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宋很野蛮 > 第13章 不算丢份

第13章 不算丢份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小竹烧水,先煮点儿面填填肚子,我快坚持不下去了!”

赵颀摇摇摆摆站起来去和面,小竹则赶紧去烧水,老太婆也没闲着帮忙去窑四周找了一把野葱回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很快面和好,水也烧开了,赵颀也胡揪成大大小小的面皮丢进锅里煮上。

煮面的时候,赵颀又从猪上割下一小块切成臊子,等面煮好之后架上铁锅,将臊子炒熟,虽然没有姜蒜花椒和酱料,但浓烈的香味到还是弥漫整个窑,勾引的刘老儿也懒得活儿了,丢下工具跑进来看赵颀做饭。

“啧啧,没想到颀哥儿还会做饭,以前没听说啊!”刘老儿佝偻着背,揪着稀稀拉拉的花白胡子满脸惊奇。

“刘太爷莫非没有吃过臊子汤饼?”赵颀岔开话题。

“汤饼自然吃过,加臊子的也有,但颀哥儿以前疯疯癫癫的几时听说过还会做饭食?这山神显灵的也太厉害了吧!”老儿摇

“您都说了是山神显灵,我哪儿知道,饿了突然就想到这么做出来……”

赵颀知道这些事不好解释,而且往后自己身上还会有更多不好解释东西出现,既然这个时代的这么把自己的穿越和山神显灵扯到一起,那也便只有顺水推舟了,至于是好是坏眼下还无法顾及,毕竟自己一个几百年后的穿越者,不可能像这个时代的普通山野农夫一样平淡无奇的生活下去。

有山神显灵作为借,许多事哪怕很匪夷所思,终究是有一个能够让接受的借

即便是传出去,最后可能就是山神庙的香火会红火起来,那些家有智障儿童的家长或许会千里迢迢的把傻子送过来重金求砸,至于能不能好就只能看天意了。

四个陶碗,加半碗面汤,各自捞了一些面皮,然后浇上一勺香的猪油臊子,在撒上一把切碎的葱花,不到半个小时,热腾腾香的臊子铺盖面便做好了。

“刘大爷尝尝!”赵颀把其中一碗递给刘老儿,第二碗递给苏老太,剩下两碗和小竹一一碗,然后老少四个就坐在土灶旁边吃起来。

“加了猪臊子好吃多了,有油荤,扛饿!”苏老太一边吃一边点

“颀哥儿做的这汤饼好吃,又香又软滑,老汉牙不好,平一个也懒得做饭,都是做些捞饭吃好几天!”刘老儿吃的眉开眼笑。

“这么大热的天,捞饭放几天你也不怕馊了!”苏老太自从赵颀清醒之后,感觉脾好多了,话也多了不少。

“那有啥办法,我孤老子一个,义庄虽然不少我米面吃喝,但老婆子不在了,我也懒得弄,等啥时候死了挖坑一埋,也就不用吃喝拉撒的糟蹋粮食了!”刘老儿很是豁达的笑着说。

“刘太爷和刘掌柜是本家?”赵颀想起开始刘掌柜叫刘老十七叔的事

“嗯,我们刘家是百年前从磁州搬来的,在这里已经有六七代了,如今在杨公镇还算一个大姓,我和主家已经隔了五代,但义庄照顾我们这些旁族孤寡,因此每年都还分发一些米面粮油,勉强还能够吃饱穿暖,咳咳咳咳……”

刘老儿说话之时似乎被呛到了,使劲儿的咳嗽起来。

“刘太爷您慢点儿吃!”小竹赶紧放下碗帮刘老儿拍背。

“咳咳咳咳……慢点儿吃也没用,老毛病了,被窑火熏的,要不是喘不过来气,还得死在窑上!”刘老儿慢慢消停下来摇说。

“刘太爷原来是窑工,我们住的这窑是你们刘家的?”赵颀好奇的问。

“不是,我们刘家的窑厂是瓷窑,这是一座砖瓦窑,不一样,瓷窑火大,熏了几十年就把肺熏坏了,老子我还算命好,好多窑工年纪轻轻的就得肺疾去了!”刘老儿感慨良多,慢慢把一碗铺盖面吃完,连汤都喝的净净这才放下陶碗,擦着嘴出去继续活儿。

而一碗面下肚,赵颀也感觉躁动的肠胃肠胃终于消停下去,提着斧继续去砍竹子。

时间一晃,半天时间过去,又到了太阳落山之时。

半天下来,赵颀砍了上百根竹子,已经累的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而刘老儿虽然肺不好,一边活儿一边不停的咳咳,但慢条斯理的还是将所有竹子都锯好,一大堆长长短短的竹子堆在窑前面一大堆也颇为壮观。

“颀哥儿不错,活儿不偷懒,竹子差不多够了,明天再锯几棵树,把架子搭起来就快了,最多三五天就能够完工了,咳咳咳咳……”刘老儿看着浑身汗透的赵颀,忍不住眉开眼笑的夸奖。

赵颀无可奈何的苦笑。

要不是家里穷成这个样,谁特么愿意累的像狗一样。

自己一个大男,苦点儿累点儿倒没啥,总不能让一个老和一个小丫跟自己一样睡窝,一家活的像乞丐一样终究不会太有面子。

眼下没钱盖新房子,睡的窝还得要像个样子。

而且赵颀也发现了,住这瓦窑也没啥不好,感觉要比茅屋好多了,只要处理好睡的地方,再把窑顶上的全景大天窗加一个棚子遮起来,这里面完全就是一个遮风挡雨最好的地方。

大海边一到夏天就会有风雨,住窑可比住茅屋安稳的多,只是外表不好看罢了。

更何况就像苏老太说的,范仲淹都住过窑,自己住窑也不算丢份。

“小竹,你去隔壁阿莲嫂家看看有没有酱油,借一点儿回来,对了,再借点儿生姜花椒,若是有蒜苗也拔几棵回来!”

赵颀喝水洗脸休息片刻之后准备做饭晚。

刘掌柜送了一块猪,大概有四五斤,虽然不知道眼下猪的价格,但食在古代一直是比较贵重的食物,一般贫苦家庭一年到也吃不上几次,即便是条件好点儿的家庭,吃也是一件很长脸的事,哪家男完活儿回家,手里提着一刀细长的猪,肯定会被左邻右舍羡慕,迎接的也会满脸喜色,而孩子更是会满嘴水。

特别是做饭的时候香味飘散出来,隔壁小孩都要馋哭了。

赵颀没穿越前算是九零后,虽然那个时候中国已经开始跑步前进经济腾飞,但家里也不是天天吃得起,每年杀一年猪,房梁上熏着猪腊肠,也只有来客的时候老妈才会做,鲜吃的更少,一年同样吃不了几次。

而在这个七百多年前的南宋末年,国家动物价飞涨经济下滑的时代,一家辛苦一年能够吃饱穿暖便是最大的满足,不是富贵之家,吃更加奢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