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冠冕唐皇 > 0534 组我军政,法剑不饶

0534 组我军政,法剑不饶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喜色越浓,但同时也忍不住叹息道:“贪心不足,反害命!”

这件事对他而言,真是一桩意外之喜。他也没想到,西京这些家贪吝财货,居然到了无法无天的程度。

关陇勋贵其实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而且发展百余年之久,渗透力已经非常的。哪怕是他武则天几十年如一的打压,仍然没能将关陇勋贵完全消灭掉。

李潼也没想将关陇勋贵彻底搞净,所以他的计划也是循序渐进的。此前让李湛去访问的那些家,基本是属于关陇末流,势位不高但乡资丰厚。

做事由浅,这是当然的。毕竟未来他要长期在西京发展,关中这里还没站稳脚跟,神都朝堂再因为他的行为而吵翻了天,难免要顾此失彼。

但没想到就连这些关陇末流,都敢跟他玩这些骚作,也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他正愁没有合适的理由大开杀戒,这些便主动送来把柄,正好可以顺便树立一下自己的规矩。就算是手段激进了一些,朝廷也难说出半个不字来。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东方晓之际,灞上大营再次变得热闹起来。昨天绝大多数民都已经出城营,除了防守诸营之外,分布在城郊的一些军队也得以抽调返回大营中,使得大营不再像昨天那样空旷。

李潼随便用了一些早餐,便在中军大帐里集众议事。城中闹基本已经解除,所以留守府与两县县官们也多数营参事。

诸将汇报完基本的营事军后,李潼便指了指万年县尉苏约问道:“昨吩咐的事,做妥了没有?”

苏约连忙起身道:“西京在籍勋爵留名者,合三千九百,此为永昌旧年所录。凡在城居八百六十三,确定传告者七百六十,清晨承教营者五百五十六……”

这个数字听起来似乎很多,但大唐勋赏早已泛滥,其中大部分肯定都是勋命在身。从这一点而言,这数字其实并不多,倒是反应出关中府兵崩溃的一个事实。

毕竟参加几场战事,弄个勋命实在是太简单的事了。像永昌旧年,武承嗣为了劝进,动辄组织数千上万请愿,这些往往都能得勋赏。所以渐渐的,官府都懒得再记录这些勋命,实在是不够废纸的。

不过西京已经多年不再作为政治中心,所以近年来勋赏不多。李潼接过名单翻看一下,发现营这五百多有四百多都是勋命,剩下一百多则是勋爵俱有。剩下这一百多,才是眼下长安城里真正的上层物。

当然,这些爵号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对应数量的家庭,毕竟有的家一户多爵,谁让家底子厚。

武则天就算打压关陇,那也是集中在一定层面上,只要不惹她或者没资格惹她,她也有宽宏的一面,没有必要为了区区一个爵号将一户到自己的对立面。所以这些关陇家的爵号保留,还是比较可观的。

“既然已经到了,那就召营中来吧。”

李潼随手将名单丢在一边,然后又说道。

不多久,在军士引领下,一众关陇勋贵们鱼贯而。中军大帐虽然面积颇大,但有众将在席,左右又有甲士环拱,几百进来,还是让空间略显局促。

过于拥挤的空间,也容不下众番上前拜见,所以众只是一起见礼。

李潼端坐帅案后,面无表的看着在场众,待到他们见礼完毕后,也并没有让他们座的意思,而帐内也根本就没有准备座席。

“我与诸位,或是重逢,或是初见,但眼下也非叙的良时。今营中召见,想必诸位也是不乏疑惑吧?”

听到雍王此言,在场众不免窃窃私语起来。岂止是疑惑,简直是羞愤!他们也承认,雍王如今势大难当,可对他们西京诸众,起码的礼貌该有吧?

像是站在最前方几个老者,那都是历事几朝的老臣,高宗旧臣比比皆是,哪怕如今无职居家,但毕竟资历摆在这里。眼下被雍王一纸教令召来,到现在茶米无奉,甚至基本的座席都不设置,谁心里能舒服?

其实他们当中,有一些是不想来的。可是昨民出城后,王师突然冲坊中,直接坊抓捕了十几户家,据说甚至连幼童都没有放过,也实在是过于骇听闻。

雍王话音刚落,前方便有一老者凝声道:“殿下言重了,殿下典军关克定骚,又兼领治民,臣等俱在治之民,教命即达,生死顺受,身又岂敢不应!”

李潼自然听出这老者言中暗嘲,抬手一指问道:“这一位是?”

“禀殿下,此为北平郡公段少卿,少卿嫡长讳延世,与卑职曾同伍受命。”

坐在侧席的契苾明闻言后便说道。

当着别面直接讨论其家世是有些不礼貌,不过李潼的确不认识这老者,关中水浅王八多,他也不能完全记住。不过听到这老者的儿子名叫段延世,倒是触动到他的知识点,那个段延世正是代北道大军前往神都担任南衙将领的其中一名总管。

难怪这老敢先说话,原来是朝里有

“这位北平公,言虽简,意却。教命即达,生死顺受,诸位难道应得是我私命吗?终究还是皇命所在,离都前,皇嗣殿下斧钺授我,关西付我,唯恐大任难当,所以境后也只是谨慎行事。”

说话间,李潼自席中站起来,但却并没有下帐,而是一脚踏在案上,一手扶剑冷视全场:“但却偏偏有,欺我仁恕,我规令,轻我法剑!生死顺受,若止于舌,我大军雄万,难道只是为你等舌之忠而设!”

“殿下慎言!我等西京群众,虽然困于,但却未敢有丝毫失守,绝非舌虚辞!此身爵命,概非空享,或一时闲居未能用,但皇命所征,无有不从!”

在场众,自然不乏历事者,虽然身在大帐之内,雍王姿态又是咄咄,但他们也并没有受此震慑而失于应对,雍王话音刚落,便有顿足反驳道。

“好、好得很!我至今仍驻城外,所患者正是难辨西京忠。”

李潼弯腰,从案上抓起一份籍册来指向众:“此番定西京,真是触目惊心,关中乃我唐家祖业,久不归此,竟不知已被乡贼亏空败坏至斯!居家者全无乡德可夸,皇命岂敢相征!”

“殿下此召,若只为羞辱,请恕臣等不能相应!军势虽大,亦难阻忠义发声!”

眼见在场众难耐羞辱,纷纷怒形于色,李潼冷笑一声,他将手中那籍卷抽出一份来,甩在那北平公段某面前,并说道:“北平公若知文墨事,能否代我稍诵此卷?”

那老者闻言后,更是气得胸气翻腾,昂首道:“臣老眼昏花,中气溃弱,恐不识认!”

“平阳公,那就请你来罢!”

被堵了一记,李潼心里略显郁闷,一样的手段,武攸宜就能诈出一桩机密,这老家伙居然不给自己面子。

武攸宜闻言后忙不迭捞起那份籍卷,大声诵读起来,内容自然是西京那些涉事家盗窃官库的供词。

听到武攸宜诵读的内容后,在场众无不神惊变,特别前方几听得更加真切,刚才拒绝诵读的那个北平公更是劈手抢过武攸宜手中籍卷,细细一览,然后便抬道:“这、这是真是假?”

“那请问北平公,我所掌斧钺是真是假?忠你自言之,真假你又疑之,老贼能知敬畏?”

李潼闻言后将脸一拉,随手一指其说道:“剥了这老贼冠带,察其有无罪牵扯,一同罪论刑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