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宋耻 > 瓜分世界(14)

瓜分世界(14)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经济危机打击下,欧洲战火不断,大食国坏账仓,导致全世界经济一塌糊涂,民生多艰,三国朝廷都先后出台了鼓励海贸的政策,虽然大燕帝国暂时还无法打从宋燕长江对峙开始的政治僵局,可却已经单方面出台政策,许可列国商船进大燕港,再不开放,大燕帝国自己的商船队连本国内部的贸易都维持不下去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大燕帝国的开放,带给了许多国家巨大的机会,欧洲暂时抓不住这个机会,倒是让东亚两个小国得到了机遇。倭国和高丽两国的航运公司,立刻接下了大笔订单。持续扩建本国船队规模,开始活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一座座大燕帝国港上。这两国其实也没什么海洋文化传统,主要就是穷。工业革命时期,财富快速聚集,其实底层民众的生活甚至比工业革命前更差。历史上荷兰均身高在工业革命高峰阶段,反而是最矮的,平均连一米六都达不到,欧洲最矮,完成工业革命之后,荷兰身高接近两米,世界最高。

大燕帝国工业革命完成之前,也曾长期贫富分化严重,比南方宋朝的均差别更大,被南宋士大夫诟病了一个世纪。

如今大哥不笑二哥,谁都走过了那段岁月,但依然各自傲娇着。

南洲宋国依然嘴硬,在全世界宣扬他们的士大夫文化,贬低大燕帝国的风气粗鄙。真正粗鄙的东洲汉国,宋国士大夫则认为那是淳朴,双标的厉害。大燕帝国则嘲讽宋柔弱,有儿风。东洲汉国,始终在文化上出于弱势,同时受大燕帝国和南洲宋国影响,没什么话语权。

大燕帝国主动开放之后,宋国商船开始驶大燕帝国港,当然他们以前也经常进出,不过是用伪造的身份,如今则正大光明的进出,少了大量麻烦。各国之间的员流动,也比以前更容易了。

事实上三国之间的流动,从未中断过。否则南宋灭亡之后,大量士大夫也不可能移居南洲。如今中州依然向宋汉两国持续输出,商、学者各种阶层都有。宋汉两国,也有回流的,越是背景厚的豪族,越是顾念国内的祖坟和宗祠。

一些大豪族的子孙,在三国都有分布,而且能量巨大。比如綦氏家族,在宋燕两国,都是豪族。两宋四百年延续,士大夫家族之所以能发展到顶峰,跟长期稳定分不开,而且跟互相之间抱团更分不开。这是一个并不大的英圈子,互相之间都能联系上姻亲关系。比如綦氏家族,是山东豪族,跟李清照家族有姻亲关系,李清照家族跟赵明诚家族有姻亲关系。李清照的父亲是苏轼的学生,外公是宋神宗时期的宰相王珪,王珪的一个孙嫁给了秦桧,所以李清照跟秦桧的老婆是表姐妹。

甚至一些生活已经落魄的士大夫家族,往外翻三代都能跟皇帝攀上亲。宋钦宗的皇后朱琏是宋朝大儒朱熹的姑祖母,朱皇后跟随宋钦宗被俘之后,不愿受辱自杀身亡。

所以虽然大燕帝国开府学取士,一些名门子弟依然占尽了优势,因为他们家族的教育水平更高,即便没有系统的府学,也能培养出朱熹这样的物。就算有府学系统,名门子弟的学习水平平均下来还是更高一些。因此在大燕帝国政坛,活跃的同样是一群名门望族官僚。

一些官僚家族能同时对三大国的朝廷产生影响,比如晏氏家族,在大燕帝国、东洲汉国和南洲宋国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在这些豪族的影响下,通过私之间的联系,渐渐开始出现友好的呼声。都希望能建立澶渊之盟那样的同盟制度,恢复国家之间的往来。

于是在欧洲战争进行到第三年,三国终于打僵局。格外长寿的燕王三子,吴国公主世系的赵建,熬死了所有兄弟,还熬死了两个侄子后,终于寿终正寝。赵建虽然没有公开燕王子嗣的身份,但却是公认的。同时又姓赵,是赵构亲封的吴王,掌控上海这样的自由城市,富甲天下。

赵建死后,家族分别向三国报丧。三国都不能置之不理,对大燕帝国来说,李炎的儿子是皇帝,赵建是他的三伯父,对南洲宋国来说,渊圣太子的孙子继位,赵建的是赵氏的宗谱,是他的族叔,东洲宋国是李靖的儿子继位,赵建是他的三叔。于是三国都派出了吊唁的使者,这场葬礼变成了外盛典。

在葬礼上,三国王族代表达成了一些协议,三国君主互相之间按照年龄辈分排序。互相通贡,谁也不向谁称臣。

大燕帝国将赵氏祖坟保护的很好,此时正式由东洲宋国管辖,将开封宋皇陵和保州祖陵给宋国,由宋国朝廷派遣官员常年祭扫。邀请东洲汉国王室,派祭祀燕王宗庙。

但三国关系还只是在礼的规范内出现突,在法的规范内,依然在谈判。

三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都很难达成一致。经济上,三国其实已经相当紧密。因为三国商集团,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群体。因此经贸往来始终很紧密,大燕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也是最大的进国。

大燕帝国境内的铁矿质量普遍不好,价格上无法跟东洲汉国的钢材竞争,因此大量进东洲粗钢,同时也进大量宋国铁矿才能拥有竞争力,用本国铁矿炼钢,成本太高,很难盈利。

通商问题最先取得突,因为这是互利的事。而收益最大的,并不是航运大国南洲宋国,反而是海运业恨不发达的东洲汉国,因为几乎是一纸文件,就将汉国和燕国贸易提升一个层级。

之前东洲汉国最大的贸易对象主要是宋国和欧洲,通商条法出台之后,不到一个月,东洲汉国的第一贸易国就变成了大燕帝国,因为十二都跟汉国之间的贸易需求太大。

这两个经济体,都是世界级的富裕经济体。十二都地区,位于东洲西岸,有铁路、港串联,互相之间内贸十分频繁。物产丰富,经济发达,高达八千万,城市化率高达八成以上,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一地区却只能隔着太平洋跟大燕本土进行贸易,跟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距离都很远,不是要跨越太平洋就是要绕过东洲大陆。

因为政治隔阂,别说难以翻越的哭山山脉了,就连早就打通的汉海大道,也中断了数十年之久。无数商想要开通这条大道,都没有成功。

东洲汉国同样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富国,也在八千万以上,工业革命驱动之下,广袤的资源被开发出来。均收水平,跟十二都地区数一数二,并列世界第一二位。

两大富裕地区之间,产业互补还很强。十二都地区,工业、商业发达,向国内出大量黄金、铜锭和金属制成品,进大量用品。十二都地区许多工业门类做的很好,比如电力工业,因为生产优质铜料,这里的电缆、电机制造水平世界一流。但是大量用品,尤其是连粮食都无法自给自足,农业也很发达,但经济化程度太高,北方的大湾地区不是产棉,就是种桑,南方印加高原(秘鲁)地区,也主要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

但东洲汉国则是世界级的产粮大国,畜牧产业也极其发达。但许多门类的工业制成品根本没有,连纸张都无法自给自足,十二都却是世界级的木浆纸产地。

于是汉海大道用了一个月时间紧张维修之后,荒芜的野被焚烧,老旧的铁路被装上新的钢轨,新式机车轰隆隆开过,从此再也没有停下车

粗放的东洲汉国将铁路早就修进了哭山山脉之中,十二都地区的铁路也在山脉另一侧密集分布,双方只差跨越分水岭的最后一公里被政治阻隔。如今双方都开始了贯通计划,各种新消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