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2500米高空中,中方4架战机正在以霍克III最高速接近400公里的时速疾冲,
方8架则保持着300公里的时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就像是古代骑兵对决,一方已经提至最高速,而另一方留有余力。
不过,这不是6架
机自身意愿,主要是还有速度稍慢的2架舰
机跟随。九六舰战于3000米高空上的最高速可达430公里每小时。
只是他们不能把2架速度稍慢的舰
机丢在编队阵型之外,如果中国
先拿他们开刀将之击落,那就算战斗胜利,回归母舰也一定会被严苛。
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6架九六舰战和2架舰
机分属两个中队,也是因为此时的中
双方采取的编队略有不同。
中国空军因为飞机较少,故在空中采用的是较为简单的双机编队,一为长机一为僚机,长机作战经验要比撩机丰富,长机对敌机进攻时,撩机负责观察、警戒和掩护,但当撩机所处位置更为有利时,由撩机负责攻击,而长机负责观察、警戒和掩护。
而
本海航空兵则在空战中多采取4机编队,所以,渡边淳二命令在高空游弋警戒的
机为8架,正是为了形成两个战斗编队。
所以,哪怕舰
机速度要慢许多,6架九六战斗机也得耐着
子等着他们。
何况舰
机虽然速度稍有不足,但多装备了一挺可旋转的航空机枪,火力却是比只装备了两挺7.7毫米机枪的九六舰战要强,绝对是可靠的帮手。
要知道,有着米国血统的霍克III战机可是装备着一挺7.62机枪以及一挺12.7毫米机枪,火力强悍。
只是,不管是7.7毫米子弹还是12.7毫米子弹,都是要命的。
双方战机在迅速接近。
只要接近到1200米左右距离,双方战机装备的机枪就会开火。
这种面对面对撞式冲击,在空战中其实并不多见。
因为这完全是一种伤敌一千自损也一千的战法。
没
敢保证自己
中对方的时候不会被对方
中,王牌飞行员也是如此。
本航空兵也同样想不明白中国
为何如此,或许是因为他们的战机不如己方多吧!打着拼一架是一架的念
?
但,不管中国
怎么选择,骄傲的
本海军航空兵也不会胆怯,来战便是。
所以,8架
本战机没有退避,同样迎
而上。
虽然没有地面上骑兵手持长枪或是利刃那般刀刀见血对撞的惨烈,但在顶着对方疯狂的弹流对
,其危险程度绝不亚于此,对双方飞行员的心理也是一个巨大考验。
一旦有一方坚持不住,率先机动改变方向,不管是向上或是向下,或许都会陷
被动。
军两个四机编队中至少有三架战机的机枪瞄准着领
的‘八星’王牌战机,只待到其进
程之内,他们就会开枪,将这个威胁最大的中国战机给击落。
或许是感应到对手蓬勃的杀意,4架中国战机领
的锋矢怕了,在抵近
机编队至1500米距离,仅需2秒钟就进
双方
程的那一刻,战机机
猛然一推,竟然进
俯冲状态。
眼珠子已经瞪得开始充斥血色的
本飞行员们集体呆若木
。
这是
什么?
逃跑?
王牌飞行员竟然怕了?
但显然,战场没有给他们太多惊讶的时间,三架中国战机在这个时候也改变状态,突然拉起机
,飞机高速爬升。
这也就是说,这是早有预谋的行动,4架气势汹汹扑过来的中国战机,根本没有打算在2500米的高空中和8架
机对拼。
他们只是想拖住高空中的8架
机,等待1600米高度上的6V6分出胜负。
有些醒悟过来的
本海航飞行员下意识的拉起飞行舵,他们用事实会告诉这几架
猾的中国战机,他们打错主意了。
拥有更强拉升能力的九六舰战会把
能逊色于他们的霍克III的野望湮灭于这片蓝天上。
机的发动机轰鸣着,推动着8架重达一吨多的钢铁怪兽向高空而去。
同时,他们的目光追逐着俯冲向下的‘八星’战机,想看这架战机什么时候会由俯冲改平再拉升。
没
敢忽略一个曾击落过8架战机的王牌飞行员,哪怕他做出的选择令
匪夷所思。
可,目光中的中国‘八星’战机还在加速俯冲,角度倾斜率越来越大,近乎垂直,就像一支
向地面的箭。
“八嘎!上当了!他是要去攻击小鹿君他们。”唐泽少尉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是的,在乐以卿向下俯冲超过500米后,
本
终于明白了他的意图。
他比所有
想象的还要大胆,他要拖住8架
机的,不是4架战机,而是3架,而他自己,将成为压垮下方均势战斗的最有力支援。
只是,拥有‘八星’的王牌飞行员高空中的虚晃一枪,吓到了高空中的8架
机,让他们做足了要和中国空军对
的准备,压根没想过对手会做个样子就跑。
这其中或许也有雷雄的功劳,前两天他的地面伏击,着实打击了连续失去两个指挥官以及四个同僚的6名
机飞行员,中国
不再是他们曾经眼中的懦夫,而是可以随时带走他们生命的噩梦。
说的再白点,他们就是惊弓之鸟,乐以卿一摆出决战姿态,他们就傻乎乎的相信了。
只是,
本飞行员们就算明白,此时也有些晚了。
三架中国战机在疯狂拉升,如果他们此时分出一个4机编队去追击那一架敌机,那将只有一个编队迎战随时会从高空扑下的3架中国战机,并不能保证绝对优势。
尤其是对于惊弓之鸟的6名
军飞行员来说,这种心理会更加明显。
失去指挥官的恶果在这一刻显露出来,分属两个中队的
军飞行员们在无线通信器里争论起来。
两架舰
机飞行员主张分出一个4机编队追击向下俯冲的中国王牌飞行员,六架舰战机飞行员则集体认为先
掉天空上的3架中国战机再去下方支援。
毕竟,下方6架战机也不是可任
揉捏的软柿子,哪怕就是对方多了一架王牌战机,他们只要用足够快的速度
掉三架中国战机就行了。
多数服从少数,更何况
家的道理亦无从反驳,两架舰
机飞行员只能无奈的遥看着中方王牌战机高速向下俯冲,而他们只能不断拉升追击三架即将和他们错身而过的中国战机。
乐以卿从俯冲之始就展现了他做为王牌飞行员的能力。
能在一场空战中击落4架敌机,“江南大地之钢盔”绝不是靠与敌偕亡的勇气得来的,那是远超一般飞行员的技巧。
飞机从2500米的高空中向下俯冲,别以为将油门踩到底以最大加力飞行,速度越快越牛
,俯冲速度也有限速的,俯冲速度过高,一会导致失速,二来会导致机体过载而在空中解体。
说白了,俯冲不光是技术活儿而且和飞机本身的设计也有关系。
霍克III虽然是中国最强战机,但其双翼式结构在俯冲时绝对是要差于
本九六舰战的。
但中国王牌飞行员从2500米的高空上,就向一只倔强扑向火堆的飞蛾笔直向下,那副一去不复返的架势,就连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