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 > 第274章 给老朱上的第二课

第274章 给老朱上的第二课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假钞之事只剩下收尾时,陈恪便把这里的况与老朱做了汇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毕竟姜行志该如何处理,朱梓又该如何处理,这都不是他所能擅自决定的。

等了几,老朱的旨意终于到了。

姜行志斩立决,假钞模板,包括已经截留的假钞悉数带回京师。

朱梓认罪悔罪态度良好,幽禁一年,不准见外客。

之前因宫的事,被幽禁了三个月,现在直接以一年计数。

这么长时间不能离开王府,于身心将会是一个颇大的折磨。

不过就朱梓犯下的事,这已算是轻的了。

在老朱旨意到了后,陈恪当即便返回了京师。

至于朱梓所程度未流通出去的假钞做兑换之事,陈恪并未等着。

这这个事若是一能够搞定,陈恪倒是可等上一等。

关键是,谁都不知道手里拥有假钞的什么时候来兑,陈恪完全在长沙耗不起。

不说老朱旨意召他回去了,即便老朱不让他回去,他都得与老朱好生说说这个事

长沙若有事,他待着也就罢了。

现在这里也没什么事可了,他待着也不过是费时间。

陈恪离开长沙的当天,朱榑也走了。

在走之前,朱榑写了折子托陈恪转

锦衣卫也不是吃素的,朱榑在长沙待了这么久,老朱那里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都没有。

老朱那里都已经知晓况了,陈恪只是转个折子倒也算可接受范围之内。

***

回了京师的第一时间,陈恪便去见了老朱。

毕竟他是受老朱旨意出去的,回了京师的第一时间是有必要与老朱复旨的。

其实,长沙的况陈恪已提前与老朱说明,现在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因而见到陈恪老朱开的第一句话便是,道:“齐王去长沙了?”

老朱这也真是的,自己明明知道的事,还要来这么一句反问。

这种况下,他能撒谎吗?

陈恪想都没想,直接回道:“是,与臣前后脚去的。”

说着,陈恪拿出了朱榑的折子,道:“陛下,这是齐王殿下托臣转的折子。”

折子的内容写了什么,不用看都能猜想到,无非就是与老朱认错的。

折子看过,老朱把其扔在一旁,冷着脸看不出在想什么。

朱标也在旁边,陈恪也不用担心老朱没相劝。

果不其然,朱标马上便道:“父皇,老七擅离封地是不对,但他也是关心老八,兄弟这不也是父皇所希望的吗?”

老朱并不像其他皇帝那般,让自己的儿子相互竞争来平衡朝堂,也如此抉择出最优秀的。

在老朱眼里,朱标已经足够优秀了,其余有出息那最好,没出息品好些安安乐乐过一辈子也不错。

朱标出言,老朱不再说话。

朱标则给了陈恪个眼神,让陈恪也说几句。

这让他怎么说,老朱怕是从一开就没打算惩治朱榑擅离封地。

若老朱又惩治的打算,那应该在知晓此事的第一时间便派去了,嘛还要装作不知,任由此事发展下去。

既是没打算惩治,嘛还要走这套过场。

“是啊,齐王殿下着实是很关切潭王殿下的,看得出来兄弟两的感很好。”陈恪道。

他说的是事实,朱榑对朱梓是真的不错。

“是谁告知朱榑,朱梓的事的。”老朱问道。

这还用问吗?猜都猜到了。

老朱冲着陈恪询问,陈恪也只能勉强开道:“齐王殿下说过,是收了达定妃的信知晓了潭王殿下的况,这才风风火火赶过去的,幸好去的及时,不然就出大事了。”

老朱可没有想着自家儿子自焚的想法。

朱梓能逃脱一命,老朱还是很庆幸的。

“你去的不及时吗?”老朱问道。

及时啊,不仅及时,朱梓夫都是他救出来的。

他这不是想说明,朱榑去了还是帮上了些忙的。

当时的一些前因后果,陈恪早就告诉老朱了。

老朱的这个反问明显是得挨着揶揄的。

陈恪无言以对,老朱没好气地道:“哼,她倒是信她儿子。”

说的是谁,显而易见。

老朱既然只是报复陈友谅才纳的达定妃,那为何还剩下朱榑和朱梓呢?

还不是老朱本身就对达定妃有意思?

陈恪心中吐槽,自是不敢把这话当着老朱的面说的。

说着,老朱又道:“朱梓在长沙时长举办诗会,跟着他的士子不少?”

朱梓造假钞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此,陈恪在折子中不得不告知老朱。

“是,潭王殿下在这群士子中很有威望,很多愿把潭王赐的假钞主动上。”陈恪回道。

陈恪回答后,老朱并未标明态度,只抬瞅了一眼朱标。

其实老朱他自个儿都有些纠结,他儿子分藩出去,名声差孬种,他着急,有本事名声好,他也会担心。

好在,朱标这个大哥有绝对的威望。

而且,朱标有足够的能力压制他的这些兄弟们。

之后,老朱不再询问长沙的事,只接着问道:“你说就连朝廷都不能赶造宝钞,你再继续说说。”

对这个问题,老朱明显已经听进去了。

老朱既然愿听,那陈恪就上心多讲讲。

顿了一下,陈恪道:“陛下,一个国家想要强大,是需要经济以及军事两方面做支撑的,所谓兵马未动粮先行,经济是支持一场战胜能否取胜的关键,因而发展经济是至关重要之事。”

老朱是在战场中拼杀出来,如何打仗比陈恪清楚的多。

在这个问题上陈恪没有多言,转而便说到了经济上,道:“经济的发展并非是加造宝钞,宝钞只是支撑们以物易物的一个载体罢了,在市面上商品不足的时候,只能让宝钞跟着崩盘,若想维护宝钞的地位,那就必须得有计划的印刷。”

一个国家掌控着印钱的能力,可没哪个国家敢无节制的印刷。

说着,陈恪举了个例子,道:“无论打仗,亦或者是兴修水里,需要的都是粮,宝钞又不能当吃当喝的,这样说吧,比如市面上总共才只有十个馒,而打仗前却加造宝钞要买一百个馒,其结果肯定是,宝钞贬值馒涨价,但最后却只买回了十个,甚至连十个都没有。”

问题是提出来了,接下来就要解决问题了。

“还是那句话,若想解决这一问题,朝廷需要的是生产馒,而不是加印宝钞,自然想要完成这一点是极难的,现在的土地使用率还很少,另外手工业这也是盘活经济的一个必要手段,这些都需要,因而鼓励生孩子这是必须的,当然,繁衍过多也是有害的,在鼓励生孩子的同时,要给后世之君立下规则,在达到一定程度上,马上制止这一规定。”

现在改名为红薯的那玩意,正好可养活增长的

“那红薯保存的怎样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