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宋耻 > 第三百一十五节 复国(1)

第三百一十五节 复国(1)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外姓部族,除了四十九部被契丹直接管理的小部族之外,还有一些大部族,被契丹设置大王府、招讨司之类的机构管辖,比如强大的祖卜部、室韦部,以及当年的完颜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这些外族大部,称为属国和大部,它们以其所产向辽国纳贡,相对独立。

对投降的处理,不外乎这几种方式。之前投降的长春州、出河店真,可以作为两个小部,进行直接管辖,以后就是熟真了。完颜亶统领的会宁府真,则要分散开来。由于这两年大都是完颜氏部族在征战,会宁府里迁了大量外姓真。至少可以分为四部,其一是最强大的外戚氏族裴满氏统领的婆卢火部真,乌林答氏分一支,五国部分一支,完颜氏为一支。

这四部真,完颜氏因为是皇族,跟裴满氏、乌林答氏联姻,三部可以设为属国,由完颜亶继续统领。五国部跟完颜氏较为疏远,可以设为外部,跟十八部原诸部一样,由契丹北面官署直接管辖,同为熟真。

之前耶律大石还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为了让完颜亶投降,他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只要投降,可以继续留居故地,统领旧民。对大辽,只限于臣服。可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臣服。一旦宋撤走,这些继续居住在混同江一带,他们依然是这里的强族,契丹根本不可能镇服他们,因为他们的兵力可能比大石都多。

现在好了,宋强势要求迁走,这可不是耶律大石毁约,而是宋不讲理。

反正现在已经放弃了抵抗,会宁府已经敞开,其他部族不是叛辽东投了挞懒,就是死在了战阵上,或者被蒙古、塔塔尔抓走做了隶。已经放下的抵抗之心,已经很难收拾了。

因此当耶律大石向完颜亶提出,将他们整族带往他处安置时,完颜亶虽然心有不甘,充满愤恨,却无法拒绝。他要拒绝,耶律大石答应他,契丹可以退出战争,但也不会帮他,完颜亶可以独自对抗强大的宋军。

如今开到辽东的宋军,已经不止四十万,已经高达五十万。燕王麾下就有四十万,大宋朝廷还派来了韩世忠,也已经屯兵韩州,没赶上大战,韩世忠懊恼不已。一个有名的宋朝文臣竟然也带了五万大军前来,是一群身材不高,皮肤黝黑的蛮子,是广西的俍兵,后来打出威风,被叫做狼兵。

这几年张浚被流放在广西,实际上一直在暗中练兵,跟他配合的岳飞死了,可是赵鼎给他介绍了一个武将,府州折家军的折彦文,也是猛将。但因为折家叛逃,导致不受信任。后来折家追随刘豫,被燕王俘虏之后,折家全族都被流放到了美洲,折家跟燕王有仇。

张浚这几年练出了十万大军,其中五万都是招募的土司俍兵,战斗力很强,就是军纪很不好。

本是用于对付燕王的秘密武器,却随着燕王灭金之战,被张浚拉了出来。张浚跟韩世忠一样,不愿意错过这样的雪耻之战,可惜还是来晚了一步。

独自跟这五十万大军作战,完颜亶知道只有灭族的结局。他手下的全族,现在都没有五十万了。

都怪该死的兀术!

于是被迫接受了耶律大石的安置,耶律大石承诺,将在大辽西境给完颜部找一块肥沃的土地,宜耕宜牧。完颜亶并不知道辽国西境已经到了中亚,相距万里之遥,在耶律大石发誓土地绝对不比辽东差,而且气候温暖,完颜亶没有不接受的理由,发誓世世代代效忠大辽,为大辽镇守西境。

完颜亶也接受了长春州、出河店两部完颜氏真,总共十来万,两万多壮归大辽直接指挥。五国部上万壮,五万家眷,同样这样安排。成为契丹外部,如今已经增加到了二十一部。

李慢侯对耶律大石的安排,并没有涉。他现在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多的西辽报,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况。那些跟随耶律大石进西域的十八部原部族,并没有跟契丹同化,不是文化上同化不了,而是耶律大石有意安排,他似乎是一个很在意民族血脉的君王。

他将跟随他的原诸部,分散在一个个臣服的中亚部族中,让这些原部族去统领大量的乌古斯部落。后来蒙古西征,征服这些部族之后,发现这些突厥部族中的王族,竟然都是来自东方。其中南俄原上的钦察、中亚的康里,王族都为玉里伯牙吾氏,这个氏族在蒙古、真诸部中也有分布。

他们就是跟随大石西迁的原氏族,被大石派往征服的部落里统兵,逐渐成为这些部族里的王族。但他们跟他们统领的中亚部族文化区别明显,南俄原上的钦察建立的克普恰克汗国以东正教为国教,钦察此时也大多信奉正教,活跃在黑海北部一带,跟这里的东罗马帝国流频繁,可是玉里伯牙吾氏则信奉萨满和佛教。迁到中亚的,钦察一支康里,渐渐被花拉子模同化,开始信奉回教,但他们中的王族玉里伯牙吾氏依然信奉萨满教和佛教。

乃至后来蒙古占据中亚之后,建立钦察汗国,其他钦察都划色目,玉里伯牙吾却直接并了蒙古。

李慢侯有理由相信,这些完颜氏真、五国部真,很可能也会被大石塞康里、葛逻禄部族之中。

的西迁很快就开始了,正月里,辽东的宋军张灯结彩,却开始背井离乡。

一起西迁的,还有之前杀作一团的对手,蒙古和塔塔尔。不一样的是,带着漂泊的乡愁,而蒙古和塔塔尔全都是准备去西方发财的战士。这次蒙古尽起全族之兵,共三万众,有铁甲,一至少五马。他们将让西域部族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游牧骑兵。塔塔尔更是派出了五万骑兵,他们几乎都没有留下青壮看家,因为燕王和耶律大石跟他们盟誓,他们出征期间,绝不会有动他们的牧场。

一路开进到了克烈的土地上,从这里兵分两路,克烈和蒙古走南路,从唐麓岭(唐努乌拉山)跟阿勒坦山(阿尔泰山)之间的走廊,进乃蛮的领地;塔塔尔往西北,进林木部落斡亦剌的领地,在这里迫使斡亦剌臣服。接着进黠嘎斯土地,之前大石带一万大军攻打过黠嘎斯,结果失败,不是打不过,而是抓不着。这一次,比契丹更懂得山林作战的来了,黠嘎斯很快就被打败,宣布臣服。

从黠嘎斯的谦河往西,进亦马儿河(鄂毕河)上游,最后进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朔流而上抵达斋桑泊这个大湖,南边就是大石在这里的老巢叶密立。

这是一条绕过唐麓岭和阿勒坦山的线路,更偏北,只能春夏之间去走,沿途不缺水,不翻高山。可以容许大军通过,只要随军的牛羊足够,加上大量牛,鲜马供给,十万马都能通行。这一次耶律大石派遣萧斡里剌带一万契丹骑兵,陪着三万真先锋,五万塔塔尔骑兵,沿途不断分散安置真部族,将五国部一分为五,设立五个屯堡。在各条河流转接之地屯戍,相当于打通了一条驿道。

南线距离更近,但更难走一些,要经过大片高山,还有戈壁。克烈很熟悉这条路线,会盟之后,克烈并没有参与进攻真,这两年克烈都在这里修建屯堡。打通了一条可以容许大军从漠北到乃蛮部的通道,乃蛮部不但不敢阻拦,反而还要配合。

大石东征,在一定程度上,是再次对原部族确立宗主权,让之前已经有些貌合神离的,再次认可了辽国在原上的霸权。三万蒙古,三万克烈骑兵通过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