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乱世栋梁 > 第二十六章 偃月

第二十六章 偃月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睢阳东北,获水畔,两支军队激战正酣。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亳州梁军在此拦截西窜的齐军,因为这是对方逃窜的唯一方向,所以梁军准备充分。

但低估了一点:齐军的备马极多,所以即便是长途跋涉,接战之后换了备马,丝毫没有疲态。

对方移动速度很快,能够大范围迂回,各部聚散离合如同行云流水。

对于梁军而言,己方准备充分的一击,仿佛砍中一汪水,明明已经砍中了,对方也四分五裂,但只受了皮之伤,很快就恢复如初。

随即张牙舞爪扑来。

打“虎”未能一击致命的“猎”们,渐渐陷苦战。

幸亏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又有来自徐州的“铁丝网”这种防御利器,所以步兵得以聚集成数个圆阵,抵御敌骑袭扰。

梁军骑兵则穿梭在各阵之间,驱赶近的敌骑。

但因为数量上处于劣势,梁军骑兵时不时得躲到阵中,避开敌骑追击。

然而,恼羞成怒的齐军并未打算轻易放过“拦路狗”,他们袭扰徐州屯田区,没讨着一点好,窝了一肚子火,如今就要发泄出来。

齐军不断以骑袭扰梁军步阵,又在马尾上绑着树枝,于上风向来回驰骋,扬起大量尘土。

导致下风向的梁军将士被尘土弄得灰土脸,不少眼睛进尘土,难受得很。

阵中,亳州刺史王琳观察着敌,看着敌骑如同狼群般在周围窥伺,只觉得皮发麻:这样的敌,很难对付啊!

他是第一次面对全员骑兵的敌,而且是在大平原上与对方手。

对方的骑兵极其骁勇,加上备马多,所以己方伏击不成、对方动起来的时候,步骑混杂的梁军很难跟得上。

梁军骑兵数量处于劣势,不能擅自追击,且一旦丢下步兵,那些没了骑兵掩护的步兵,很容易被绕回来的敌骑给歼灭。

所以现在伏击不成的王琳及部下,就如同动作迟缓、只能横着走的螃蟹,试图去夹不断移动的老鼠。

现在,螃蟹夹不夹得到老鼠另说,不被老鼠寻个绽一咬死就已经不错了。

将士们面对如狼似虎的敌骑,虽然不至于害怕得双腿发抖,却也知道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一个个聚会神,严阵以待。

他们有一层层铁丝网护着,不怕敌骑直接冲进来,就这么对峙,敌迟早撤退,所以只要军阵不,就不会有事。

但如此一来,他们就无法拦截对方,对方想什么时候走,就能什么时候走。

真要是这样,战前的构想就落空了:拦住这支齐军,也好给齐国一个教训。

但是,王琳和部下有信心把对方留下来,因为他们还有后手。

不一会,西北方向尘土大作,却是一支骑兵快速靠近,很快排开阵势,如水般向围攻梁军的齐国骑兵扑来。

王琳用千里镜看得明白,冲来骑兵个个戴漏斗盔,明显是徐州军的装扮,于是按照事前约定,下令己方骑兵出击。

他本并不擅长骑马冲锋,所以留在阵中指挥,麾下骑兵很快出阵,合成一,攻击对方南侧兵马。

而北面,留给徐州骑兵。

攻防转换瞬间开始,齐军骑兵分两迎战两支梁军骑兵,旷野里很快成一团,风土飞扬间,骑兵之间发混战。

王琳和步阵里的将士,看得见四周的混战有多么激烈,很快发现,许多手舞长柄刀的徐州骑兵和手持矛槊的齐军骑兵缠斗。

古来骑兵所用长兵就是矛槊为主,怎么徐州骑兵用起长柄刀了?

或者说是很少见的步兵所用斩马刀?

一寸长一寸强,长兵的特点就是长,矛的长度一般不低于一丈四尺,超过一丈八的矛又叫槊。

而徐州军的长柄刀,长度似乎也就一丈出,比对手的长兵短了至少三四尺,这怎么打?

王琳并不擅长骑战,但大概知道骑战长兵的用法,却见徐州骑兵手中长柄刀,用法极其特别。

矛槊技法,有直来直去的刺,画弧线的挑、扫,以及旋转绕的缠、拨、盘,还有大开大合的

而长柄刀呢?

多了砍、划、劈。

长柄刀刀肯定不轻,但杆短一些,舞动起来灵活程度似乎比矛差太多,当然,也有可能是使刀的徐州骑兵力气大。

两骑锋,矛刺过来,长柄刀一拨,拨开矛,随后刀刃沿着矛杆向前滑,这时候持矛之如果反应不够快,手都被砍断。

若松了手,矛就掉了,而刀势不减,往身上划过来,躲闪不及,身上就要被砍得少了什么。

王琳甚至看到有徐州骑兵以长柄刀拨开刺来的矛后,直接把对方坐骑的脖子给抹了。

又见一种用法,却是拖刀:两骑错而过,手中长兵撞击,各自攻击落空。

长柄刀顺势一‘拖’,赶在对方以长矛回背刺之前,砍中敌身躯或者坐骑身躯,胜负顿分。

又有很险的用法:隔开对方刺来长矛后,长柄刀下探,刀锋划(砍)腿,甚至马腿。

甚至还有很凶残的用法:凭借蛮力直接劈砍,一刀下去,借助马的冲力,把仓促间横矛格挡的敌,连矛杆带部、肩部等)都劈成两半。

亦或是凭借坐骑冲力,直接劈砍马,虽然未必一刀两断,却能把马砍掉一块,致其立刻扑倒,场面极其血腥。

亳州梁军将士,目睹混杂使用矛槊和长柄刀的徐州骑兵,把先前气势汹汹的齐军骑兵打得伤亡过半,很快溃散,不由得愕然。

然后是欢呼,因为友军实在是太强悍了。

王琳的部下,大多是江湖豪杰出身,平里好勇斗狠,最佩服的就是能打的“狠”,如今见着徐州骑兵如此善战,当然由衷欢呼。

齐军溃散,留下大量尸体和无主战马,部分徐州骑兵追击,部分留守。

王琳让步兵们打扫战场,看着渐渐近前的徐州骑兵,心中感慨:这就是李笠练出来的骑兵么?

真是厉害啊,难怪能突击邺城。

他仔细看去,这些骑兵的坐骑都是“半具装”,即只戴上了面帘、颈(护颈)、当胸(护胸),马匹只有正面防御。

不过许多坐骑的颈、当胸上着箭,看来这披上的防具,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正面锋时,护住了坐骑。

有数骑过来,当中一骑,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身材魁梧,戴着铁面,看不清样貌,上漏斗盔顶部小旗有三面,一红二黄,三面并杆,分外显眼,彰显着与众不同的身份。

手提一根两刃槊,长度很长,王琳粗略估计,能有两丈二以上。

胯下坐骑,为一匹雄健的青白杂色战马,和马都沾上不少鲜血,而那根两刃槊,两个槊都被鲜血染红。

两刃槊,光看武器,就让觉得这是一个驰骋沙场无敌手的猛将。

将两刃槊给随行骑兵,拿下铁面,下了马,对王琳笑道:“王使君别来无恙?”

却是屯田都督彭均,王琳的老熟、此次协同作战的友军主将。

王琳几名部下,也认得这来自鄱阳的“大鲶彭”,笑吟吟上前,攀谈起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