督,其肩负的责任重大,北方尤其是京城粮食和诸多物资的供给,主要依托漕运,因为漕运的带动,淮安府的商贸异常发达,某些时候繁华程度超过扬州和苏州。

从一定程度上面来说,淮安是大明王朝的后勤基地,特别是在遭遇重大危险的时候。

朱慈烺异常关心漕运的况,更加关注漕运兵丁。

漕运兵丁一直都是被忽略的存在,这一万多近两万基本没有被当做军队,因为他们肩负的职责不一样,主要就是维护漕运的安全,而漕运愈来愈多的黑幕,让漕运兵丁助纣为虐,不仅仅不能够维护漕运的安全,反而借机敲诈,成为了阻碍漕运顺畅的最大毒瘤之一。

穿越的朱慈烺,因为工作的关系,曾经专门研究过明代的漕运,在他看来,漕运是大明王朝的命脉,朝廷异常重视,漕运的黑幕是全面的,涵盖到方方面面,由于漕运有着巨大的利益,在利益的诱惑之下,不管是各级的官府,还是诸多的商贾,甚至是依托漕运生存的百姓,都或多或少参与其中,而漕运兵丁不过是某些权贵从中谋取利益的一环。

漕运总督表面上看,权力很大,可以统管漕运的一切事宜,朝廷为了漕运的顺利,将南直隶江北的府州县全部归于漕运总督管辖,不过实际作的过程之中,漕运总督也会陷到权力的旋涡之中去,毕竟他的上面还有太多的官员,若是这些的利益卷到漕运之中,那么漕运总督就无可奈何了。

对于朱慈烺来说,当下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漕运依旧是生命线,他想要振兴大明王朝,想要彻底打败后金鞑子,就必须要依托漕运。

所以大规模全面的整顿漕运,势在必行。

想要解决漕运的黑幕也不复杂,抓住牛鼻子即可,那就是斩断伸向漕运的黑手,打造清廉的漕运总督府,塑造一支强悍忠心的漕运兵丁队伍。

当然,想要做到这些,也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只要是牵涉到个的利益,不管是什么事,做起来都有难度,都会有激烈的冲突,甚至是流血。

朱慈烺不怕流血,大明王朝已经病膏肓,眼看着就要轰然倒下,如果这个时候依旧优柔寡断,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那失去的就不仅仅是振兴王朝的机会,还有可能失去生命。

大队马经过徐州州城的时候没有停留,朱慈烺仅仅是在长亭见了见徐州知州侯君昭。

见面的时间不长,说不上印象的好坏,不过大队马路过徐州,留给朱慈烺的印象不是很好,徐州的流民数量多于兖州,且有部分徐州的流民前往山东兖州,这些流民不愿意留在徐州,这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

朱慈烺私下里了解过,徐州知州侯君昭,为官的声誉还不错,能力一般,崇祯二年的进士,不是东林党,不过对于东林党有好感。

朱慈烺对于南直隶的官吏持有谨慎的态度。

南直隶不同于北直隶,京城的官员基本都是掌握实际权力的,也是很容易得到重用和提拔的,南京的官吏提拔的机会少一些,毕竟南京六部和督查院的尚书、都御史都是靠边站的官员,要么是遭遇贬斥来到南京,要么就是没有多少的背景靠山,在南京混子,或者说年纪太大了,难以承受高节奏的工作强度,来到了南京,再说南京距离京城的距离太远,京城有什么异动,传到南京需要不短的时间,这也导致南直隶逐渐被排除在权力中枢之外。

不过南直隶也有自身巨大的优势,那就是经济。

南直隶是大明王朝最为富庶的地方,没有之一,南直隶的粮食产量占据了大明王朝的三分之二,其缴纳的赋税占据大明王朝的三分之一,因为富裕,所以士绅家族众多,读书更多,考中科举之比比皆是,故而在朝中做官之也是最多的。

这就令南直隶的地位变得特殊了,东林党在南直隶诞生,党争最为激烈的时候,东林党抱成团,依靠集体的力量影响朝政,甚至是左右朝政,东林党领袖张溥,一段时间能够在南京掌控京城的局势。

大明王朝的读书,尤其是南直隶的读书,喜欢议论朝政,品论足,仿佛他们若是做官了,就能够振兴大明王朝,就能够让天下太平。可惜这些读书之中的,真正做官了之后,其中的绝大部分,不仅没有能够振兴大明王朝,反而陷到党争之中,成为东林党争夺权力的工具,让大明王朝更加的衰败。

饱暖思**,南京的秦淮河,更是大明王朝最为著名的青楼所在地,秦淮八艳的名气,甚至大于很多朝中为大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官员。

如果是和平时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整顿这歪风,不过非常时刻,慢慢来肯定不行。

所以朱慈烺面对南直隶官员的时候,绝不会轻易表态。

徐州知州侯君昭,为朱慈烺准备了漕运船只。

北方战事连连,特别是李自成在西安府城称帝、率领大军进军北直隶之后,漕运就停止了,过了山东德州,过去的运河也不安全,沿途不仅有诸多匪患,也有流寇,漕运只能停下,更多的漕粮需要通过山东德州,沿途军队护送,从陆路运送到京城去。

乘坐漕运船只前往淮安府城,速度要快很多,也要轻松很多,只不过七千多的大队伍,加上后勤辎重和马匹,需要近两百艘的漕船,朱慈烺本来还担心漕运船只不一定足够,想不到侯君昭一气召集了三百艘漕船,船只足够了。

这让朱慈烺对侯君昭有了不同的看法。

七千多的队伍,在徐州州城外的码全部登船,不仅如此,侯君昭还为大军准备了五千石粮食,早就装运到漕船上面去了。

登上漕船的朱慈烺,对着身边的侯君昭开了。

“侯大,孤要感谢你,做了很好的准备,三百艘漕船,五千石粮食,足够孤前往淮安府城了,此去淮安是顺流,三天之内就能够抵达。”

“不过孤还是要提醒你,徐州境内的流民不少,务必要想办法稳住灾民和流民,稳住流民的最好办法,是拿出来粮食,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到了秋收季节,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侯君昭连忙稽首行礼。

“太子殿下的嘱托,臣记住了,臣一定竭尽全力稳住受灾的百姓和流民。”

大军终于从徐州出发,乘船前往淮安府城。

朱慈烺站立在漕船的前甲板上面,站在他身边的向祖江开了。

“太子殿下,已经查清楚了,徐州知州侯君昭大,与山东兖州知府赵家龙大是同年,我们从兖州出发之前,赵大已经给侯大写来了信函,信函的内容不是很清楚,不过从侯大的态度来看,民预测,侯大是想着追随太子殿下的。”

朱慈烺点点,这一点他同样感受到了。

“嗯,向祖江,你还有什么分析,继续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