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前几天还夸你是个能搂钱的好爷爷。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可现在,朕要骂你是个混账王八蛋。
朱由校看着面前显出苍老之态的戚柞国、戚昌国兄弟二
,心中叹息,更是臭骂万历这个坏爷爷。
张居正死后不久,即遭到了清算,连带着他赏识和提拔的戚继光也被牵连。
先是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也就是被万历赶出了京城。接着,万历帝又以戚继光是张居正的党羽为名,革其职位,夺其俸禄。
就这样,军功赫赫的战神戚继光,黯然返回蓬莱老家。
一代名将的晚年更是凄凉而孤独的,甚至连抓药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在贫病
加中与世长辞。
对于国有大功的将军名将,坏爷爷万历竟如此狠心。还有对尸骨未寒的老师下手,弄得张居正家
亡,还差点被
棺戮尸,真是猪狗不如。
混账王八蛋,丧良心的猪狗,朱由校把万历骂了个狗血淋
,但这又有什么卵用?
至于戚祚国等兄弟,只是当了一个小官,或者是世袭祖业,却没有继承戚爷爷的文韬武略,和戚家军也没有什么关系。
就连浑河血战中,戚爷爷的侄子戚金所率领的部队。从严格意义上讲,也不算是真正的戚家军了。
戚爷爷已经走了三十来年,戚家军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拿着戚爷爷的兵书战策,照着戚爷爷的练兵法,能够再复制出一支百战百胜的“戚家军”吗?
朱由校对此不抱什么希望,也认为就算戚爷爷再生,也不会同意这样的想法,反倒会臭骂他一顿。
作为能够灵活运用、不断改进战法的名将,用一个现代词语形容,那就是“与时俱进”。
三十多年了,武器装备有变化,战法有变化,甚至是敌
都变了,哪能还照搬照用?
要是戚爷爷在,肯定会调整、改变,继打倭寇的“戚家军”,打蒙古的“戚家军”,再打造出一支能对付建
的“戚家军”。
“《戚少保年谱耆编》既已刊印,便多印一些,朕出内帑一万两助之。”朱由校脸上和熙,心中却是暗自叹惜,戚爷爷的后
,不如其祖远矣。
“臣谢主隆恩。”戚祚国和戚昌国跪倒叩首。
朱由校点了点
,说道:“朕欲建新军,你们的子侄有强健知书,且愿从军报国者,可说与朕知。”
戚昌国想也没想,叩首道:“臣有三子,盘宗、显宗、振宗,皆愿征战沙场,为国效力。”
“臣有两子,也皆可为国效力。”戚祚国也没太犹豫。
朱由校点了点
,说道:“两位
卿各送一子
军吧,刀剑无眼,朕不欲使忠臣无后。”
“臣已有孙儿,不虞无后。”戚祚国再度叩首,说道:“敢请圣上收下微臣两犬子,马革裹尸,亦是他们的荣耀。”
“臣有一子足矣。”戚昌国再度表忠。
朱由校笑了笑,说道:“两位
卿忠心可鉴,朕已知之。朕已决定,各送一子,便不必多言了。”
说着,朱由校朗声说道:“戚祚国、戚昌国,名将之后,忠心为国。着戚祚国荫登州卫指挥佥事,赠骠骑将军;戚昌国,荫锦衣卫指挥,赠昭勇将军。再同赠蟒玉,戚昌国佩绣春刀。”
“臣谢主隆恩。”戚氏兄弟磕
谢恩。
登州卫指挥佥事,是戚家世袭的职位,戚爷爷的军
生涯便是从此
起。
而锦衣卫指挥听起来风光,但只是一个虚职,是为了奖励大臣后代所设,没有什么权力。
透过敞开的殿门,望着戚氏兄弟离去的背影,朱由校抿起了嘴角。
希望你们的子侄之中能有可堪造就的
才,能重振戚家门楣,重振戚爷爷的威名。
收拾心
,朱由校批阅了一会儿奏本,宫
禀报,袁可立前来晋见。
会试结束,试卷批阅得也很快,朱由校看过袁可立和徐光启的呈奏,也亲选了一些有专长的举子。
虽然会试非常重要,但后面的殿试才是最后一关,状元、榜眼、探花亦将在殿试后产生。
作为会试的主考官和副主考,袁可立和徐光启算是解放了,可以各去忙自己的公务。
袁可立已经被定为登莱巡抚,为避免临阵换将,朱由校原准备等广宁战事终了,再让老师赴边接手陶朗先的工作。
但袁可立却执意要先去登莱,暂以赞理军务的名义,熟悉登莱的地方备兵,以及登镇的
况。
要说现在让朱由校最信任、最尊敬的,非两位老师莫属,孙承宗和袁可立,徐光启还要差了一层。
而令朱由校感到心痛和惋惜的,却是两位老师的年纪。都是六十多岁的
了,还要肩负重任,出外赴边。
每想到此,朱由校就更恨那些不
正事,
胡骂的王八蛋。历史上,两位老师在外辛苦劳累,还有言官大肆攻讦。
所以,朱由校在决定派出老师赴边的同时,也暗下狠劲儿,谁敢
老师,就让谁滚粗。
特么的,实心
事的全被耍嘴皮子的给祸害了。这样的政治生态,这样的朝廷,还能有好?
“袁师请坐。”朱由校对须发皆白的袁老师不仅是内心的尊敬,实际行动上也不含糊,令宫
搬来椅子。
“陛下,这是——”袁可立有些疑惑,也有些惶恐,这似乎不是
臣之礼呀。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袁师不必惶惑,这是朕对袁师的褒奖和尊重。能有此待遇者,唯袁师与孙师。嗯,徐保罗亦可坐上一坐。”
停顿了一下,朱由校又补充道:“这是朕命
打造,非是朕亲手制作。”
这椅子可不是绣墩,有靠背有扶手,还铺垫着软毯,坐着那叫一个舒服。当然,没有龙椅那么宽大,以示君臣的区别。
“老臣谢陛下恩遇。”袁可立顿感欣慰,皇帝又没不务正业去打木匠,这份尊师之心得领受,便谢恩后坐了下来。
朱由校命宫
奉茶,才缓缓说道:“袁师年事已高,还要为国赴边,朕实不忍心。但弹压登莱,非袁师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