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宋耻 > 第二百九十九节 丝路(1)

第二百九十九节 丝路(1)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都是传说,查士丁尼没有那么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东罗马获得蚕种,也没这么传奇。因为中国政权从没想过要保守丝绸生产技术的秘密,同样的例子还有,印度从没有试图保密过棉花种植和加工的技术。似乎对于技术,这两个农耕民族国家,并没有西方世界想象的那么暗。

这场丝绸战争,其实是一个误会。波斯并没有任何谋,丝绸涨价的原因,确实是波斯也买不到足够多的丝绸,否则能赚钱的况下,他们没道理不卖给东罗马。只是因为此时的中国也发生了战争,这是南北朝时期,陆路丝绸之路本就不稳定,北方是五胡十六国盘踞,战争频繁。恰好南方的南梁武帝开始北伐,将全国的商船征集起来,导致海上丝绸之路也断绝了。波斯于是无法从陆路和水路买到中国的丝绸,本国和印度产的又无法满足要求,导致东罗马帝国经济崩溃,查士丁尼习惯的用恶意揣测,发动了战争。

丝绸之路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他沟通的国家数量之多,而且对面的消费能力巨大。

李慢侯已经了解到,东罗马帝国虽然失去了不少领土,但希腊等地依然在控制之下,而且还控制着黑海沿岸的一些土地。可以从中亚直接购买丝绸,这个帝国依然非常有钱。他们铸造的金币在丝绸之路上是硬通货,甚至进了陕西境内,被称作大秦金币。

东罗马帝国这些年一直跟大食帝国战争不断,阿拔斯王朝虽然没落,可是塞尔柱帝国分裂出去的属国,却占据了叙利亚到埃及等地方,以前东罗马在小亚细亚沿海的城市据点,都被塞尔柱帝国的属国罗姆苏丹国夺取。

战争和商路断绝,导致东罗马帝国财政一度崩溃,铸造的金币含金量不断下降,甚至一度含金量下降到零。财政收也一度下滑到了两百来万诺米斯玛金币,科穆宁王朝掌权,开始改革。如今又上升到了五百多万金币的水平,而且含金量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多。

有这么多黄金,一方面是因为黄金在这里的价值低,购买力不可能跟在中国比。因为此时西非的马里地区是世界黄金最大产区,后世有统计,马里帝国时期,生产的黄金,占世界产量的一半。而西非通过北非,黄金大量流欧洲。

五百多万金币,可是相当于五千多万贯呢,这几乎是宋朝靖康之变前的水平,而东罗马帝国无论是还是生产,都不看比得上宋朝。

另外财政收高还跟财政手段有关,传统的宋朝讲究的是轻徭薄赋,同时商业手段始终不如继承了希腊商业文化的东罗马帝国,商业税收始终不足。不然区区南宋都能收一亿的税收,而北宋却没有,不是没有那么多财富,而是收不上来而已。

无论怎么说,尽管黄金价值在欧洲更低,但在中国很高,所以用黄金购买丝绸的购买力就是巨大的,就好像自己不用白银,却因为开发了白银,而拥有购买力一样。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东罗马帝国如此,大食帝国同样如此。哪怕是只控制着两河流域的阿拔斯王朝,此时已然拥有不弱的财政能力,收水平不会比东罗马帝国更低。

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两大市场,非常值得开发。陆上,海上,都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陆地上,其实丝绸之路的极限还没有达到。真正将陆上丝绸之路开发到极限的,其实是蒙古。蒙古帝国建立之后,他们将汉的驿站系统复制到了原上,让原变得畅通,甚至一些欧洲小也可以安全的通过丝绸之路进中国。

现在李慢侯正在开发原丝绸之路,已经将安全的驿站系统推进到了漠北高原中部。西段要通过的乃蛮部、高昌回鹘都是耶律大石的附属势力,只要大石能在这段建立驿站系统,原丝路就打开了。

海上开发,同样需要大石配合。因为李慢侯目前的投水平,只能支撑到在新加坡建立基地,为此他跟占婆国、三佛齐都打过仗。这两个国家此时并不弱小,至少没有弱到李慢侯跨海轻松击败的程度。

三佛齐以苏门答腊的巨港为中心,信仰佛教,控制着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百姓习惯居住在水上,因此有不弱的海上力量。

出了马六甲海峡之后,面对的印度北部是混的回教封建主割据和混战状态,这些来自中亚的原割据势力,不但强大,而且野蛮,很难和平沟通,你想跟他做生意,他想抢劫你的商船。而在印度东部,恒河出海一带是信仰印度教的犀那王朝,此时占据着孟加拉地区一带,可不是后世的孟加拉国,还包括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是一个相当强大的国家,能挡住西部的中亚封建骑兵,就能挡得住李慢侯的大军,更何况李慢侯根本不可能派大军去。

孟加拉以东的阿萨姆一带,是唐僧笔记中的迦摩缕波国,此时已经衰落,混战不断,无法贸易。

所过之处,不是强大,就是混。都无法立足,或者立足成本太高,利益预期不足,风险太大。

可如果大石能在两河流域立足,控制格达的话,就很值得打通印度洋航道了。波斯在衰弱,以前控制印度洋的波斯水上力量已经收缩,宋商船目前取代了波斯商船,成为这一带的运输服务商。

李慢侯不想只为别服务,他更希望宋直接参与印度洋地区的转贸易,他需要在这一带打通商道,建立起一条完整的贸易基地线。

要打通这条线,他至少要在印度南部取得一个基地,最好还要在犀那王朝控制的孟加拉地区建立一个基地,抢也好,租也罢,有这样一座基地,只要将这里的棉布专售到格达,就足以盈利。

过了印度,在波斯南部建立一座基地,就可以直达格达了。通过格达,可以往北输送商品到欧洲。欧洲此时经济极为落后,但却有银矿,而且还能转非洲的黄金。

只要打通格达,印度洋航线,就值得投,因为这将会成为一条黄金之路!

可是大石是怎么想的,李慢侯却不知道。突然派他的太子从海路来到大宋,说要回上京临潢府守祖陵,李慢侯信他个鬼。

回到山东第一件事,就是关心一下今年的第一批使团,这已经是惯例了,即便李慢侯不在,使团也照常出发。东藩府有一套制度,这是李慢侯敢去扬州,并且长期驻留的信心所在。跟林永那种藩镇集团不同,李慢侯建立的藩镇体系,更像是一个小朝廷,不一样的是,他的小朝廷没有科举,不用文官,而是军政一体,利出一孔,英都被军队中先锻炼,然后才有机会当官。等到明年,就有第一批熬过十年的文官将会出仕了。

今明两年,李慢侯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彻底打通丝绸之路,另一个就是军官仕。

扩宽丝路这件事,今年就要跟大石沟通清楚,大石不能帮他打通丝路,想回到临潢府,那是不可能的。让他儿子去守陵,也就只能去守陵,别想都别想。

李慢侯绝不相信,耶律大石把萧塔不烟的宝贝儿子送回来,是为了守陵的。他要真是这种,当年就不会跑到西域去。

事实上大石比李慢侯更急,正月刚过,原上的冰雪都没有融化,大石的就来到了山东,送来了耶律大石打算返回可敦城的消息。

“大石要东征!他带多少兵马?”

这是一件大石。

如今大石东征,手里能拿出十万骑兵。但他不可能拿出这么多,不仅仅是他不会放弃西域,更因为带着十万他根本走不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