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乱世栋梁 > 第八十八章 恩人

第八十八章 恩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宿营地,李笠和梁森下了马后,迈着鸭步、撇着腿向前走,看上去宛若两只鸭子在“摇摆”,引得两旁士兵纷纷侧目。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领路的士兵回看见他俩走路模样,忍俊不禁:“新手骑马,若不注意会磨裆,走路姿势就是这般了,习惯就好。”

李笠尴尬的点点,继续向前走,他和梁森骑了一天的马,因为是新手,骑术等于零,腿内侧磨,所以走路姿势有些难看。

转到一处大帐外,却见帐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好不容易挤进去一看,却见空地上设了香案、香炉。

案上摆着各种祭品,当中最显眼的,就是一个

那位年轻的‘李将军’还有几个将领,此刻正在案前焚香祷告,仿佛是在告慰某个在天之灵。

左右,是许多士兵,有老有少,神多为悲喜加。

李笠和梁森在一旁默默看着,看着那李将军对着大骂、大笑,时不时嚎上几嗓子,只觉得颇为。

这位嚎着嚎着,居然大哭,最后哭昏在地,被众扶起,扶到大帐中去。

带路的士兵,见许多士兵捡起石去砸那案上,而李笠和梁森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便低声解释起来。

这位李将军,家中排行第二,是为李二郎,讳义孙,父已为国捐躯。

李义孙的兄长李大郎,讳延孙,为朝廷的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任阙南广州刺史,多次击退寇的东贼。

四年多以前,李大郎的长史杨伯兰被东贼收买,害死李大郎,并试图里应外合,引东贼兵马夺广州。

李二郎随即率领李家部曲反击,击退东贼,继续为朝廷效命的同时,还念着要为兄长报仇。

“此次官军东征,郎君奉命助战,探得狗贼踪迹,便率锐突袭,结果狗贼诈,二郎君差点就陷重围出不来...”

“现在,二郎君得了仇颅,自然要告慰大郎君在天之灵。”

“原来如此。”李笠点点,这时有出帐,请他俩进去,两赶紧整整衣服,忍着疼,用正常的步姿走进去。

刚进去,就被那位李将军李义孙上首,然后,李义孙带着众,齐齐向他俩叩拜:“李某得二位相救,且大仇得报,恩在上,请受李某一拜!”

。。。。。。

帐内,李笠和梁森看着面前满满的炙羊、酪浆等饮食,两眼放光,不顾体统,大吃大喝起来。

他俩自被拐卖以来,都没好好吃过、喝过,这几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极其刺激,也消耗了大量体力。

如今有机会大快朵颐,哪里记得什么是矜持。

坐在上首的李义孙,见这两位恩吃得如此之急,笑道:“两位在江州未曾吃过羊?”

“嗯...”李笠说完,把嘴里的羊嚼烂、吞下,再开:“小弟和梁郎终打渔,都没见过羊,更没吃过羊。”

李义孙趁着两位吃羊的间隙,举杯敬酒,喝完之后,问:“鱼加羊,就是鲜字,羊好吃,想来那彭蠡湖里大鱼的也很鲜美?”

李笠点点:“嗯,改,小弟做一顿鱼宴,请兄长大饱福。”

“不可,我如何能让恩下厨?这几,羊管饱,二位尽吃喝,不必客气!”

李笠和李义孙都姓李,二李虽然天南地北,如今却认了亲(族亲),结为远房兄弟,年长的李义孙为兄,李笠为弟。

李笠救了李义孙,又杀了李义孙的杀兄仇,两份恩,让李义孙感激不尽,所以,他要报恩。

“不如,二位就留在阙南,噢,我再派随二位到梁国江州去,将二位的亲接来,一起在阙南过好子。”

李笠赶紧回绝:“多谢兄长抬,我和梁郎还是回梁国,守着祖宗坟茔。”

李笠和梁森,已经简要的把自己的况和经历说给李义孙,并且直说想要回梁国,因为李笠还有寡母、寡嫂和侄儿在家,梁森的弟弟还在寻阳做偷儿。

李义孙却问:“回去生活?二位回去,怕不是又被欺负,我可不想让恩再受苦,再说,若子孙发迹,祖宗们的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哪里会怪罪?”

“二位在南边打渔,宛若北边放牧的牧童,想来平里受尽欺凌,终为两餐奔波,家也一起辛苦,这是何苦来哉?”

李笠这个李家,在南边鄱阳的子不怎么样,但北边阙南的李家,大有不同。

李义孙家从祖上起,就是阙南豪强,后来父亲李长寿当了朝廷(魏国)的官,便维护起阙南的治安来。

数年前,天子(魏帝)离开洛阳、西奔长安,臣在邺城另里傀儡,李长寿追随大义,成了长安朝廷的官,后来在抵御东贼进犯时身亡。

李大郎李延孙继承家业,继续为长安朝廷坚守阙南,和阙南诸将一起,抵御东贼的进攻。

结果东贼收买李延孙的长史杨伯兰,害了李大郎的命,当时况紧急,二郎李义孙和姊夫一起稳住局势,继续在阙南坚持。

眼下,官军东征失利,在前不久的邙山决战之中惨败,退回关中,阙南诸将也退回来,准备抵御东贼的反扑,无论如何都要守住阙南地区。

李义孙挽留李笠和梁森,倒不是想让两上战场,而是因为李家在阙南如鱼得水,若李笠、梁森及家在阙南定居,子会很好过。

好过李笠在梁国当鱼梁吏。

“二位放心,等把家接来,我再送你们到长安,那里远离战火,没有刀兵之忧,所需用度,都不用二位心。”

“二位是我李家的恩,即便到了长安,也一定能住得舒服,衣食无忧,再说,我姊夫出身京兆韦氏,多有叔伯兄弟在长安为官,也会看顾二位的。”

李笠听到‘京兆韦氏’这个词,觉得有些耳熟,因为在李唐时,京兆韦氏可是频繁和皇室联姻的家族。

李义孙见李笠似乎有些意动,继续说:“此次官军大败,恐怕伤了元气,朝廷必然要重整兵马...”

“国朝极重军功,二位若有意,不如就先在我这里历练历练,练骑马箭,格斗技击。”

“若时机合适,说不得二位能获军职,后立下军功,晋升或仕,做个县令、郡守,岂不快哉?”

“当然,我这么说,只是个建议,二位即便什么也不做,我也能保证二位和家,在阙南或者长安,过一世的好子。”

诚意满满的建议,李笠看得出这位年轻的李将军是真心要报恩,若他和梁森留在西魏,再把家接来,应该能过上好子。

李家在阙南就是地蛇,他们在阙南住,不会被欺负,李义孙又有姊夫帮衬,他们若定居长安,只要不招惹什么权贵,过小子是肯定够了。

更重要的一点,按照历史大势,南边的梁国会在大之后灭亡,取而代之的陈国,最后也免不了被隋国灭亡的结局。

隋国的根基就在关中,而李唐的根基同样在关中。

即便李笠对南北朝历史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杨隋,更知道李唐。

当南北朝时代落幕,关中政权是最后的胜利者,他若顺应历史大势,提前站在胜利者这边,可以顺顺当当走捷径。

关中政权诞生了隋唐,他只要想办法攀上隋文帝的家族,后半生就有着落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