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走出香江 > 第277章 简单粗暴的宣传

第277章 简单粗暴的宣传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哇,靓啊……”陈畅惊叫了一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聚会结束的比较早,后来也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也能少一些尴尬。苏峻衡与朗德一起走的,而杨秉政与魏咸一同离开了。

如此,就剩下了蔡致良与陈畅。

蔡致良回看了一眼,觉得有些熟悉,再一看时才发现是郑慧赟,随举手示意。

“你认识啊?”陈畅眼看着蔡致良打招呼,叹了一气。

蔡致良转正陈畅的身子,道:“你可以走了。”

“那我刚才说的角色别忘了,就是一个小角色,对你来说也不值一提的。”陈畅临走前,又叮嘱了一声。

陈畅缠住蔡致良的原因,便是为了电影中的角色。至于什么电影都无所谓,只要能露脸的角色就可以,估计是把妹用的。

蔡致良自然是推脱了,道:“凭你陈大少的面子,随便找个剧组还不容易。”

“所以来找你啊,反正也不差这么一个小配角,就这么说定了。”陈畅一踩油门,拉风的跑车便窜了出去。

等郑慧赟近前,蔡致良问道:“一个?”

“嗯,酒吧坐了会,你这是……结束了?”

帕塔开着车缓缓靠近,蔡致良拉开车门,道:“上车吧。”

郑慧赟没有拒绝,弯腰坐了进去,而蔡致良绕向另一个方向。关好车门,蔡致良道:“上周从欧洲带回来一批上好的拉菲,去喝一杯?”

“好啊。”郑慧赟眼睛一瞥,笑道,“不过,我只喝82年的。”

“86年的也不错。”

………………………………………………………

第二天,蔡致良在自己办公室见到了陈强,想起前几天曹锦岭所说的胃不好,问道:“胃病好些了吗?”

“例行检查,没什么毛病。”陈强不以为意,接着道:“玉朗国际跟我们之前预计的不太一样。”

蔡致良道:“昨天我遇见朗德,听他说了一些,按原来的计划继续收购就是了。”

陈强拿出一份报纸,递给蔡致良,道:“你看看这个。”

蔡致良接过来一看,是一篇关于玉朗国际的新闻,名字叫《我们的同行》,主要内容是玉郎国际下的一份金融报纸,从创刊到停刊,一共72天,创下了港城报纸最短寿命的纪录。

“这不正好,看了这个消息,那些东的风应该会有所松动吧。”

“恰恰相反。”陈强苦笑道:“为了重振玉郎国际,似是有意出售其所持有的《天天报》七成的份。这些东反而观望起来,认为玉朗国际有可能变好,更有甚者,还等着出售《天天报》之后的分红。”

天天报是目前销量仅次于东方报的,港城第二大报,是玉郎国际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陈强去年曾经寻求收购,却被拒绝了。不过,玉郎国际的核心资产从来都是漫画,而不是天天报。

蔡致良一听这个消息,道:“那就暂缓对玉郎国际的收购,全力收购天天报。”

陈强与蔡致良去年时候的目的,便是收购天天报,只是被拒绝之后,眼看着玉郎国际跌,才有了对玉郎国际的收购。而且,天天报与明秀报侧重点不同,可以形成良互补。

“我和老鲍商量过,不同意暂缓,而是两边同时进行。我们不清楚对玉郎国际的收购,是否已经惊动黄玉朗。万一是缓兵之计,我们到时就被动了。”陈强现在有些财大气粗的样子,不愿意做选择题,而是要一并解决,道:“只是如此一来,资金方面难免紧张,还需要你这边协调一下,大概需要5000万。”

“这你放心,我上个月就让天行着手准备了。”蔡致良没有如同对郑一鸣一般拒绝,随即问道:“漫画不同于现如今的明秀报,如果收购成功,你有合适的选来管理吗?”

陈强道:“玉郎国际不缺漫画才,如今盈利倒退,业绩不佳,主因是经营不善。所以收购成功之后,我建议由李桂龙负责营运,然后从玉郎国际挑选专业才,负责漫画内容,如此也不会引起剧烈动,还可以保证短时间内开始盈利。在这方面,马荣成,邱福龙都是潜在的选,是玉郎国际的元老,却又出身上官小宝门下,与黄玉郎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密切。”

马荣成和邱福龙,蔡致良都是听说过的,尤其是马荣成,最近几年以《中华英雄》风靡全港,曾经创下了一期销售20万本的佳绩。

“可以,就按照你说的办吧。”蔡致良认同陈强的安排,道,“收购之后,将两家报社也做一个整合,该合并的,该撤销的,你也拟个计划。”

玉郎国际的主业虽然是漫画,但是自八十年代以来,也收购了多家杂志报刊,比如刚刚停刊的金融报。而自去年灾以来,明秀报社已经陆续收购了7家报纸,这还不包括龙腾周刊和明秀周刊,有的在赚,有的在亏,以至于蔡致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陈强。如此一来,玉郎国际和明秀报社旗下的报纸,便存在明显的业务重叠。

“不能这么看,有些报纸作为明秀报的补充,虽然亏本,但是在明秀报获得了盈利,我认为还是应该保留。不过,一定的整合还是必要的。天天报是销量排第二的报纸,玉郎电视是港城排第二的电视娱乐周刊,能够极大地弥补明秀报社报纸种类的不足。”陈强不愿在此多做纠缠,转而道:“阿良,明秀周刊自创办以来,销量一直不佳,老鲍不好意思过来问你,只能由我来跑一趟了。”

“还是亏损吗?”创刊不过半年的期刊,亏损是大概率的,蔡致良一直以来也没有怎么过问。

陈强道:“唉……周刊不像报纸,成本要高的多,但是由于销量上不去,客户更愿意在明秀报上面打广告。”

“我的办法,你都见识过了,一个是吸引眼球的事件,世界这么大,应该是不难找的,况且周刊的时效没有报纸那么强;另一个是在电影中打广告,你可以找赵硕商量一下。”蔡致良也不是营销天才,当时也只是因势利导,只是现在没有这么多功夫了。再说了,也不能什么事都找来他解决。

陈强摇摇,道:“都试过了,只是效果不明显。”

“那我建议你去调查一下,大多数都喜欢看什么,或者说想了解什么,才好对症下药。也可以参考一下美国商业周刊、财富,这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杂志,研究一下这些杂志为何如此成功。”

蔡致良又道:“我就两点建议,一是简单易懂,可以为大多数接受;而是要有……有特色……”

一时间,蔡致良不是道改用什么词来形容。

“特色?”简单易懂肯定是不难理解的,特色就比较丰富了。

“东西方的思维方式还是有差异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他说西,我们就说东。总之,你找研究一下,对于同一事件如何解读比较符合东方的思维。”

这下,陈强就更糊涂了,只得道:“我回跟老鲍商量一下。不过,这半年来,他一直在收集和统计各大公司和东的信息,年底出相关排名也会更详细,不像去年那么仓促。”

“这将是明秀周刊的基本盘。”蔡致良点点,道:“只要能够形成类似时代周刊、福克斯这样的品牌效应,就足以维持明秀周刊屹立不倒了。”

陈强叹道;“还得等到年底,着急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