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绍宋 > 同人5:蓦然回首—— Narkissos

同人5:蓦然回首—— Narkissos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宜佑一

宜佑曾经想象过自己的心上。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爹爹说自己最像他,这话不知别信不信,宜佑为此得意过、开心过、恻然过,也怀疑过。怀疑的一件事,便是她真没有爹爹那般诗词的才华,莫说和两位姊姊比,最最普通的平仄都总是弄岔。

但她的背功很好,读过的诗词文章记得清清楚楚,和事儿也记得清清楚楚。

她读的第一首词是《青玉案》,爹爹作的,爹爹教给她的,读罢,爹爹没有和她讲宗忠武的事儿,反倒问她:“宜佑,你猜这是讲什么的?”

蓦然回首,那却在灯火阑珊处。

宜佑盯着最后一句,脆生生地说:“讲爹爹路上遇见了喜欢的美娘子。”

爹爹大笑不止,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最后摇了摇也没解释,带着她又兴致勃勃地寻别的乐子了。

宜佑后来已经明白了这首词的真正含义,可是后来还是忍不住会想起这一句话:蓦然回首,那却在灯火阑珊处。

她想,当时要是没有回就好了。

蓦然回首,那却在灯火阑珊处。

……她还是会回

*

张栻一

他很早就见过官家的几个公主皇子,除了对官家的“育儿经”和自家老爹奇怪的神色印象极外,其他的都忘了。

——“育儿经”这说法还是宜佑后来提起的,说是这词儿是官家讲的。那时候他已经与宜佑很熟了。

张栻真正认识宜佑,还是太学问政的一次。他向来是太学里声名卓著的那一拨,不单是因为父亲张浚。就像是韩彦直一呼百应,也不单是因为其父韩世忠,或因为其已定为驸马一般。

太学问政端的热闹,那次他偏偏吃坏了肚子,一个,错过了时候便索不去,躲在后对着邸报上的公式写写算算。约莫是心郁结的缘故,他卡在一步半晌没得结果,忽然一个声音从身后冒了出来:“此处须是仿坐标系。”

他懵了一懵,顺着话一想忽然便琢磨过来。只是他待道谢,一转却发现说话的是位豆蔻少,一丛班直在十余步外远远地跟着。

“我见过你,张……张敬夫(张栻字)。”少微微一笑,“你怎么没有和别的太学生一般参与太学问政?”

官家长、次已嫁,今时带在身边又惯着随处来去的,只有三赵宜佑。张栻猜她方才要说出的是“张卿”,不知怎么话到嘴边一转,成了他的字。

身体不适,这是他给出的理由。

宜佑颔了颔首,看着他砚边的馅饼又笑,“既然不适,那便莫要将饼蘸着墨吃了罢。”

张栻一低,看着咬了一半又不知何时被自己染了好多黑墨的馅饼,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做尴尬到无地自容。

而面前的少眼底仍旧带着笑,投过来的目光如同原学中的力一般,带着方向的矢量。

*

韩彦直一

韩彦直感觉他仿佛总比别缺了一点什么。

他讲出这感觉,是在元宵节时,宜佑正远远地眺望着细娘自以为得计地跑去见郎。她没听清,视线还追着细娘的身影,只含糊地问了一句:“什么?”

韩彦直的目光从宜佑的侧颊上收回,掠至一旁佛佑、神佑夫,又重复了一遍。宜佑收回视线,顺着他看见了喁喁私语的长姊和长姊夫、并肩默然不语的二姊和二姊夫,笑了一笑说:“又有拿长姊夫说项?”

这是老话题了。武将里几个亲王郡王的子嗣,论起军事武功来没一个比得上岳云,就算是韩彦直挂职兵部、枢密时考评上佳,比起岳云来也总是差上些。武略既逊,可同为少年进士,他又总觉着似乎比张栻差上些许。分明张栻为了避嫌为枢相的爹使得仕途不如他,却研究原学一越发成了原学巨子了。

但韩彦直望着大公主和岳云,摇了摇,他说的并不是这个。

——其实说出的刹那,连他自己都没明白究竟要说的是什么。

韩彦直不知道二位连襟是什么想法,但他没和宜佑、也没和父亲说过的是,最初他很抵触这门自他出生就注定了的婚事,缘故便是他自恃文武之才。民间有谚云“娶妻得公主,无事生官府”,这倒不是最烦扰的。国朝不比从前,尚主如绝仕,纵使官家认定的祖宗不足法,他也不知道自己以后能不能进秘阁,进了秘阁凭的是秦王长子、公主驸马这个身份,还是自己本身的望和功绩。

后来,他辗转历任多职,有驻边武臣也有一地亲民官。他又开始明白自己其实很幸运:如果他生的再早一辈,他要么得像父亲一样亲冒矢石,一度凭着一将悍勇才能勉强在金兵锋下从容立足,要么就像无数皇亲国戚一般,永远刻上“靖康”耻辱的标记。而宜佑再骄纵一点,像先朝历代无数个最被宠的公主,以贵凌贱、以君欺臣,他可能也会像国朝无数个逆反的驸马一样,豁出去借着清议台谏闹得沸沸扬扬。

秦王韩世忠的泼皮张扬在外,他韩彦直没有像父亲一样在**一群的西军摸爬滚打的经历,他的放肆含蓄在内,裹了薄薄一层“子曰”们矜持文雅的外皮。

金榜题名的时候他还没成婚,琼林宴后官家带着宜佑直接登门。那不是他和宜佑的第一面,却是宜佑进秦王韩家府邸的一回。韩彦直被官家半纵半推着带宜佑去“熟悉”,熟悉了一圈进了他的书房。宜佑看着他桌上御赐的《资治通鉴》笑了笑,这还是她送的。

她问道:“你读到哪儿了?”

韩彦直早看完了,但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进士及第后欣然又颓丧,此时对着这位“命中注定”脱而出:“《唐纪四十》。”

《唐纪四十》有载:郭暖尝与升平公主争言,云“我父薄天子不为”。

宜佑像是没听懂,轻飘飘地略过了这个问题,但俨然又是听懂了的,她复问道:“爹爹以秦王为腰胆,我当以你为什么呢,驸马?”

韩彦直似是被这直喇喇的“驸马”二字惊着了,更像是被这个问题问懵了,他半晌没答上来。

“应该是心肝吧?”

宜佑勾着唇角,弯了弯眼睛轻声说道。唯独说这样直白又大胆的话时,她眼底却没有笑,面颊上也没有少的绯色。

*

宜佑二

她给细娘教诗的时候,细娘曾对着白乐天大皱眉

宜佑奇怪,问细娘为何如此反感,没想到细娘指着《井底引银瓶·止奔也》说道:“此诗有那样好的诗句,为何偏生带着这样的题目。”

奔也。宜佑笑笑,这是慕艾之年的小儿们最厌恶的词儿。她问道:“你待要怎样?”

细娘哼唧了半,方才小声说道:“我不以为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好的……始不不一定终不弃,不然《诗》中怎么会有《氓》篇呢?况且这样的……这样的……难道能止得住吗?”

宜佑看着儿指的那句诗,墙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一见知君即断肠啊。

她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也和此时的细娘一般的年纪,那时候她最喜欢的就是翻阅这些缠绵的词句。宜佑曾把这句诗工工整整地抄在花笺上,一笔一划,晾了墨仔仔细细地夹在爹爹命修的原学算术的新书里。太学离大内很近,“轻佻”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