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乱世栋梁 > 第六十七章 攻势

第六十七章 攻势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冬去春来,新年刚过,泗水上,一列船队往南航行,观其旗号,为卸任回京的前徐州牧之船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当中一艘船上,船舱里,祖珽正在向李笠讲解自己的心得:如何偷税漏税。

祖珽是一个敢在权臣、皇帝眼皮子底下坑蒙拐骗的奇葩,有这位“行家”现身说法,让李笠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天下乌鸦一般黑”。

无论是魏国(东魏)、齐国还是梁国,官僚体系的弊病都是一样的,北朝体制下的暗面,南朝也有。

其中,偷税漏税乃至抗税,也是如此。

简而言之,税制好定,税难收。

以商税为例,无非分为过税(对行商征收的税,可看做流通税),住税(对坐贾征收的税,可看做营业税)。

过税主要体现为关津税,也就是运送货物的队伍经过关隘、津时要缴税。

这时,税吏根据检查结果,估算货物的价值,按比例向行商征税。

至于住税,就是各城的市,由税吏对市内商家(坐贾)的营业额征税。

但因为营业额很难准确核算,所以一般这种税是按商家进货数量来征收。

然而,税吏估算过关的货物总价值,有很大的“活动余地”,同理,查阅商家的进货账簿,税吏有很大的“作空间”。

且店家必然做假账、有阳账簿,税吏要如何核对真实的进货数量呢?

若要核对清楚,要付出多大的核算成本?

所以,历朝历代制定的税制,看起来很不错,执行起来,效果很差,原因就在于收税的身上。

再好的制度,也得去执行,执行的出了问题,制度自然就会出问题。

若执行的没问题,但执行起来碰到问题,执行不下去,这制度也形同虚设。

税制要靠税官、税吏来执行,所以,祖珽和一帮官宦子弟偷税漏税乃至抗税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针对税吏进行“攻心”,实现“不战而屈之兵”。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只要官位够大,或者能够狐假虎威,税吏是很好打发的。

根本就用不上伪造公文的招数。

而商税的征收,能否实现有货必征,不在于如何定税率、征税的办法,而在于如何从特权者那里征税。

小商贩做的小本买卖,卖一些常用品,本身货值就不算高,能征上来多少税?

商税的大,在于那些大宗货物易,以及各类奢侈品易上。

能够做这些买卖的商贾,哪个不是豪商巨贾,哪个不是有着一山还比一山高的靠山?

这种特权者,对于税制的坏是很严重的,而更严重的行为,是皇族带搞“例外”。

试问天底下,谁敢对皇帝的东西征税?

而打着“皇室专供”招牌的货物,谁能去验伪?谁敢去验伪!

即便只是号称某某王、某某侯的货物,就算税吏想征税,押送货物的官军、吏员,打死这税吏,和打死一条狗没多大区别。

所以,税制能否实行,能否收上该收的税,就看能否收特权者的税。

收不上来,意味着商税的大就收不上来,那么所谓的“增收”自然就成了笑话。

祖珽就直言,在邺城,有哪个不长眼的税吏,敢收那些官商、豪商的税?

更别说打着给皇家、宗室王侯置办货物招牌的商贾,看到税吏,就像看到街边癞皮狗那样,一脸的不屑。

李笠点点:“说的也是,让一个拖家带的小小税吏,去收虎豹财狼的税,那就是让他送命,傻子才会认真活。”

“所以,君侯监建康税事,是立威的大好机会。”祖珽回答,这是他为李笠“更上一层楼”而想的办法。

高洋忽然去世,梁国新逢河南之败,所以祖珽判断两国近几年不会有战事,那么李笠与其在徐州虚度光,还不换个地方,有所作为。

“要么,君侯成为建康城里喊打的恶,要么,成为建康城里畏服的强。”

“君侯要想新税制成功,对皇族、宗室王侯背景的商贾乃至官商征税就成必然,征得来,意味着君侯能够压制这些特权者的走狗。”

“征不来...呵呵,想来这对君侯不是问题。”

“宗室这边...既然湘东王、鄱阳王都表态会带遵守税制,想来,有这两位做表率,也不是问题。”

“至于皇族...给皇族办事的太府寺、少府寺,听命于皇帝..皇帝年幼,是太后做主,这孤儿寡母,好打发得很...”

孤儿寡母,好打发的很,这是一语双关,李笠咳一声:“从来都是恶仆难缠,可不能掉以轻心。”

祖珽笑起来:“恶仆敢嚣张,不过是狗仗势,君侯连其主都不怕,还会怕恶仆?”

“那恶仆打死税吏,躲到主家里不出,如之奈何?譬如宗室王侯的恶仆,国朝向来宽待宗室,宗室杀,都不惩罚的。”李笠发问,意有所指。

祖珽依旧在笑:“抗税者,直接当场击杀,多省事。”

“若宗室阻拦呢?”李笠又问,祖珽耸耸肩:“争执之下发生意外,在所难免,习惯了就好。”

李笠闻言眉一挑,不再说什么。

他来当恶,就得有恶的样,后果当然就是得罪大量权贵。

张铤和祖珽不得他得罪完所有皇族、宗室乃至权贵,也好断了当忠臣的念想。

然而连收个税都要弄得天怒怨,鄱阳李三郎有这么无能么?

“新税制的实行细则,你已经看过了。”李笠拿出厚厚一叠资料,递给祖珽:“这是建康城内的物价汇总。”

“以及这些货物历年的价格走向,按年分,以月计。”

祖珽大概翻了翻,被资料里密密麻麻的数据震惊:“君侯从何处得来这历年价格资料?”

“早几年,我让收集的,一开始,只是想更好的做买卖而已。”

李笠笑起来,他虽然在建康的时间很少,但从十年前起,就安排手在建康进行“市场调查”。

这十年来,他的手下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对于建康市面上各种货物、商品的物价走势,以及大概的销售额都了若指掌。

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充分的准备,李笠才敢接这种谁都不敢接的“剧本”。

按照他的安排,张铤负责幕府的常事务,祖珽则负责监税事宜,协助武祥一起把新税制立起来。

“我在建康,一直有帮忙打理产业,其中一姓胡名炜,是个好手,到了建康,我让他给你做助手,打赢第一仗。”

祖珽听了,心中一动:用一个管产业的给我当助手,打赢第一仗?莫非第一仗的对手是...

李笠继续说:“年前,我要回京任职,顺带着监税、立行税制的消息,已经在建康传开了。”

“新税制,其实没什么好瞒的,饶州和徐州就在实行,所以,有心稍微打听一下就能弄清楚。”

“年前我已经派到建康,筹办相关事宜,并在建康周边各关津张榜公告,向过往商旅们宣传,所以,们有的是时间来琢磨新税制。”

“这也意味着,某些商,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攻势,而现在,刚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