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一百零三章:回乡(五更)

第一百零三章:回乡(五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陈松能有如此想法,之常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让他回去一趟吧。在市舶司劳累了这么长的时间,回去一趟倒也无妨。”朱元璋大手一挥,同意了陈松的请求。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都想将京城设在凤阳,更别说陈松了。

“对了,你看着给陈松赏赐些东西,免得回乡之后说俺吝啬。”朱元璋揶揄一阵,将奏折给朱标,让朱标安排。

“孩儿听命!”朱标接过奏折。

两天后,朱元璋的旨意下来了,同意了陈松的请求,给陈松放了几个月的假。

应天府到陕西距离遥远,此时不比后世,出发之前要准备好几天。

将这些东西都准备好后,已经过了两天时间。

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陈松乘坐着马车离开了应天府。

身后的城门逐渐变小,陈松坐在马车里,看向车窗外。

这次回去,陈松带着朱静安、赵峰赵岭兄弟俩、李三娃和张铁牛等

好说歹说,陈松如今也是驸马都尉,马车不敢说有多豪华,也要比寻常的马车大上不少。

陈松和朱静安坐在马车中也不显得拥挤,里面的装饰也要比寻常马车好上很多。

李三娃、张铁牛他们这些骑着战马走在马车周围,赵峰坐在车辕上赶着马车,赵岭和高二柱不会骑马,所以一并坐在了车辕上。

出了应天府城,马车上了官道。

陈松看到了官道两旁冒着黑烟的烟囱,不用想,这些烟囱肯定是朱元璋让工部修建的水泥窑。

……

一路往西,趁着夕阳的余晖,马车进了陕西地界。

天气也开始冷了,陈松能好点,不管后世还是现在,都一直待在北方。

可朱静安就不一样了,朱静安出生江南水乡,难免会有些不适应。

她披着一件厚实的皮大氅,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马上天就黑了,先找个地方住下吧。”陈松掀起帘子,冲着感谢的赵峰说道。

“好!”

赵峰应了一声,赶着马车往前。

陈松已经到了潼关,洪武七年朝廷设潼关守御千户所,洪武九年设潼关卫。

潼关地理位置重要,是关中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朱元璋拿下陕西之后,对潼关非常看重,洪武九年,对宋时潼关旧城进行扩建。

如今,潼关城已经成了一个功能齐全,面积不小的城池。

未至城门,城门的卫兵便看到了骑着战马的李三娃等以及后面的马车。

卫兵们打起神,目光全都放在了队伍上。

这个时代,能骑的起战马的,都不是普通

行至城门,卫兵们围了上来。

李三娃等从战马上跳下,从怀中取出自己的路引以及身份明证。

的卫兵从李三娃手中接过,眯着眼睛看了起来。

的卫兵识字,当他看清这些东西后,瞬间变得恭谨起来。

“原来是陈大!”领的卫兵换上笑容,把路引等物还给李三娃,随后让手下让开道路。

的卫兵不认为会有在路引上造假,更何况还是当朝驸马都尉。

进了城,就不能再骑马了。李三娃他们牵着战马,为队伍开路。

陈松透过车窗,往外面看去。

后世的陈松不止一次来过潼关,可后世的潼关,哪里有如今的场景?

未进城时,陈松就看到了绵延不绝,气势庞大的城墙。

城墙依山势曲折蜿蜒,如同巨蛇一样盘在大地上。

东南方向的麒麟山、砚台山和笔架山,西南囊括凤凰山和蝎子山,以及潼河黄河段全都容进了关城。

经过扩建的潼关城城池南高北低,北临黄河,东、西、北三面城墙高五丈,而南边的城墙,最高处竟然高达十丈,整个城池周长近六公里。

城墙上时不时还能看到巡逻队士兵,这些士兵个个衣着鸳鸯战袄,戴范阳笠。

陈松收回目光,感慨道:“潼关西山古蓝田,有气郁郁高拄天。雄虹雌霓相结缠,昼夜不散非云烟。

真是一座雄关啊!”

“以前听爹说过潼关,只是爹从来不在我们这些面前多说,我也只是知道潼关。”朱静安看着窗外的潼关城,开说道。

“嗐,不说了,有时间了再来逛逛,如今天色已晚,找个休息的地方的。”陈松掀起帘子,冲着李三娃他们喊道:“找个客栈吧,安歇下来。”

“好!”李三娃回了一声。

在城中转了又转,马车终于停在了一家客栈门前。

这里距离驿站不远,是环境最好的一家客栈。

明初,朱元璋对驿站的管理极为严格,普通官员如果没有特许,不准住驿站,如果被发现,处罚非常严厉。

如此一来,驿站旁边诞生了不少的客栈,供官员居住。

停好马车,陈松带着众走进了客栈。

夜,陈松坐在房间中间的圆桌旁。

这里比不上应天府,条件相对艰苦,加上天气寒冷,朱静安早早的上了床。

陈松喝着开水,吃着花生米,借着桌子上的蜡烛,看着一本医书。

第二天一大早,陈松带着众出发了。

过了潼关,离家就近了。

马车吱吱呀呀的行走在官道上,陈松坐在车辕上,双手笼袖,靠着车门,看着前方。

近乡更怯,不敢问来。这是陈松内心的写照。

距离家乡越近,陈松的内心就越忐忑。

下了官道,一下子变得颠簸起来,马车的速度也降到了极点。

从富平县城一路往北,大约四十多里的路,就到了陈松家乡。

已经是十一月中旬,天降大雪,道路艰难。

陈松回家没有通知任何,所以村里的并不知道陈松回来。

等马车出现在村时,被几个出门的百姓撞见,才知道这事。

这几个村民二话不说,飞快的将这个消息传了下去。

还没等陈松到家,整个村子的都知道了陈松回来的消息。

一时间,百姓们不顾大雪,全都拥挤在了马车前方。

陈松从车辕上跳下,一脸笑容的喊道:“乡亲们,我回来了!”

“小先生回来了,小先生回来了!”

百姓们欢闹起来。

可是,虽然欢闹,但百姓们看向陈松的眼睛中,多了一些惧怕和生疏。

自古民怕官,如今的陈松已经是朝廷大官,和他们已经拉开了距离。

陈松一脸随和,丝毫没有在意的自己的身份。

见陈松和往常一样,没有任何架子,百姓们放下心来。

之前的那个小先生还在,他回来了。

在百姓们的恭贺声中,陈松回到了自己居住了十几年的地方。

这里和走时一样,只是院子里多了一些积雪。

推开大门,过往涌上心

朱静安站在旁边,她看着眼前的院子,说道:“这就是夫君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