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朝廷内风向都是在围绕着这场安西大捷,甚至就连改元长寿这件事都隐隐被冷落。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此,武则天也并没有流露出什么不满,甚至主动表示将改元一系列的庆典延后到新年之际、与献俘夸功的大典一并举行。毕竟她长寿与否,与时局是否安定也有着莫大的关联。
因此关于改元诸事,朝廷中也只是上了一通贺表,李潼也凑趣写了一篇《贺见老
星赋》献了上去,转又投身到忙碌的省务中去。
这忙碌也真不是说的,那是真的忙,诸司送
鸾台的奏抄文书都已经不用
力搬抬,而用牛车拉运。每天行
通堂,看到摞在墙边那高高一垛的箱笼,李潼都有一种近乎窒息的绝望感。
他还兴致勃勃要在鸾台揽权,这一看真要全揽过来,他妈的可能自己就先累死了。
往来文书之所以这么多,事关三桩大事。
第一件自然就是安西大捷中,有关功士叙论的问题。朝堂上大佬们讨论不休,但也都是集中在诸军总管与各州刺史这一级别之上。但是六品以下、包括流外各色
众,才是这场战事的参与主力,自然只能诸司分理、鸾台审察督办。
第二件则是冬集放官,唐代铨选规定,诸州选
要在冬十月毕集京师,参加吏部天官所主持的铨选试,通过之后再进行授官。虽然这件事主要负责部门是吏部,但是诸选
档案还要在鸾台审察一遍,称为过官。
这项任务有多重?去年即就是天授二年,冬集选
五万余众,选举月是从冬十月开始,一直忙到了第二年的四月份改元如意,李潼一家都除服到了长安,这才勉强搞完。
第三件就是支度计量,各州租庸并诸课出在
秋后陆续运抵神都,同时各州并在京诸司也要将一年财报
录,由尚书户部、刑部所属的比部以及鸾台进行勾检核对。
军事、
事、财政三桩大事,鸾台都需要
刻参与。饶是李潼这么不安分的
,面对这么多的事务,一时间都想不清楚该抓哪一部分的事权,也可以说是幸福的苦恼。
李潼来到鸾台第一天,就美滋滋的抓早退、搞纪律,眼下事务繁忙,自然也不好划水摸鱼。每天从早到晚的坐衙,那密密麻麻的竖排文字看下来,特别是连标点符号都没有,真的是
昏脑涨、苦不堪言。
但这忙也是分层次的,他们诸给事中、包括下面的录事、令史们诚然忙得昏天黑地,但高层们却是过得挺滋润。杨再思那个老小子,甚至请了十天假,回去娶了一个小老婆,才又满面春风的回来上班。
这一天退朝,李潼见杨再思一脸贱笑的行
官廨,便推案而起,跟着杨再思钻进了他的官厅里,准备歇一歇、透
气。
“巽郎近
用事,躬劳勤恳,过手事务也都井井有条,今
在朝,崔相公还提名夸奖,言你不作贵体自矜的姿态,真是可贵。”
杨再思笑着让书吏给李潼送来一杯茶,他则自饮酪浆,喝不惯那苦涩饮品。
“恪守职内罢了。”
李潼坐在席中,视线有些呆滞,低
看看自己握笔都快僵成
爪的手,也不因这夸奖感到开心。
杨再思见他这模样,也只是呵呵一笑,顺手打开自己案侧箱笼,开始处理自己负责的省务,先将那些文书
翻阅一遍,略显意外道:“崔相公评
论事,向来谨慎有度,归衙后本来还想欣赏巽郎美判,怎么案事竟然不见?”
李潼闻言后便横他一眼,还不是你这老家伙害的!你这家伙拍拍
回家弄小媳
,老子在鸾台没靠山,当然要被欺生!
机关衙门的道道,李潼不是没有经历过。他竟
忙碌的审批奏抄文书,结果能够呈到长官案
的却寥寥无几,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分配给他的都是杂事小事。
这一点李潼不是没有察觉,但就算是察觉到了,又能怎么办?甩手不做了?还是闹到他
面前,老子这么大才,结果净处理这些
毛蒜皮的小事!
真要这么
,他
哪怕再宠他,也得来一句不想
就滚,小事不想管,老娘位置给你好不好?
他虽然有通天的关系,但这关系也不是上下贯通,只能在一定层面发挥作用。诸给事中联合起来挤兑他,尽推给他一些杂务,这一点就连他
也不好过问。
但是上司崔元综也默许下属这么做,李潼就有点怨念了,妈的都看老子不顺眼,想要让我知难而退、自己退出鸾台?
这几天趁着他
召他进宫赐食,李潼也不是没搞小动作,诸如墨汁洒到衣袍上、或者吃饭的时候打瞌睡,总之就是让他
看看、你孙子都累成啥狗样了。
看来这么做还是有效果的,近
朝堂大事那么多,崔元综还要多嘴夸奖他两句,显然也是受到了他
的敲打。
感受到李潼满身怨念,杨再思
笑两声,直接说道:“近
省务杂多,巽郎且在厅中助笔。”
说完后,他抬手吩咐胥员将侧旁靠窗摆设坐具案几,并贴心的让
将绳床、屏风都移过去,换言之你在这里睡觉都没
管,可千万别再去你
那里装可怜了。
李潼听到这话顿时来了
神,并换一副笑脸对杨再思说道:“那卑职就多谢侍郎抬赏。”
说完后他便走到窗下,竟然真的伏案而眠。
杨再思见状也是一乐,抛开那些趋炎附势的计量,他对李潼也是颇有好感的。才
兼备、仪容俊美,已经让
不讨厌,虽然偶尔做事有些张扬,但跟武家诸王相比还是有规矩得多。
不过这年轻
虽然不乏机灵与事才,但跟武家诸王朝中经营十多年的
脉相比,还是有些稚
。
单杨再思自己所知,诸给事中投
武家王邸门下的便有三四员之多,至于更下级的官吏,他就不清楚了,但肯定是有,毕竟魏王武承嗣、建昌王武攸宁先后担任鸾台纳言数年之久,想要动用
事关系去阻挠一个新
者用事,也根本无需大费周章。
杨再思哪怕再怎么
虫上脑,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也不会赶在这样的时刻回家纳妾,也是受
警示、不想趟浑水。
但前
宰相崔元综派
他府中一通斥问,显然是受圣皇敲打然后迁怒于他,杨再思这才匆匆归衙。
背后曲隐,李潼即便不知,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他这些
子虽然被使唤得忙成一条狗,但也在等待机会反击。此刻虽然伏案假寐,但一直在听着官厅外的动静。
“禀侍郎,尚书天官昨
奏抄已经审定。”
听到一名书令史禀告声,李潼连忙睁眼坐起,举手说道:“送到此案来。”
书令史闻言便一愣,看看李潼,又看看杨再思,有些犹豫不定,杨再思虽然有些不悦,但还是点
道:“送过去罢。”
书令史将箱笼摆在李潼案侧,李潼打开箱笼便翻看文书,并说道:“相涉原抄,一并送
!”
鸾台汇总诸司文抄,小事由给事中直接署而下行,大事则翻抄
上。
虽然诸司文案诸事都有专养的楷书手,但相对而言肯定是上省水平更高,诸如钟绍京,原本就是由凤阁楷书手提拔成的主书,其
《灵飞经》更是后世习楷范本,可见三省文吏水平之高。
鸾台主官们自然不会细看下司那些鬼画符的奏抄,更何况许多事
都需要再
政事堂。正因为有着层层筛选翻抄,所以下司奏抄行文往往就不够谨慎,肯定是有错漏存在。
杨再思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