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省z市南拓区大足镇青杠村朱家寨
李铁柱,生于中华
民共和国庚戌年壬午年庚申
,卒于中华
民共和国乙酉年辛巳月甲午
,享年三十五岁……”
“
吉时良,天地开张,黄帝造屋,鲁班架丧,造下此屋,不能久停丧,门神门神,大显威灵,吾今借路,遣发丧行……”
“……手执七星大宝剑,打
凶星化微尘,起起起——”
掌坛先生一声起,抬棺众
马上使力,硕大棺材腾空而起,马上有
将棺下长凳抽走,扶着棺材向拟定好的路线前行。
带路的则是手拿“黄烟”之
,一路燃放,引导着抬棺队。
点鞭炮的
早已在拟定好的路线上放好火炮,照着顺序,依次燃放,只见“噼里啪啦”的声音不断……
而哭丧的
们声音也不落后,跟在棺材后面,一路送行。
山路狭窄,可棺材巨大,要把棺材送到墓
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早有村民拿着楼梯、高凳各种在沿途搭路,所谓过山开路,过水搭桥,整个过程中棺材不能落地,到了需要上坎的地方,数十
团在一起,一起使力,举着棺材就往上推。
“一、二、三,起!”
上千斤的湿木棺材,在村民们齐心协力的努力之下,只花了十几分钟便抬到了后山的墓
处。
李国发把准备好的米递给了掌坛先生,谭昌奎放米袋放平,把罗盘放在上面,开始定位。
坟埋得是好是坏,关系到李铁柱后代的前途,掌坛先生点
的水平最为重要。
棺材要对着哪座,朝向哪个沟,必须
准到毫厘之间。
陈一发站在后面,也瞄着眼睛看,就怕埋差了,说道:“看准点,整差了我可要找你算帐。”
有
调笑道:“你不是不信这些噻,还看得这样紧。”
陈一发道:“不做是不做的事,做就要做好。”
谭昌奎找准方向,把确定好罗盘的位置,拿出惯用的细线,一
递给陈一发道:“你来亲自
作,省得你说空话。”
陈一发不客气,接过线
,就到了另一边,但是站得远了,看不清楚罗盘的所指的方向,不确定是否对直了,于是把线递给一旁的陈世杰道:“你来拿着。”他又站到谭昌奎的身后。
谭昌奎指挥着陈世杰移动线
,一边瞄着眼睛看是否对直,而陈一发站在谭昌奎的身后,看得更为仔细,就怕有丝毫不对。
确定好线的位置,谭昌奎马上指挥村民去移动墓
中的棺材,棺材要居中,线就是中轴线。
棺材放好,谭昌奎对李二狗道:“宜禄,你拿洋铲铲两铲泥
盖下去。”
由孝子带
埋葬长辈,这是规矩,李二狗完成任务,回到坟前继续跪下。
谭昌奎念念有词,让所有孝子贤孙转身跪下,把孝帕或衣服牵起来,抓起米袋中的米开始洒向他们身上。接到的米越多,受到的福祉就越多!
而一旁围观的村民借机开起玩笑,抓起碎泥
砸向“孝子”们。
最后的仪式完成就宣告整个葬礼结束,帮忙的村民拿起洋铲、锄
开始磊坟,要用泥
把整个棺材盖住,还要磊出坟的样子来。
李二狗从地上起来,看着父亲的“家”,知道他永远离开了自己,而未来的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从此撑起这个家的责任就落到了他的肩上。
从这一刻起,世上再无李二狗,只有李宜禄!
男
,生来就应该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