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乱世栋梁 > 第七十章 怎么会这样?

第七十章 怎么会这样?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问:“何事如此惊慌!”

一脸惊恐:“郎主!不得了了,好多粮食运到建康,好多,好多!!”

“多?能有多少!马上进货,有多少买多少,还用我再说多少次!”

陈和一脸不悦,这两陆续有“突然冒出来”的粮食运抵建康,不过都被他和其他豪商买了大半。

“郎主,这次不一样,好多,好多!”

有些语无伦次,不断重复“好多、好多”,被陈和抽了一掌,居然还真就‘清醒’过来。

“郎主!江上来了许多大船,陆续靠岸卸货,卸的都是粮食!”

“卸货的苦力不够用,官府还调来兵卒,帮忙卸货!”

“粮车一辆辆往城里走,就在路边停着,在长里停着,尾相连,从东到西,都是粮车...”

“还有小船运粮,走秦淮河过来。”

“那些...那些兵,就直接在路边卖粮,价格,价格是一斗四十文!”

陈和听到这里,只觉脑袋嗡的一声炸开。

昨晚宵禁前,粮价(均价)是每斗两千文,官府用来平抑物价的粮食,售价是每斗一千文。

而现在,居然只卖四十文。

每斗四十文,才是这时节(正常年景)粮食的正常均价。

官府敢以这个价格卖粮,想来真的手中握有无数粮食,足以把粮价打垮,才敢如此行事。

陈和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慌慌张张出了门,坐上牛车,往长里而去。

里在秦淮河以南,即建康城南,他的私第,在贵云集的青溪附近,即建康东北位置,要去长里,有一段路要走。

陈和想直接跑过去,奈何胖,跑不动,只能耐着子坐牛车。

牛车正行走间,他听得外面喧嚣,掀开窗帘一看,却是街上也有牛车在“赶路”。

仔细看了看,惊觉是老相识的车。

他们前还在为香药紧缺而郁闷,现在一大早,不约而同乘车出行,恐怕都是因为收到了消息...

陈和愈发不安起来,牛车继续前进,不知过了多久,停了下来。

陈和估算了一下时间,觉得还没到长里,正要发作,却听得前方声鼎沸。

掀开窗帘一看,却见街道已经满为患。

这里是秦淮河南岸,边淮列肆附近。

无数男老少从里巷里出来,拿着形形色色的布袋、容器,向前跑去。

前方秦淮河畔,靠泊着长长的船队,每一艘船上,敞开的船舱里,堆满了麻袋。

岸边有大量兵卒在维持秩序,又有皂衣小吏掺杂其间,大量代表着卖粮的招幌竖起,旁边架起字梯,有兵卒骑坐在字梯上,拿着纸皮大喇叭不断地喊。

此处是在青溪秦淮河附近,那么....

陈和只觉感舌燥,下了车,跑上前去,听得清楚:“一斗四十文,一斗四十文!管够,排队购买,排队购买!!”

呼喊声中,买粮的百姓在一个个招幌前排起队,又有奔走相告,于是,越来越多的涌来,排队购粮。

陈和行走在群之中,看着一艘艘船边,兵卒们将大量麻袋运上岸。

看着岸上招幌旁,那些兵卒开袋舀米,看着那些皂衣小吏量米,看着排队买米的男老少满脸欢喜,只觉难以置信。

再看向前方,秦淮河下游河段,船只首尾相连,一眼望不到

这些逆流而上的敞篷货船,船舱里同样堆满麻袋。

秦淮河两岸有大量兵卒列队,维持秩序、卸下麻袋的同时,就地卖粮。

聚集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秦淮河两岸街道几乎被群挤满,不过因为有兵卒、吏员维持秩序,倒也不算混

陈和茫然往前走,看着货真价实的米,看着满脸笑容的穷鬼们扛着粮食往外走,他越走越心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先前的声音回在耳边,陈和只觉自己出现了幻听。

旁边,街道另一侧,即将开门的一个个粮店,伙计们看着门外那绵延不断的粮船、现场卖粮的兵卒、吏员,以及排队卖粮的百姓,个个面露惊恐。

陈和看得清楚:一家粮店开门时,店内还没摆出的木牌上,所写内容是“今米价每斗两千一百五十文”

很快,价格被擦掉,改成“今米价每斗四十文”。

但很快又被擦掉,改为“今米价每斗三十八文”。

比对面河边现卖的粮食低二文,店家目的是尽快卖掉存粮,不求赚钱,只求止损。

“骗子,你们是李笠安排来演戏的骗子!”陈和喃喃着,只觉呼吸急促。

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觉得一定是李笠派演的戏。

因为李笠不可能弄来这么多粮食!

陈和算得很清楚,许多都算得很清楚,不要说李笠,就是朝廷派到外地调粮,也不可能短时间内、不动声色调来这么多粮食。

更不可能以每斗四十文的价格,在建康倾销粮食。

因为大粮商们都在捂着粮食,不可能有以每斗三十多文的价钱把大量粮食卖给官府!

陈和踉踉跄跄的走着,一路过去,各家来门粮店放出来的木牌上,粮价一个比一个低,甚至到了每斗三十文的低价。

毫无疑问,各家粮商都在抛售粮食,不求赚钱,只求止损,好歹收回一些本钱。

陈和已经让去“随机应变”,可走着走着,只觉自己成了行尸走

他和许多豪商,为了维持粮价只涨不跌,已经把大量资金用来买粮,造成建康缺粮的现实。

而官府在想办法平抑粮价,这几个月来一直断断续续调粮京,大部分都被他们“吃下”。

这样的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所以陈和等又举债,以便“吃下”京的粮食,维持高粮价。

把新税制搞得实行不下去,事后,他们还能赚一笔。

现在粮价却突然垮了,毫无征兆的垮了!

从昨晚的均价每斗二千文,变成最低每斗三十文,跌幅巨大。

如此一来,即便低价卖粮回本,收回的钱能有多少?

他不仅没钱还高息借债的本息,甚至连自己的本金和多年积蓄都赔了进去,把田产、房产卖了,也还不起。

“假的,假的,这都是假的,你们都是伶,跑来这里演戏,想骗我,呵呵...

陈和笑起来,自己安慰自己,他不认为李笠乃至朝廷有能力调来这么多粮食,所以,眼前的一幕幕都是在演戏。

“有粮喽,有粮喽!!”

呼喊声起,渐渐有更多的呼应,秦淮河两畔响起无数呼喊声,排队买粮以及旁观的,都兴高采烈的喊起来。

举目望去,满是笑脸。

南边也有欢声如,那是秦淮河以南长里处发出的呼喊声,声音震天,回建康上空。

数月以来,被粮价压得喘不过气的百姓,此时此刻,将心中怨气舒展出来,发自内心的欢呼和笑容,仿佛让沉的天气都变得明媚起来。

这如的欢呼声,听在陈和耳边,却仿佛出殡时的哭喊声。

不知过了多久,他来到江边,看着江边靠泊的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