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一百二十六章:陈松,你血口喷人

第一百二十六章:陈松,你血口喷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朱元璋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里面的茶水,静静的看着陈松放在地上的木盒子。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木盒子被陈松打开,玻璃镜子出现在里面。

只是因为角度关系,朱元璋并没有看清楚里面的镜子。

陈松将这面镜子缓缓拿起,朱元璋的脸上出现了一丝不相信。

陈松举着手中的玻璃镜子,面向朱元璋。

通过镜子,朱元璋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样子。

“真有这么亮?”

朱元璋走下,来到陈松面前,凑到玻璃镜子面前。

镜子里的朱元璋毫发毕现,甚至可以看清楚脸上的毛孔。

朱元璋对着玻璃镜子一阵挤眉弄眼,不可思议的道:“这世界上还真的有如此清晰的镜子?这是怎么弄出来的?”

“陛下,此物名为玻璃镜子。”陈松回道。

“玻璃镜子?玻璃?这是什么东西?”朱元璋敲了敲玻璃镜子,硁硁然的声音响起。

“此物不是铜的,也不是铁的,铜铁不是这个声音。这个玻璃,倒是有几分意思。”朱元璋收回右手,捋着下上的胡子。

“此物倒是明亮,可于江山社稷无用。”

朱元璋语气一转,一副说教模样,“常青啊,心思要放在正道上。这玻璃镜子虽然好,可于江山社稷,并无大用。”

“陛下此言差矣!”陈松将手中的玻璃镜子小心翼翼的放在地上的盒子中,说道:“陛下,玻璃镜子若是用的好,对江山社稷有着大用。”

“这倒是有意思,此物无非把照的清楚点,除此以外,俺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优点,对江山社稷还有什么好处?”朱元璋摇着,不认同陈松这番话。

“这正是臣要给陛下说的!”

陈松从怀中取出一份厚重的奏折,这封奏折是陈松回来之前写的,上面的内容是陈松结合这个时代,讲述经济是什么以及对国家的作用。

看着陈松手中的奏折,朱元璋没有犹豫,直接接了过来。

随手翻看了一两页,只觉得里面的文字有些晦涩难懂。

无法,朱元璋只好从第一页开始看。

“你先回去吧,有什么事俺会找你。对了,市舶司的事已经走上了正轨,你准备着手教导英儿吧,后天就开始。”朱元璋背对着陈松,拿着奏折回到了书桌后。

陈松退出了御书房,至于那面镜子,却留在了御书房中。

回到家,陈松准备去书房,为后天给朱雄英上课做准备。

路过卧室的时候,陈松看到了坐在梳妆台前,不停摆弄着首饰的朱静安。

对镜贴花黄,哪个孩子不美?朱静安也是一样。

以前的铜镜没有玻璃镜子明亮,现在有了更明亮的玻璃镜子,朱静安的美之心比往常更盛。

陈松站在门看了一会儿,从始至终,朱静安都没有发现站在门的陈松,自顾自的梳妆打扮。

陈松笑了笑,往书房走去。

……

夜空下的皇宫寂静无声,几个太监打着宫灯,弓着身子在前面走着,朱元璋背着双手走在后面。

朱元璋本来早已经上床,可是躺在床上的他,满脑子都是陈松奏折上的内容。

一想起这些,朱元璋就睡不着觉,翻来覆去无法睡。

“……金银本无价值,易的时候才会产生价值……

金银是衡量货物价值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并无价值……”

朱元璋小声念叨着陈松奏折上面的内容,一脸沉思。

陈松的这些内容朱元璋从未听过,初次看到,总觉得离经叛道,可仔细想想,却又觉得有几分道理。

朱元璋在皇宫里面漫无目的的走着,月光撒在地上,就像冬的白霜一样。

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朱元璋绞尽脑汁,只理解了很少的一部分。

“唉,这是个什么样的脑子,怎么会这么多的东西?”

朱元璋停了下来,叹了一气。

“这些东西从来没有说过,从来没有注意过。

朝中大臣只知道重农抑商,从未意识到商对朝廷也有不小的帮助。

俺现在倒是明白一点,陈松为什么会说玻璃镜子对朝廷有不小的帮助。”

朱元璋捻着下上的胡子,自言自语的小声念叨。

陈松并没有在奏折中明说玻璃镜子如何对国家产生帮助,因为陈松觉得,这种事,应该让朱元璋自己想明白。

若只是一昧的解释,朱元璋的理解也只会浮于表面,无法

可别小瞧了朱元璋,他出身虽然低,但他的脑,一般比不上。

“商税,官办工坊,贸易……”

朱元璋念叨着奏折中的那些关键词。

……

朱元璋的力永远都是充沛的,就像是一个永动机。

昨夜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的他,今早又早早的上早朝。

今天的早朝,陈松赫然在列。

陈松站在勋贵行列,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朱元璋高坐皇位,一眼就看到了陈松。

他的目光在陈松身上稍作停留,随后离开。

“陛下,臣有事启奏!”

一个中年官员站了出来,声音高昂。

“何事?”朱元璋问道。

中年官员看向勋贵队伍中的陈松,声音高了几个分贝,“陛下,臣要弹劾驸马都尉陈松!”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

文官是惊喜,武将是惊讶,陈松是不屑,朱元璋是早有预料。

“弹劾他?你弹劾他什么?”朱元璋问道。

说话的官员是如今的御史大夫赵江,陈松挂着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名,现在被御史大夫弹劾,怎么看怎么诡异。

“陛下,臣弹劾陈松不务正事,胆大妄为,欺君不法!”

赵江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三顶大帽子扣在了陈松的上。

陈松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是冷冷的瞥了赵江一眼。

“呵,这话从何说起?”朱元璋有些意兴阑珊。

这些御史,最喜欢这样了,刚上来就给扣个大帽子。

“陛下,陈松本是郎中,是太医院院判,可是自从他上任之后,在太医院待的次数屈指可数。

身为朝廷命官,不做好本职,此乃不务正业,其罪一。

陈松乡野出身,四书五经不读,大字不识,如今却为大本堂左詹事,僭越不法事,其罪二。

陛下曾言,大本堂各官员必须是饱读学识之士,陈松成为大本堂左詹事,定然欺骗了陛下,此乃欺君大罪,其罪三。”

赵江正气凛然,说的浩浩义愤填膺。

陈松屹然不动,任由赵江这样说。

赵江说的这些事,和放没什么两样。

这些事都是朱元璋让做的,和陈松关系不大。

赵江其实心里也明白,但是他不敢直接朝朱元璋开炮,只好怼陈松。

况且,赵江和那个陈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天在市舶司发生的事如今已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