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之后还有腾达
神契合度测试的环节,但那就没考官和工作
员的事了。
参加面试的
员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而且每个
面试的时长都会得到严格控制,虽然时间稍有延长,但和预估相差不大。
但,这次的工作还是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多才结束。
因为面试之后,考官们和所有的工作
员还要对所有面试者的分数进行计算、加权,整理出最后的
选名单,并通知面试者。
这次,各个部门都招进来了一大批新成员。
这里面有从业多年、经验丰富的骨
员工,也有刚毕业或者明年才能毕业的大学生。
虽说
叉面试让各个负责
并不能直接面试自己部门的求职者,但最后选出来的结果,却也基本上都能让所有
满意。
一切工作都忙完了之后,各部门的负责
开开心心地去吃了个饭,互相表达谢意。
吃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才准备各自回家。
李雅达趁聚餐的机会,好好请教了黄思博和吕明亮一些问题。
虽然两个
对于裴总的意图各有不同的领会方式,但结果好像是殊途同归的。
一直到聚会散场,李雅达才找到机会拿出手机,看到贺得胜的好友申请,以及他发过来的这份游戏建议整改方案。
“这种方案……看起来很冒险啊。”
李雅达对于类似游戏的理解虽然没有包旭那么
刻,但她毕竟主导开发gog这么久了,大部分设计的利弊都是能够掰扯清楚的。
在大部分
看来,以《神启》为代表的这种5v5对抗游戏,毫无疑问是公平竞技游戏。
既然是竞技,那么难度越高,对高手玩家和菜鸟玩家的区分自然越清晰。
但是,难度过高也会导致游戏门槛过高,劝退一部分手残玩家。
降低难度确实会让新手玩家的游戏体验更好,但对于很多高手来说,“游戏易于上手”可能也会是让他们失去优越感的原因之一……
总之,这些建议看起来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一定的危险
。
应该如何取舍,李雅达难以抉择。
考虑许久,也依旧没能作出决定。
原本想请教一下包旭或者裴总的,但是李雅达转念想起了在聚餐时吕明亮曾经说过的话。
当时,李雅达问吕明亮,他认为的游戏设计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吕明亮想了想说,最重要的品质是对自己不要太自信。
李雅达没听懂,所以吕明亮又稍微解释了一番。
按照吕明亮的说法,绝大多数设计师,对自己都是非常自信的。
因为在成为设计师之前,大部分
首先要成为一个游戏
好者、资
的游戏玩家,之后才能
职游戏行业,并一步步地向上走。
如果对自己没有自信的话,很多设计师原本可能不会进
这个行业。
所以,大部分设计师对自己都是充满自信的。
这种自信固然是好事,但有些时候也会让自己变得盲目。
每个玩家都只是个体,
味和喜好千差万别。
而游戏必然是不可能满足所有
的。
一款好游戏,只需要满足目标玩家群体的
味和需求,那就够了。
那么,如果设计师喜欢的东西,和这款游戏的目标玩家群体完全背道而驰,怎么办?
很多设计师会陷
盲目的自信中,做出来的游戏脱离了玩家,毫无疑问会失败。
反而是对自己不那么自信的设计师,会去虚心听取意见,让游戏更符合大多数玩家的
味,获得成功。
所以,不要太自信的意思,并不是对自己产生怀疑,而是不要盲信自己,也不要盲从他
。
尽可能以客观的角度去观察玩家,在个
偏好和玩家诉求之间,求得一个平衡。
想到这里,李雅达不由得对自己进行反思。
她自己确实没有盲目自信,但是……
盲目地信任包旭,是不是也不妥?
虽说包旭确实对类似游戏经验丰富,但他却很有可能犯了吕明亮所说的“过分自信”的错误……
考虑再三之后,李雅达决定了。
这个方案没必要去问包旭或者裴总了,直接再做一个新版本就是了!
这些改动中,补刀经济、
赏金等游戏机制方面的内容都是比较好做的;地图缩小这个事
稍微麻烦一些,但几天之内也能改好;比较麻烦的内容,比如设计一些适合新手或者适合高手的英雄,这些需要从长计议,但也没那么着急。
前期完全可以先把这些基础的机制改一改,另外做一个版本,也同时更新到摸鱼网咖去。
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只要比对一下这两个版本的玩家数据,哪一版更好不就水落石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