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点地靠近红月要塞。
原本只能模模糊糊看到一点影子的要塞,现在渐渐凝聚出清晰的实体。
刚才在用望远镜对红月要塞进行首次观察时,因距离还太原的缘故,所以绪方看得还不是很清楚。
在离红月要塞越来越近后,绪方终于渐渐看清了红月要塞的具体模样,以及其周边的环境。
红月要塞依河而建。
其周边有条“几”字型的河流流经,河流的河道很宽,河水很湍急,在这样的大冷天里也不会结冰。
而红月要塞就建于这个“几”字的里
。
举个形象的例子——红月要塞和从它旁边流过的河流刚好可以构成一个“凡”字。
河流就是“凡”字中的“几”,而红月要塞就是“凡”字里
的“丶”。
要塞三面临河,绪方他们现在就是在靠近没有临近河流的那面围墙。
没有临河的那面围墙有着扇巨大的大门。
围墙也好,门也罢,统统都是木制的。
在又靠近了红月要塞一些、能够更清楚地看清红月要塞的模样后,绪方惊奇地发现——红月要塞竟是双城墙的结构。
有一道外城墙,而外城墙的内部还有一道内城墙。
内城墙的高度要比外城墙高上一些。
据绪方的目测,外城墙的高度在4.5米左右。
而内城墙的高度则在5.5米左右。
这种双城墙的结构有2大好处。
一:进攻方得连续攻
两道城墙才能拿下这座要塞。
二:防御方可以通过两面城墙展开立体打击。负责近战的士兵站在外城墙上迎敌,弓箭手、火枪手等负责远攻的士兵则站在比外城墙更高的内城墙上,对来袭的敌
进行俯
。
除了是双城墙结构之外,红月要塞还有一个很令
瞩目的特点。
“呐。”阿町偏转过
,朝身旁的绪方低声说道,“这红月要塞的围墙怎么这么奇怪呀?凹凹凸凸的。”
“啊……对、对呀,是很奇怪……”绪方随意说了些什么,将阿町敷衍了过去后,继续用错愕的目光打量着红月要塞那凹凹凸凸的城墙。
没见过世面的阿町认不出这种城墙。
但身为穿越客的绪方倒是认得的。
绪方曾在某本书籍上看过对这种堡垒的介绍。
这种样式的围墙,是某种大名鼎鼎的堡垒的重要特色。
“棱堡……”绪方用只有至极才能听清的音量低声呢喃道。
棱堡——在西方用上火器后,应运而成出来的大杀器。
在火药与火器传
西方,西方进
火器时代后,城市攻防战进
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接下来的一个短暂时期是进攻方的黄金年代。
老式的要塞,根本防御不了火器这种新型的武器。
一个接一个的要塞屈服于大炮的威力。
但西方
也不是笨蛋。
不过半个世纪一种新型的城防体系——棱堡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了。
所谓的棱堡,其实质就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
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
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防守方可以使用
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简单来说,就是进攻方不论向哪里进攻,都会遭到2到3个,甚至更多方向的同时打击。
在棱堡诞生后,西方重新回到了“守城方占尽便宜,进攻方吃尽苦
”的时代。
棱堡再加上足够数量的士兵与武器——完全能抵御数倍乃至10倍以上的敌
的进攻。
此时此刻,绪方隐约看到不论是外城墙上,还是内城墙上,都有不少
影在晃动——这些
影应该就是负责站在围墙上塞外警戒的警戒
员了。
围墙上的警戒
员已经发现了绪方他们,道道
影正快速晃动着。
在又靠近了要塞一段距离后,走在前
的艾素玛高声朝外城墙上的警戒
员喊了些什么。
随后,外城墙上的警戒
员也用绪方听不懂的阿伊努语回应了几句话。
随后,绪方便看见要塞的大门被缓缓打开。
要塞的周边没有护城河,但红月要塞的大门却是那种极具欧洲风格的吊桥式的大门。
奇拿村的中的绝大部分村民,都是没有进过红月要塞的。
所以绪方、阿町也好,奇拿村的村民们也罢,在顺着
开的大门缓缓进
红月要塞后,便纷纷高频率地转动着脑袋,打量着四周。
在队伍刚进
要塞时,不少身穿他们红月要塞标志
的大红色服饰的警戒
员手持各式武器围拢上来。
走在队伍前
的艾素玛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后,这些警戒
员便立即让开,分出了一条供绪方他们通行的小路。
穿过外城墙的大门后,绪方放眼向周围望去——周围其实没有什么好看的。
内城墙与外城墙之间几乎什么也没有,就只看到一些手持武器的
在两道城墙之间往来。
内城墙与外城墙之间相隔约莫15-20米。
内城墙与外城墙一样,都是棱堡式的围墙。
在绪方他们穿过外城墙的大门后,内城墙的大门也紧接着打开。
在又穿过了内城墙的大门后,绪方他们才总算是真正进
到红月要塞之中。
穿过内城墙的大门后,向周围望去,能看到一座座充满阿伊努风格的民房。
现在已有不少红月要塞的居民因收到“有
来访”的消息而围靠过来凑热闹。
虽然还没正式进
红月要塞的居民们的居住地,但现在站在内城墙的城墙底下放眼望去——民房的数量和密集程度都远超绪方的想象。
同样超越绪方想象的,还有红月要塞的热闹程度,明明与居民的居住地还隔着一段距离,但绪方已经能听到阵阵喧闹声。
绪方回
望了一眼身后的内城墙——不得不说,红月要塞的防御体系,光用“厉害”这个词汇来形容,已经有些不够格了。
双城墙结构+棱堡式的围墙=进攻方的噩梦。
棱堡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它的防御力,而是它的火力。
棱堡的城墙设计,让守城方没有任何
击死角。
而双城墙的设计,又让守城方可以展开立体打击。
也就是说,进攻红月要塞的
,不论是进攻哪个方向,都会遭到前面的城墙、侧面的城墙、内城墙——起码3个方向的攻击。
绪方猜测——建起这座要塞的露西亚
,一定是打算将这座要塞投
到军事上。
若只是为了设立一个普通的前哨据点,肯定不会去建这种既费时间又费
力的双城墙式的棱堡。
不过大概是有因为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力、物力都不充足的缘故吧,红月要塞的城墙的种种建设还是偏简陋了一些。
围墙不是石制的,而是木制的。
这种木制的围墙,就注定了红月要塞的防御力会偏差,木
再硬也硬不过火炮,若是让火炮直击城墙,那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据绪方的观察,围墙上的塔楼等设施也不是很多。
不过能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在缺少财力、
力、物力的
况下,营建出这种双城墙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