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枭途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尽管放马过来(求订阅!)

第三百一十六章 尽管放马过来(求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嗣和呼延庆代表辽东与种师中办理了燕京割事宜。

辽东净利落脆的完成了燕地的割,将燕云十六州完完整整的给了大宋。

曾有劝蔡仍将燕云的防御工事坏掉,将燕云的财富掠夺一空。

不过——

这个建议被蔡仍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因为蔡仍始终坚信,自己一定还会回来的!

赵良嗣、呼延庆等最后留守在燕京的辽东员撤离了之后,太师、领枢密院事、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使童贯和少傅、镇海节度使、河北河东路宣抚副使蔡攸,率领宋军主力高举旌纛,鸣鼓吹笙,浩浩,来到燕京城下。

燕京城里的民众,手捧香火,迎导宋军前行,并高声欢呼道:“契丹既灭,辽东东去,王师城,复见天。”

燕京城里,相互庆贺,家家兴高采烈。

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终于实现了宋朝皇帝的百年梦想。

赵佶下诏书,举办盛典,普天同庆,以告上天、祖宗。

大宋进庆祝阶段。

不过——

童贯城时曾发生过一件小事,似乎有不详的意味。

当时,已有一小部分宋军驻燕京。

第二天,童贯、蔡攸等宣抚司马,以及王安中、詹度等燕山府官员,才开始向燕京挺进。

为了安全起见,童贯令郭药师率领常胜军担任先锋,走在最前边。

城中宋军望见常胜军朝燕京而来,以为是金兵或是辽国余孽趁机来抢夺燕京——这也不怨燕京城中的宋军误会,因为常胜军仍然穿左纫军服(辽国的军服,也就是胡服),没换穿宋军的军服,因此很像是辽军和金军。

于是,宋军弃城而逃,飞狗跳。

郭药师赶紧派前去说明,这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这件事,也说明了宋军中弥漫着一种对辽军和金军的恐惧心理。

不过不管怎么说,童贯和蔡攸都带大军进燕京城了,这意味着燕地彻底收复了。

然而——

还没等童贯、蔡攸等庆祝燕地收复,金使就来了。

金国这次派来的使节是撒卢母和高庆裔。

他们是奉完颜阿骨打之命来将当初宋金签订的合约的副本给燕京、河北、河东宣抚司的。

看见这份合约,童贯、蔡攸等就是一阵疼。

按照这份合约的约定,燕地官员的钱物,燕地的奚、契丹、渤海等族,还有平、营、滦三州都是金国的,另外燕地的赋税也是金国的,还有之前谈好的岁币,也必须如数给金国。

这些都是当初两国说好的。

再者说,没有金军出兵威胁,没有完颜阿骨打派使联合西夏、高丽,蔡仍也不可能将燕云给大宋,这是抹杀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大金的十五万大军可还在松亭关和榆关外,如果不让大金满意,金军明天可能就会攻打松亭关和榆关,然后南下。

之前白沟、良乡那两场大败仗,已经让宋军从上到下都畏惧辽军,而金军还是一败再败辽军的强大存在,更是宋军将士不敢惹的。

所以,自童贯以下,全都不想跟金军发生冲突。

基于此,童贯等一商量,最终决定履行之前签订的条约。

当然,也不是完全按照之前所约定的给付。

例如,燕地官员的钱物,就不能给金国——燕地的官员,大部分跟蔡仍走了,一小部分投降大宋了,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方便剥夺他们的财物给金国。

所以,这部分只能是折现。

奚、契丹、渤海等族本就不是汉,童贯等正愁怎么处理他们,既然愿意要,索就全都给好了。

平、滦、营三州目前还在原辽国平州路副节度使张觉手中,因此也完全可以推出去。

燕地的赋税和岁币也都是钱的问题,给。

总之,按照赵佶的指示,钱能解决的问题,对于他们大宋而言就全都不是问题。

见赵宋君臣这么好说话,金使提出了一条让赵宋君臣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的条件——索要常胜军。

当初,宋金约定,将松亭关、榆关以外的民户全都划归金国所有。

常胜军的骨,也就是自郭药师以下的八千余,原来都是辽东(即原辽东京的),因此,依照盟约,全都应该遣返回去。

童贯对于金的这个无理要求,非常气愤。

童贯对左右说:“常胜军与郭药师早就归降我朝,都已按功授官,这怎能遣返呢?”

可赵宋上下又都惧怕金南下,不敢得罪金

最后,点检文字李宗振向童贯提出一个建议:“是不是可以用燕来代替常胜军?如果可行,那么不仅常胜军仍然是我之军队,而且,又可得到燕民的田产给常胜军自己经营,不用国家再调拨钱粮来养常胜军,此一举而两得也。”

童贯等听后,觉得这个建议不错,遂立即写成奏章,申奏朝廷。

接到童贯的奏报之后,赵佶立即召集王黼等大臣紧急会商。

最后,赵佶君臣一致同意宣抚司提出的用燕代替常胜军的办法。

接到赵佶的指示之后,童贯派马扩去与金涉。

这次之所以来敲诈大宋,除了确实是想从大宋捞些好处以外,还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金气他们出动了十五万大军,又奔走相联各方势力,结果好处全都被大宋得了。第二个原因,金气,大宋没有按照约定攻打燕云,让蔡仍暗度陈仓攻占了高丽,并自立辽东王,威胁他们大金。

不过——

目前,大金既要捉耶律延禧,防止辽国死灰复燃,又要捉已经建国了的萧(萧逃出燕云之后,回到溪族故地,自立为王),还要密切关注朝鲜半岛的形势,实是没有力跟大宋开战。

所以,尽管金很恨大宋,但也只能是见好就收。

因此,金很快就同意了宣抚司提出的折中办法,也就是用燕抵常胜军。

(其实是原辽臣)很快就统计出,燕京所辖州县境内家产在一百五十贯以上的家有三万余户,就用这三万余户抵常胜军。

燕地的富户们听说金要将他们迁往金国,都很不愿——金国地处关外,属于穷乡僻壤,而且路途又艰难遥远。而他们之所以没跟蔡仍去高丽,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有很重的乡土不愿意离开燕云。结果,到来,他们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

不久,宋军便配合金组织(其实就是押送)燕地的富户们撤出燕地。

燕地因此一片怨声载道。

见状,对燕解释说:“将你们东迁,并非我们本意,是宋朝提出的建议,他们想留下常胜军,而且要利用你们的田宅来供养常胜军。”

听了金的解释,那些失去家业和故园的燕,对大宋莫不心生怨恨……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