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冠冕唐皇 > 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

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七月朔,李潼起了一个大早,丑时刚过不久便起床梳洗穿衣,准备参加月初的大朝会。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于这一天的大朝会,他也期待了好久,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想看热闹。

过去这几天,神都城里可谓异常的热闹,合宫、洛阳两县斗法,再加上一个拉偏架的左金吾卫,坊间闾里可谓是热闹纷呈,但这都是市井间的热闹,真正上层物之间如何博弈,就不为大众所知了。

为了避嫌,这几天李潼也尽量克制着不出门,没有太多的消息来源。王府佐员们一群不得志的家伙,真正够档次的场子也凑不进去,能够打听到的细节也有限,不能得窥全貌。

三王汇合行出坊门,很明显感觉到坊外那些金吾卫街徒们远不如之前那段时间的活跃。这也很正常,金吾卫虽然多势众,但洛阳坊间同样也是合宫县的主场,真要斗起来,彼此也都难占什么好处。

比如说履信坊南门处的金吾卫巡警典签直堂,早在前便被合宫县廨派衙役给强拆了,因为这属于违章建筑。

以前不闻不问是给你面子,可是现在合宫县令李敬一家都被金吾卫给抓了,脸打得太狠当然要还回去。

三王仪驾行过尊贤坊时,坊门也已经打开,里面行出许多准备上朝的官员,当然主要是杨氏子弟。比较让李潼感到意外的是,当前而行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正是杨执柔的弟弟杨执一。

眼见这一幕,李潼便勒马顿住,等到杨氏家行出门来,才对同样策马缓行的杨执一点点,笑语道:“杨郎今也要参礼?”

杨执一二十七八的年纪,除了个子有些矮,相貌并不差,很有几分世家子弟的雍容气度,只是身上穿着蛤蟆皮的官袍,看着远不如少王威风。

眼见河东王特意停下来跟他打招呼,杨执一也不敢怠慢,拨马疾行上前,假作下马姿态然后叉手说道:“让大王见笑,马齿虚长未能光耀门楣,前忝受君恩、再加左补阙职任……”

听到这话,李潼便点点,抬手轻轻一招,示意杨执一同行。

虽然绿袍蛤蟆皮是卑品官员的标志,但穿在不同身上意义也不相同。弘农杨氏海内名宗,杨执柔这一支观王房又因为与武后生母荣国夫一支的缘故而备受崇信。

杨执一以恩荫仕,解褐便任右卫亲府兵曹参军,从六品的禁军将领。但是南衙禁军将领可充仪仗却不属于常参,朝可以殿前站岗但是不能殿参礼,身份说高也高,说低也低,总之而言若一直待在禁军体系中,是不如正常朝臣那么前途广大。

补阙虽然属于七品卑职,但却是讽谏言官,前程要远比禁军基层将领远大得多,而且以供奉官得以朝参。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那就是流氓有了文化,又能揍,又能骂,绝对是属于特赏加恩。

少王热,杨执一不好拒绝,于是便并往天街行去。

前往魏国寺奉礼,恰逢尊外府家正在,得知汝阳公尊体抱恙,有心访问,毕竟缘浅,不敢冒昧登门,不知近如何?”

一路同行,李潼也是没话找话,杨执一岳父独孤卿云官居右威卫大将军,也是南衙大将。李潼在魏国寺的时候,也的确遇见独孤家家往魏国寺送钱祈福,据说是杨执一的老丈病得挺重,因有此问。

杨执一听到这话后,脸色变得有几分霾,叹息连连,随讲一讲岳父的病

但他却不知眼前这位看上去俊美清雅的少王实在不是好东西,不独藏匿了他求婚不成的逃婚小娘子,听他讲起岳父病转重,心里其实还有几分暗乐。

也不能怪李潼没有同心,生老病死、之常,再说他藏起唐家那小娘子,也是帮杨执一维持家庭和睦:你老丈都快病死了,咋还那么心大惦记着娶小老婆,有空多安慰一下你媳,伺候一下病重老不好吗?

此时听杨执一讲起他老丈恐将不寿,李潼也的确松一气。现在那位唐灵舒小娘子是光明正大回了他的王邸,虽然常并不外出,但王府上下也都有见,若被杨家打听到或是抓个正着,面子上也不太好看。

但杨执一现在家事繁忙,想来没心计较这些,就算现了也得顾忌一下老丈面子,近期不敢把事闹大。

等到这段敏感时期过去,解决掉丘神勣这个直接大威胁,杨家就算再闹,李潼也不犯怵:我就藏了,你能咋滴吧?在我家住了这么久,兴许肚子里都有了我李家的种,不通知你来随份子喝喜酒,是怕你太尴尬,你还想怎么办?

不过这些噱念之余,通过杨执一加官这一件事,李潼也下意识联想、看样子薛怀义北征大军应是高歌猛进,传回的军不错。杨执柔担任随军长史,肯定也是大得他欢心,通过给其兄弟杨执一加官来释放利好消息。

行途中他也向杨执一旁敲侧击聊起这话题,杨执一虽然不敢直言军如何,但观其言语神色,并没有那种将要死老丈的丧气,看来李潼所料不差。

对此李潼也颇感欣慰,毕竟他跟薛怀义有,这功劳水分大小且不论,薛怀义声势高涨,也能带挈着他处境有所好转,可以更加方便的借势。

这么一路闲聊,一群便抵达了天津桥。杨执一告罪一声,便去自寻同僚。三王也各自下了马,等待过桥的时候便能感受到今朝参官员们讨论的氛围很热烈。

李潼站在群中侧耳一听,果然大家讨论的都是前段时间积德坊生的事。作为始作俑者,对于大家的关注与讨论,李潼还是颇感自豪的,可惜不能向众宣告都是我撺掇的。

虽然不能明言,也不妨碍他小心肠的恶趣,想要凑近过去加官员们的讨论中,只是刚刚靠近一个讨论圈子,一些官员们便都纷纷闭嘴,只是笑着向他见礼,不在他面前讨论敏感话题,让他很是不满。

群中溜达半天,李潼便见到刚刚赶到桥南的沈佺期。沈佺期这家伙缘比他要好一些,还没下马便有好几名官员行了上去打招呼寒暄起来。

“诸位在聊些什么呢?”

李潼踱步行到几中间,沈佺期等几连忙停止议论、拱手行礼,并笑道:“我等所论乃是前省内所议,神皇陛下将要再开制选,数科并举,对朝野士流而言可谓一大嘉讯。”

听到这话,李潼不免大倒胃,难怪说诗词之类雕虫小技,实在于国无益,你们这些词臣拿着朝廷俸禄,居然一点不关心时事,让我话都不好接!

不过沈佺期接下来的话还是引起了李潼不小的兴趣:“记得大王府下也不乏旧年久守不授,今次制举也算是一个良机。若能从容准备,一试得选,授事不难。”

听到沈佺期这么说,李潼不免动起了心思。

他府佐中的确能不少,如刘幽求、张嘉贞都是正经科班出身,只是时运不济才被他网罗过来。而他也向来不觉得需要把这些常年困在王府中,帮他们谋求出路也是培养感的一种方式。

比如早前大内中的官徐氏,彼此之前有了一些默契与谊,徐氏离开仁智院后转任新职,给他带来的帮助远比待在一个小小的仁智院要大得多。

好歹也是宾主一场,曾经一锅里吃过饭,你们达了当然得记着带挈我。要不然哪天等我倒霉了,嘴一松说不定又把你们牵连回来。

沈佺期除了词臣身份之外,还担任吏部考功员外郎,有资格参与吏部铨选。从他这里得来的内幕消息,可信度自然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