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两百七十一章:勋贵们的穷亲戚

第两百七十一章:勋贵们的穷亲戚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再说了,殿下,有我在,以后还愁没有银子赚吗?别的不敢保证,但是在赚钱这一方面,我真的还没有服过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现在的税务,不过是九牛一毛,和后面赚到的相比,算不了什么。”陈松一脸云淡风轻的说着,没有任何的在意。

陈松这话虽然说的非常有道理,可朱棣现在还是非常的疼。

毕竟一次要拿出那么多的真金白银,而陈松所说的这些目前还看不到。

尽管朱棣相信陈松所说的这些话,可问题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常竟啊,这些税实在是太大了,这一下子出去俺实在疼!”朱棣一脸难受。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不自私的,朱棣也是一样。

尽管陈松之前给他讲过税收的各种好处,可现在实行起来,心里总有些难受。

毕竟一次要掏出那么多的真金白银,这事不管放在谁的身上都是一样的。

“殿下,你要想,陛下都已经税了,难道殿下还不吗?何况,又不光光是殿下一个税,还有在下,以及朝中所有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必须税。”陈松一脸笑容的开导着朱棣。

一时之间,朱棣虽然能想明白这些话,但有些事还得要朱棣自己琢磨。

陈松也不再说什么,以后朱棣肯定会想明白的。

眼前的院子当中不停的有进进出出,陈松走进大门,看着院子中忙碌的众,露出了笑容。

一个书吏来到了陈松的面前,他朝着陈松拱拱手,一脸笑容的说道:“大,目前事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随时都可以办事。”

陈松点点,环视一周,发现确实如此。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好好的准备准备吧。先给你们一天的准备时间,后天早上就开始收税。

这次可要比之前规范一些,收税的时候一定要将这些士绅的收家产什么的都查清楚,按比例进行收税。

如果有偷税漏税的存在,直接禀报给我,到时候可就要忙碌兵马所和刑律所了。”陈松叮嘱着。

这个书吏将陈松的这些话全部记在了心中,然后开始去做其他的事。

至于京城的税务,朱元璋并不着急这一时片刻。

京城聚集了全天下所有的勋贵,成分复杂,所以,朱元璋打算先将其他地方的税务完成之后,再让陈松对京城发起总攻。

……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一个好地方。

自从这里出了朱元璋之后,凤阳府便愈发的显贵,当年若不是文武大臣们阻拦,朱元璋便会将凤阳府立为大明的首都。

尽管现在不是大明的首都,但也被朱元璋立为了中都。

作为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对老家的这些还都比较照顾。

中都一直都被朱元璋认为是自己的龙兴之地,所以朝廷的各项政策也都向中都倾斜。

只不过,这样一来便会让中都的某些士绅读书嚣张跋扈。

凤阳府的大部分,都和如今朝中的那些淮西子弟沾亲带故,虽然说不上多么亲近,但也是一衣带水的关系,祖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联系。

所以,当朱元璋的命令传达到凤阳府的时候,凤阳府当中的绝大部分无动于衷,甚至都没有想要税的那个念

凤阳府的府治就是凤阳县,只不过现在凤阳县这个名字已经很少有在叫了,基本上都叫做中都。

朱元璋在建设中都的时候,可是下够了本钱。

洪武二年,朱元璋诏以家乡临濠为中都。

召集全国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罪犯等近百万,进行六年时间修建了中都城。

尽管中都城并没有算彻底完工,但当时的规模已经非常浩大。

中都城的建设完全按照首都的规模来办的,中都城里面五军都督府,国子监,城隍庙等等部门都有,凡是一个朝代的首都该有的它都有。

《中都志》记载:“规制之盛,实冠天下。”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中都有多么重视。

中都主要街道二十四条,坊一百零四个,规模浩大。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街道便是洪武街,洪武街从洪武门至大明门。

洪武街两侧的坊间,基本上都是朱元璋为功臣们修建的豪宅美邸。

可因为中都并不具有首都的功能,所以这些豪宅大部分都是空虚的。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些豪宅里面却有居住。

这是京城的那些达官显贵们,留在中都的那些亲戚。

这些亲戚和京城中的那些达官显贵关系,说不上近但也不远,如果将他们带到京城的话,与礼又不太合适。

所以,京城中的那些达官显贵们便将这些亲戚安排在了中都。

一方面是让这些亲戚们替他们看着家宅,另一方面是中都这边的土地都由这些来打理。

在距离洪武街不远处的一栋豪宅里,一个年过五十的中年坐在后厅的下首位。

主位只有真正的主家才能坐,所以他只能坐在下首位。

他脸色沉,不停的拍着椅子扶手,不停的骂着:“之前国公爷说陈松与他关系甚密,可没有想到姓陈的竟然是这般货色,竟然是个落井下石背后捅刀子的!这样的以后指不定还能做出什么事来!”

“父亲,咱们现在怎么办?这税是还是不?差不多明天的时候,朝廷派遣过来的收税员就会到达,到了那个时候咱们还是不啊?”一个年轻站在他的旁边,一脸凝重。

“呵呵,什么?不?我就不信了,他姓陈的能把咱们怎么样?

从古到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论起辈分来,国公爷还要叫我一声叔!

他姓陈的也不过是个晚辈,凭什么税?”中年不停的冷笑着,他没有将陈松放在眼里。

“是啊,哥怕什么,魏国公乃是当朝显贵,是我大明第一将军,陛下都要给咱们国公爷几分面子,更别说他一个小小的驸马都尉了!”

说话之间,又有一个年轻从外面走了进来,只不过他和他大哥相比,脸上多了不少的轻松,似乎并没有将收税这件事放在心上。

这家正是魏国公徐达的远方亲戚,正所谓一得道,犬升天。

在徐达没有如此地位的时候,这些亲戚们不知道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里。

现在徐达富贵了,这些亲戚们便又跑了出来。

说实话,有些亲戚徐达都忘了,可这些亲戚拿着族谱找到徐达,说着祖上的关系,在重视孝道的古代,徐达又不得不认,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门亲。

可这些的素质实在低下,仗着是徐达的亲戚就肆无忌惮,时不时就给徐达惹事儿。

徐达是个儒将,怎么会容忍这样的事

所以徐达就将这些亲戚丢在了中都,同时将自己在中都那边的土地扔给了他们,由他们打理,最起码也能给他们找个差事,不至于一天在京城当中漫无目的的闲逛,惹事生非,倒也落了一个眼不见心不烦的清静。

他们就好像不自知一样,不知道徐达讨厌他们,扯着徐达的虎皮作威作福,没有将任何放在眼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